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区茶商们——茶山四人帮(27)
2020-12-26 11:34:46热度:155°C
2020-12-26 11:34:46热度:155°C
文/wkrcn
“这个问题大概理解了,我们接着讨论下刚才的那个问题”王学普将相机塞进包里,接着说:“你说台湾人早期在易武制作的那片茶那有没有可能是故意杀青不透呢?我记得有些言论是这样说的,酶的活性在晒青毛茶的制作过程中仅仅是暂时的钝化,若是杀死了,那就失去了活性,就没有什么后续陈化可言了”
“呵呵,若是连这种想当然的言论都会信的人,还有可能是业界人士吗?”
“也倒是,那么广东人做的茶为什么会好一些呢?”
“之前的广东人其实就没有怎么参与初制,仅仅是选择了一下原料而已,但是他们很认真”
“你的意思是,广东人没有自己在做茶吗?”
“茶叶从树上摘下来,不炒就会红变,炒得温度过高则会产生焦片,茶农只需要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做出在相对范围内既不红变又不焦片的茶。虽然这个范围很宽,但是可以通过选择使其相对缩小一些,再加上一些常规方面的指标,譬如季节,嫩度等等,广东的茶商经营普洱茶也有很长时间了,什么样的茶四五年后会怎么样基本上是有些认识的。”
“广东来易武收茶的应当也是茶商居多吧。”
“对,但是广东的茶商和台湾的茶商侧重点不一样”
“怎么讲?”
“台商主要靠文化效应,品质很大意义上属于文化的从属关系,所以首先得符合文化特征,广东人呢,务实但是缺少文化效应,他们总是在一味的强调口感问题。”
“但这个和具体的品质差异之间的必然联系在哪里呢?”
“台商的售茶言论体系中关于一泡茶的品饮体验部份,主要靠听起来比较深入的让人们不太容易能够理解的那些东东为主,他们通常不会去描述一泡茶给人的比较直接的体验,而老是在讲一些甘韵如何转移啊,层次如何渐进啊,不太直观的东东,再扯上一些八杆子打不着的原因,加上一些不太恰当的形容词,一来让人们感觉很玄,造成一种吸引力又树立了自身形象,二来引发人们在精神层面的共鸣,而广东茶商的言论就刚好相反,常常只有很实际的部份,感觉很不丰富但是听上去很真实。”
“我还是不太明白。”
“一个成天老琢磨如何将问题弄的很玄乎的人,其逻辑思维部份就会很欠缺,因为他需要一种和逻辑背道而驰的思维方式并且长期应用,这样他在透过现象寻找具体原因方面就会差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通常没有学习的机会,因为他们需要一种大师形象来配合销售。而一个注重事实的人通常采用的学习方法就是不停的实践,即使在没有任何科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得到很多成果。”
“那如此说来,还是广东人技高一筹了?”
<抗洪茶叶p> “销售上,感觉还是台湾人要高明得多,台湾人是非常敢于发言的,他们的言论非常讲究冲击力,不论是感情色彩还是一本正经的描述,在程度上都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原来我常在网络上看他们炒作一些茶的帖子,的确对人的眼球很有吸引力,而且他们炒作一个东西的过程通常是设计好的,一切仿佛看似漫不经心,其实连上场秩序都是彩排好的”
“呵呵,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台商都这样,广东也有比较玄的,台湾自然也有注重事实的。就好像易武的大树茶中也有很苦涩的,而勐海茶区也有不太苦涩的一样。”
“那现在易武还有很多台商吗?”
“不仅仅是台商,各个地方的都有”老k顿了一下,接着又说“易武现在的情形也许和你想象中有很大出入,这个你得有心理准备。”
“当然,兄弟早有准备”王学普的表情很有意思,从正面看去就像准备上战场的战士,从侧面看又象一个吃了下午饭后心情愉快的正准备喝一泡熟茶的老伯,这种表情,在很多初次到踏上易武这片热土的茶客们脸上都能看到,只是,王学普的更加纯粹和深刻一些。
上一篇 : 云南普洱茶影响的多方面因素——茶山四人帮(26)
下一篇 : 刮风寨途中——茶山四人帮(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