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馆发展之困
2020-12-25 17:00:47热度:132°C
2020-12-25 17:00:47热度:132°C
近几年来,茶馆业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发展十分迅猛。总体规模、经济效应及社会影响已经到了不容小视的地位。
茶馆行业给人第一感觉是上得快,上得高。你上是高档,他上还是高档,有生意高档当然高收入,没生意也长期端着高架子。其门有多深,道有多秘?令外界人不得其解,却又得刮目相看。
那么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呢?茶馆业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这实际是一种病态,外表看是"虚高"症,其实是"自闭"导致的畸形。造成这种情况并长期得不到纠正,除因有些茶馆业主素质偏低外,更与我们茶文化界基础工作不扎实,热衷于搞表面活动,追新猎奇,贪图热闹,轻视普及工作有直接、重要的关系。
茶"艺"神秘以"高"示"贵"
当改革春风吹向祖国大地的初期,茶园一夜间变的碧绿如玉。曾经被计划经济长期控制的茶叶向人们敞开了市场的胸怀,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这是一个可以向全民宣传、普及茶文化的大好时机,这一大好时机被我们茶文化界给错失了。当时全国茶界人士的眼睛都盯住了新引进的"茶艺"。为了把"茶艺"在中国茶馆这块儿"旧土"上移活,茶学者专家们不遗余力地为其加"文化"色、浇"高雅"水……一时间"茶艺"成了国宝。有关"茶艺"的论文、报告连篇累牍,充斥媒体;茶艺馆开业及庆典活动频繁,隆重;茶界言必称茶艺,茶人个个似乎都已经"茶道"附体,修成正果了。
茶艺演示的形式是又焚香又行礼的,让人感到新奇和讲究,茶艺馆的环境自然也就跟着讲究起来,造成相互影响:茶馆因茶艺而身贵,茶艺凭茶馆而价高。一时间顿成风尚。装修一定典雅,设施必须豪华,茶叶茶具都要珍品,茶艺人员要都漂亮。不仅设施高档价位也很高。
虽高档如此,虽天价茶资,但是,几经宣传,几经努力,几经坚持,到后来却还都有生意,因为恰逢当时人们的钱包刚鼓起来,公款、大款八、九百元喝茶是喝了"新潮",有面子;小资、白领花一、两百元喝一次茶,虽说贵了一点,乃品了"时尚",有品位。
新难于持久,奇不能常用。靠新鲜凭风潮支持不了一个行业。这是经营者应该知道的一个常识性规律。茶馆上马了,开始运行了,如此高调门的曲子往后怎么唱下去?
茶文化界人士和关心茶馆经济的人士都没有准备。没有本行业经营经验的准备,也没有本行业理论上的准备,这个问题,一时竟难于回答。服务业要服务大众的意识,而茶叶的大众性质也是人所共知的,认真分析,应该能得一个"面向大众"的正确结论。可是没有,茶馆自始至终就没"降格"的意思,因为关键是那位新创的叫"茶艺"的小姐没有跟"大众"握手的意思。
"下不来"难坏了茶馆业业主。因为他们清楚:茶艺本身内涵很少,没有什么真功夫,成不了长久的卖点,单指望茶艺会使茶馆朝不保夕。但他们也不敢慢怠了茶艺,担心茶文化界会不高兴而因此不理茶馆了,一旦这些理论家不给茶馆宣传不给捧场,茶馆也会寸步难行。没办法,茶馆只有等,等着看。
经过一段时间等待,终于有办法亮相了,不是改造茶艺更不是离开茶艺,而是仍以茶艺为主,只是喊出了"高雅文化"。一时间"卖文化""卖高雅"变成茶馆口号,茶馆果然又再热一阵……。这回茶界又是人人高兴,个个开颜好像此举就能战胜一切,就一劳永逸了。可是实际情况远远不如这些茶学者们想的那样好。一间茶馆,或一个小范围的茶馆在一段时间里可以这样,那属于短期、偶然的现象,实际上,茶艺加文化方式不是这一行业的方向。茶艺加文化方式解决不了这个行业的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最根本的是我们只有高没有低就不可能全面发展,没有层进面的支持不仅不利于发展而且危险性较大。就拿很明显的、就在眼前的"高价说"我们都解释不了。因我们只有高档没有中、低档茶馆,我们没有实例说明价格成本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的依据,我们只能"跳空高开",而"跳空高开"的尴尬只能用虚无的飘渺的"雅"和"文化"来自圆其说。
成熟的行业文化一定需要有合理的层进结构。尤其是茶馆业,是与生活贴得很紧的,与文化贴得很紧的一行。缺少梯进结构不仅会使茶馆文化理论不能发展或使得这一理论变得残缺、畸形。缺少梯进结构支持还可能会使茶馆主缺少行业内信息来源、无定向,无参照,缺乏信心,一旦有变往往会不知所措。
茶馆业的馆主们进入茶馆业的初衷几乎无一例外地是看好这一行业的文化含量,都希望能文雅而体面地挣钱。"茶艺加文化"方法如果真行得通,他们何乐而不为呢?问题正是茶馆业主都在第一线,他们最知道客人的需求,客人不都是为文化而来的;也不是都为高档而来。客人需要不同档次,有多种需求。当我们发现茶艺馆只有高档没有低档和中档的情况时,就预感到这可能是"病"态,这是切断生活,中断文化!这很危险。
为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为了增加利润保生存。有些茶馆就尝试添加一、两项"附加项目",但,理论界不予支持,加上茶艺的"排外性"极强。这种尝试,实际上也是对茶艺及保守势力的挑战,结果只一个回合就败下阵来,被"不是正规茶馆"啦,算不上"纯"茶馆啦等等舆论批得体无完肤。
嗣后,只要你搞创新,你想附加一些与茶艺不同的项目,就会被视为另类!
