迎接普洱茶繁荣的春天
2020-12-27 11:04:30热度:143°C
2020-12-27 11:04:30热度:143°C
普洱茶作为国茶中之上品,是由普洱茶的内涵"三大特征"所决定的,即:一、普洱茶原产地域的独特性,二、普洱茶特有的品种性,三、普洱茶独特的工艺性及其只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所决定的,也为自孔明兴茶1780年的历史所证明,并非可以炒作而成,也不是花重金撰文就能抵毁掉的。正如中华茶人联谊会的专家王郁风先生在《茶中普洱犹如酒中茅台》一文中所说:饮地道的普洱茶,犹如品饮正品茅台酒,两者似有某种共同品格,例如普洱茶与茅台酒两者都是饮品中的的佼佼者,两者产地都有特殊的天时、地利的小环境,两者的特色难以一言概括,故都以产地命名,茶贵新、酒贵陈,唯独普洱茶以陈为佳,制成品经过存放后熟过程(缓慢后发酵),转变成各具独特风味的饮品,两者在一定年份内"愈陈愈香"。
唐代樊绰在《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在今普洱市景东县城。地处云岭无量山脉和哀牢山脉之间。历史上无量山区就出产过优良品质的茶叶,当时(唐代南昭时期)银生节度的辖区较大,除今天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各县外,还包括与二州市接壤的越南、缅甸、老挝、泰国部分边境地区。这些地方产的茶叶都属银生城界诸山出的茶叶,为后来普洱茶的前身,当时虽无具体茶名,但除自己饮用外,已作为商品销往西蕃。明代洪武十六年(1383)将治地改为普耳,万历年间改称普洱。从此,在这里生产、加工和驮运到这里集散的茶叶统称为普洱茶。
明代谢肇制著《滇略》中就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之说。清代《普洱府志》卷十九(食货志)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这便是有文字记载的史证。
另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十八年(1661),仅从普洱运销西藏的茶叶就有3万驮之多,而驮运的茶叶均属紧压的紧茶(牛心茶)砖茶和沱茶。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在普洱设普洱府,辖区比银生节度辖区有所缩小,主要包括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各县,均属唐代产茶的"银生城界诸山",普洱生产加工和从各茶山驮运来集散的茶叶剧增,驮运茶叶的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电话马帮络绎不绝。
千百年来普洱茶不仅是各级官员和平民百姓喜爱的饮品,而且被清朝列为贡茶,由地方官员押运到京城供皇室享用。清乾隆九年(1744),云南布政司拨出千余两白银给普洱府辖区的思茅厅专门采办贡茶。于是便有了普洱茶因普洱得名,普洱因普洱茶扬名天下之说。清代乾隆年问,朝廷还把普洱茶作为国礼回赠英国国王。可见普洱茶品质之优是为历史所见证的。
普洱茶品质优良还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普洱茶产区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地处澜沧江中下游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冬无严寒,夏无酷著,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干湿分明,少霜多雾,茂密森林下植物种类繁多,真可谓"绿荫蔽天密
无缝,林海沧茫翠连云",为云南大叶种茶树的繁衍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普洱市境内经普查在森林中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有38万亩,其中镇玩县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内千家寨1号野生大茶树和2号野生大茶树,分别生长在海拔245Om和海拔2280nl的山中,经专家考证树龄分别为2700年和2500年。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的面积达28747.5亩,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最原始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此外,还有千年树龄的邦威过渡型古茶树,芒景、景迈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以及以普洱茶种为主广泛栽培的生态茶园和有机茶园,经国内外的专家考察论证,一致认为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生、传播的摇篮,被称为世界普洱茶的故乡。
普洱茶产区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各产茶县,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特定工艺加工的普洱茶产品,同贵州的茅台酒一样,是不可复制的产品,具有明显的特征。
历史上的普洱茶都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分筛拣剔蒸压成饼茶、砖茶、沱茶等各种紧压茶,在长期储运过程中逐步完成其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和非酶性氧化而形成普洱茶特有的色、香、味的品质风格:.这一后期氧化过程被称为自然后发酵的普洱茶,在一定年份内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为适应市场需要,1973年起,中土畜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昆明茶厂采取人工速成发酵的办法进行试验,后经省科委列人科技实验项目,拨出专项资金,由省茶叶公司委托省微生物研究所实施,昆明茶厂协作配合,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反复研究,认为普洱茶后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酵类(植物酶类)综合发酵的过程,而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醋化后熟过程,逐步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陈香风格,其陈香随后期醋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存放时间越长的普洱茶,其陈香风格越浓厚,质量也越高,因此某些媒体散布的"普洱茶越陈毒性越高、越大"的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上一篇 : 普洱散茶拣剔、拼配、包装和存储
下一篇 : 中国普洱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