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商故事:想收好茶,去战斗吧!

2020-12-26 11:22:24热度:162°C


  春节大假期间,昆明雄达茶城里显得很冷清,大部分商家都回家过年了,开门营业的店铺寥寥可数。大年初三,大昌号的店门就已经大开了,店员们都休假了,只有总经理李东守在店里。这天,他正在接待几个来喝茶的朋友。李东常被朋友们戏称为“云南最敬业的茶商”,平常的日子里,他总是最早到茶店里,晚上又常常最晚离开,几乎是以店为家了。有时候,我早上在去上班的公交车上打开手机QQ,他几乎都在线,我时常惊呼又要迟到了,他就发个不屑的QQ表情来说“我已经工作一个多小时了。”80年代川大化学系的教育背景,省农科院研究员的工作经历,让李东一直都保持着严谨、专注的作风。

  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李东很乐意把云南最富生命力的农产品普洱茶推广出去。2005年他收购“大昌号”普洱茶品牌,不久便确立了以生态、健康、富有口腔愉悦感的古树纯料普洱茶作为品牌的核心产品。即使自己当起了老板,李东严谨的作风只有增强,未见减弱。年还没过完,关于2013年春茶的收茶计划了,在他脑海里已经有了详细的部署。我问他今年准备去哪里收茶?“刮风寨、攸乐山、景迈山、老班章、帕沙、昔归、冰岛、东半山、忙肺山……”他顺口溜似的溜出一大串山头名,“我们只做顶级纯料,离开这些地方,还怎么找得到呢?”

  因为做研究员期间他研究的是微量元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所以他早年就已经接触到了普洱茶的微观世界,了解土壤、气候、光照等环境对茶叶滋味的不同影响。他还有着敏锐的舌头,可以分辨得出造成茶叶不同滋味口感的原料或工艺因素,当然,得是他熟悉的山头。

  熟悉一个山头其实并非易事。云南茶区的古茶树资源分布广泛,2006年以后,古树茶“生态、健康”的核心价值逐渐被发现,而其“风味独特、协调性佳、刺激性弱、转化好”的特点也获得了越来越多茶客的认可。古树纯料普洱茶成为许多中小茶企在经历2007年“滑铁卢”之后的全新契机。但是古茶树资源毕竟有限,云南一年的晒青茶产量中,古树茶占不到10%,古树茶在近几年的市场热捧中,显得越来越供不应求,原料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一路攀升。所以,在获取优质古树茶原料的道路上,茶商们感到愈加艰辛,甚至有人说收名山古树茶如同一场考验眼力、耐心、财力和智慧的战斗。

  很多收茶的故事在坊间流传着:有的茶商花大半年时间驻扎在茶山,过起了山野村夫的生活,在一些附近没有村庄的古茶山,甚至有人扛着帐篷、发电机进山收茶,利益驱使的年代,高企的价格,让很多茶商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有的茶商则采取“攻心计”,想方设法与当地有实力的茶农或者人脉广的料头打好关系,喝酒、吃肉、送新鲜玩意儿不在话下,以期获得“兄弟们”的肝胆相照;对于一些制茶工艺落后的茶区,有些茶商则自己组织和培训茶工,背着炒锅和工具进村收鲜叶加工……

  李东的收茶的前期工作大致分为三个步骤——深度调查、攻心、辅导制茶。深度调查首先是市场趋势,确定一些在市场上受欢迎程度广,有发展前景、投入产出比高的茶区;锁定山头后就是对当地地理气候、地质条件、雨热分布、土壤成分等情况的调查,茶叶是农产品,需要靠天吃饭,只有通过科学评估来确定最佳的采摘时间,才能获得综合素质最好的原料;再者是仔细盘查当地茶农每家每户拥有古树茶采摘权的数量、产量、分布、大致树龄等;最后就是人文环境的调查,因为云南的茶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不同的村寨着不同的少数民族,有其不同的民族秉性,比如勐海的布朗山乡就分布着好几个少数民族:哈尼族比较豪爽,拉祜族比较内向,布朗族比较淳朴,傣族比较精明……只有大致摸清了各山头茶农的秉性和民族习俗,才能够更好的与他们交流、沟通,为接下来的“攻心”做好准备。这样一番深度调查下来,我戏称简直不亚于一个“太平洋警察”的工作啊!

  这些亲自实地调查的一手信息,茶商们总是讳莫如深,当做商业机密来保守,这当然可以理解。因为是朋友和非竞争对手,在我的软磨硬泡下,我才得以远观一份李东对老班章村的调查资料:老班章村117户茶农的户主、照片;每户的家庭成员人数和名字;拥有采摘权的古茶树的数量、具体分布地点,每年古树茶和台地茶分别的产量等等都详细记录。让我不得不佩服起一个茶商深耕原料产地的敬业精神。

  做好了深度调查工作,就可以遴选几家茶树资源好、性格好的茶农进行长期合作了,不能只找一家,需要固定找几家相互钳制,甚至必要时候作为紧急预案,不排除在金钱诱惑下,茶农的不诚信行为,比如冒充、掺假、做工粗糙等。当然,为避免以上行为,长期持久的“攻心计”也是必要的,并且需要不断变化招式,恩威并施。与李上海茶叶产品包装盒制作东合作的茶农大部分都保持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他每年都会带领一些茶友走访古茶山,所到之处,茶农都会拿出家里最好的食材热情款待。

  与茶农取得相互信任后,就需要指导茶农做出自己需要的毛茶来,萎凋的时间、环境,翻炒的时间、火候,揉捻的时间、力度,摊凉的时间、场地,各个细节都要做出明确的指导,必要时还要帮助茶农改善制茶设备,甚至建立初制所。做好这三个环节,才能基本确保在今后的几年内有相对优质的古树茶原料,李东庆幸前些年基础工作做得比较扎实,这几年的收茶工作都比较顺利,产品也获得了资深茶友的长期青睐。

  今年元旦过后,云南的降水非常少,春节期间更是每天艳阳高照,昆明的湿度只有百分之二三十,李东坐在背阴的茶店里,看着外面眩目的阳光,显得有些忧心,“干旱、减产、茶价上涨”,已经是这几年云南普洱茶区最重要的关键词了,看来这样的态势在今年持续,应该是必然了。文/庄生晓梦 来源:新浪博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