"纯"字掩护"虚高"不下
引进和创办茶馆的初期茶馆有叫"音乐茶座"与歌厅名字相近,茶馆为了区别有陪侍女可以唱歌跳舞的歌厅,管自己叫纯茶馆。纯茶馆就是喝茶休息、喝茶交际的场所,茶馆本性就具有大众性,具有可与多阶层多领域多行业结缘的特性。茶馆及时扩展经营,增加服务,本是天经地义、无可置疑的事情。但,这些道理只能心里想,不敢有行动。否则莫名其妙地、不容分说地你就"不正规",不"纯"了。而且互为论据:因为"不正规"所以不"纯";因为不"纯"所以"不正规"。并且不容你分辩。茶馆就这样人人自危,茶馆就这样被高高地吊着,茶艺就被柔柔地保护在里边,牢牢地做主神,不被大众侵扰。要多"雅"够多雅,字画、古玩加红木,要多"纯"够多纯,凡茶馆一律拒绝酒,不准歌舞、麻将,严禁足疗。
茶馆的经营方向或经营项目一直都是问题。其实茶馆业并不是非要甩掉茶艺,而是想多方联姻,扩大经营面,确保发展。这一关乎存亡和发展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不仅是因为茶界和茶文化界,对茶馆业认识不统一,且倾向于保守;缺少理论基础不能给予茶馆业以正确指导。更主要是因为我们茶馆业主文化修养偏低,辨别能力不足,使得茶馆业在陷入了'虚高'迷雾之后,不能自拔。才出现一度的进退维谷,举步维艰。
我们的浅薄甚至达到对"纯茶艺"迷信的程度。
试举两例:"文雅"理念对我们的影响较大,可不少的错误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我们太喜欢"文雅"的感觉了,以至于企图限制客人的言行。迷乎?病乎?
"纯"茶馆理念也是我们之间相互传染的,我们也曾试图拿它来作旗帜的。结果这是对我们伤害最大的灾难。我们幼稚地用它相互指责,更迷信地用它自我约束。日前《第一茶叶网》中有一篇报道,说福建省城有一家茶馆,1993年开业,当时就已经"纯"了十几年了,纯到当时有时一天只有一桌客,馆主吴小姐表示:不想"沦落",仍坚持不打麻将、不喝酒,做纯茶馆。喜耶?悲耶?
在行业专业上我们更加肤浅:时至今日我们这一行业仍然没有任何标准可依。不少人连对茶叶的优劣也说不出子午卯酉。有些人硬要抢人家日本茶道;有人说茶艺就是茶道。有人说禅茶是茶的道……错误百出,不一而足。
我们会跟在各式茶会猎猎的彩旗后边充数。人人以"纯茶馆"自居,以"茶馆纯"为荣,盲目崇拜,画地为牢,不敢越雷池半步,偶有想"越"也得"犹抱琵琶半遮面"。
我们的理论决定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修养和水平决定我们的行为。所以我们能把一种小艺术搬上大雅之堂,尊称为"茶艺"并奉若神明。
其实茶艺本就是泡茶动作程序,三五好友围坐,给泡茶动作起个形象的或吉祥的名字,名字可说出来也可不说,只要按照基本程序,只要茶热情浓就好。
但是,把这搬到茶馆,标榜为"茶艺"之后,完全变了味儿。
在茶艺进入茶馆之初,享受"虚高"待遇。其实"虚高"就是假高。或许是担心茶馆的高档次、高收费名实不符,想尽可能显出"高贵"。结果泡茶动作就拿捏起来,泡茶的真正使命被淡忘,成为表演性质。而且十分牵强和做作。千篇一律地、无一例外地、或有声或无声地念着几乎同样的台词,把热水从大壶倒到小壶,从小壶倒到大杯,从大杯倒到小杯。最后把小杯里那已经半凉的茶水递向客人……这就是茶艺。凭心而论这样的"茶艺"是享受吗?
