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馆三十年

2020-12-25 17:04:28热度:193°C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茶业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一起飞速发展,迎来了茶叶种植、加工、流通、消费的全面繁荣。茶产业既横跨第一、二产业,也涵盖了包括文化的第三产业。而分布城乡的茶馆,则是茶经济与茶文化的一个重要交集点。它既是茶叶的消费场所,又是茶文化传播、展示、交流、传承的平台。茶馆的发展,全面展示了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不断提高。随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国民经济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全面进步,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使人们有了更多可支配的财力和时间,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来临了。中国的茶馆业从此进入从未有过的蓬勃发展期。
随着内地茶人将港台新型茶馆经营理念和模式带入内地后,真正意义的当代茶馆开始出现。历经跌宕茶叶发黑钢铁起伏的发展过程后,当代茶馆具备的功能、承载的文化更加丰富,服务对象更加广泛。茶馆数量较30年前增长近20倍,总量突破10万家,分布范围拓展至全国各大城市及许多乡镇。一端连接生产、一端连接市场的茶馆,在承载交际、信息、审美、展示、教化、休闲、餐饮等社会功能的同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标识和徽记。
1984年中央1号文件放开了茶叶等农特产品的流通。中国茶业经济管理体制开始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变。茶叶流通由过去的单一渠道向多渠道转变,城市零售网点广泛铺开。在流通放开的同时,茶叶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果,197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杭州成立了茶叶加工研究所。在各方面措施的有力促进下,我国茶产业从种植、加工到流通各个领域,已经开始全面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茶产业的发展为茶馆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内地传统茶馆普遍得到恢复,但经营方式和内容尚处于传统模式的坚守状态。以“清茶馆”、“书茶馆”、“野茶馆”为称谓的分类,基本涵盖了这一时期的茶馆类型,各地域的传统服务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在茶馆中得以传承和延续。
除传统茶馆服务的恢复,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消费者也对茶馆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市场的新需求,国家商业部茶畜局等部门,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如“到公园里、餐馆里开茶馆”。然而由于不同行业和管理部门管理体制的束缚,在北京中山公园、北海公园开办的茶馆都并未成功。内地茶馆多数处于类似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的“茶棚阶段”。而在这一时期,我国台湾省“当代茶馆”的雏形已然形成。以“茶艺馆”命名的这种新型茶馆蓬勃兴起。
在日益开放的同时,海峡两岸的交流面逐渐扩大,台湾这种新型茶馆给内地的茶馆经营理念与消费方式带来新的启示和借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大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一些传统的茶馆经营者及新入行的经营者把目标定在新型茶馆上,以“茶艺馆”为榜样建立自己的茶馆。1988年,北京老舍茶馆正式开业。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茶馆开始出现的一个标志。
上世纪80年代末,由国家商业部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主办了一次茶叶文化展示周,这次展示可视为中国茶馆业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此后不久,北京、杭州、成都、广州、上海的一批现代化茶馆陆续开业,茶艺之风席卷全国。1995年,北京第一家茶艺馆五福茶艺馆开业,其装修风格、以茶艺表演为主的经营方式在北京茶馆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这一时期,各地陆续开业了一批茶馆,不仅在装修装饰上较早期的茶馆更为讲究,同时也都开始对文化的引入有了不同程度的重视。各地茶馆数量从几家发展到几十乃至上百家,整个茶馆行业展现出勃勃生机。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各地茶馆先后经历了一次洗牌重组,茶馆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同时,茶馆的区域特色逐渐模糊,创新的经营模式和内容成为茶馆这一新时期的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不断推进的大势之下,在多级政府、茶馆行业组织的管理、支持的协同作用下,茶馆业伴随着整个茶产业从“散、小、乱、差”走向健康有序。茶馆的文化定位、服务项目以及经营中的茶叶品评、储藏、冲泡,服务管理、营销策划也已提上茶馆经营管理的日程。
另外,茶馆经营中也存在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在高额利润的吸引下,在内资加大投入的同时,外来资本大量流入,茶馆数量迅速增长,部分地区形成了茶馆街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几近饱和。在此期间,大批茶馆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淡出行业的舞台。茶艺馆、茶餐馆同质化问题突出,杭州自助式茶馆的单一化经营导致的竞争矛盾在2004年走向激化。同时,各地涌现出一批主题文化茶馆,成为传统茶馆和茶艺馆二分天下的有益补充。在市场竞争激烈、主题文化丰富的行业背景下,经营管理秩序化已成为这一时期整个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