"茶艺"只在茶馆新起阶段,人们或因新奇或为尝试,还能勉强地观看,迁就地领受,到后来总是虚张声势,拿腔捏调,大家就不再愿意接受。尤其遇上器具音乐服装等都不搭配,茶艺师体貌稍差,动作生硬,看这种"茶艺"一般茶客都不敢抬头,非文非武,不伦不类,俗不可耐!
再说表演艺术,论表演我们跟艺术界不能比,讲技巧不如看杂技。唯一有的那么一点泡茶动作也鲜见练得十分地道的。也有搞茶艺新编,但仅仅是,你弄个"童子拜佛",他来个"太极茶道";你是"游龙戏水"他是"花好月圆"。哗众取宠,辞不达意,与喝茶相去十万八千里……
总而言之,茶艺为饮茶而艺,应该很简单。一味地拔高近似于作假,一味地吹捧会令人生疑。茶艺的内涵较少,她承载不了整个茶馆文化,满足不了茶馆业发展的需要。但偏就是这个茶艺,一统我们茶馆业,自始至终被描述成纯茶的化身,被奉为立业成家的法宝,被定为通向茶文化圣地的不二法门。确是茶界、茶馆业之大不幸。
十年茶艺,一成不变,"关公巡城"还巡城,"韩信点兵"还点兵。我们不该想一想客人的感受吗?一句"韩信点兵"解说词,明清念到民国,民国念到解放后,现在我们又念了十几年,至今还在念。我们不该问一问自己的责任吗?看看今天的"纯"茶馆:摆几套桌椅,把或旧或新的古玩,或真或假的字画,或名或贵的花草,或值钱或不值钱的"奇石"摆起来,加上这可有可无的"茶艺"就这样演绎着"茶馆文化"。这样的茶馆能载动五千年的茶文化吗?
茶馆业的病态与茶馆业人风采
如果有人说笔者把茶馆病描写得有些严重,这是因为过去很多年来我们都是在渲染茶馆的繁荣,现猛然把茶馆的另一面、更重要的一面给大家看会有些残酷,不习惯。但愿这样的据实反映有利于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能透过"严重""残酷"来真正认识这些从业者的真实的人格风采。
据北京著名学者陆尧先生的调查报告:一个时期以来纯茶馆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下降。其中北京市600多家茶馆中不盈利的在50%以上;第二个数据是茶馆业约100%是个人投资;此外还有一个人所共知的数字:茶馆业形成规模行业已大约10年。把这三组数据联系起来就得出结论是茶:馆业主们已经创下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家业。他们有着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2005年10月21日陆尧先生受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秘书长舒曼先生邀请,参加在石家庄举办的"河北省首届茶艺馆经营与管理论坛会"上指出:"……整整一个行业!几乎100%的是个人拿钱去投资,多好的经营业主……不说创税多少,就光安置就业就是贡献,--对社会稳定的贡献。很值得赞扬的!"陆先生的话让茶馆业人得到宽慰,同时也让人回忆早期创业的艰辛,也许有人不知道,茶馆业这一行曾经有很长时期被误解,很长的时间里就连去政府职能部门领执照、办手续、缴费,都被看作另类。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战战兢兢开茶楼,没有足够的政策连云港有茶叶,没有真正地朋友……茶馆人创业路上有多少苦乐,冷暖谁知?
这样一批人,已形成一支队伍了,他们怀着对茶的挚爱、对茶文化的向往、对茶业事业的憧憬,在专业准备不足,在风雨莫测的情况下,凭一腔热血投入了这一行业,并开辟成了一个有前程的新领域。应该说:功莫大焉。
茶馆业主--这样一支有敬业精神的队伍,这样一支有历史贡献的队伍,这样一支令人钦佩的队伍,无论结局如何,茶业史上都应该有他们的名字。可是现在的茶馆业主们还没有走出茶馆病的困境,没有脱离"虚高"怪圈,仍在半空"高"着。"高处不胜寒"啊!
"茶馆病"揭开了,人们能看到"高中有虚",能知道"高处有寒",能体味茶馆业主的酸甜苦辣,能理解他们创业的艰难。把'病'揭开了,茶馆业主能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看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处境,知道自己的前途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茶馆业主面对行业"虚高"十几年的抗争是一个大战役,这战役打得精彩激烈,茶馆业很勇敢虽终因技术装备不足、方向感差而输得惨烈,但是非常值得自豪的是:阵地还在!整整一个行业没有垮,站住了。这是应该高兴,值得庆幸的。
茶馆业主们接下来收拾残局、重整旗鼓地进行第二轮创业的准备吧。在即将来临的新一轮茶产业浪潮中你们必定是领军人物。茶文化界的专家学者们调整我们的步伐来迎接新的挑战吧。第二次茶潮应该来了,我们中国真正成为"为国饮国'的时期应该到了。因为二十一世纪的饮料是茶的世界。
上一篇 : 易武老茶号
下一篇 : 普洱茶与清廷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