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贡茶实录
2020-12-25 16:53:16热度:133°C
2020-12-25 16:53:16热度:133°C
清宫贡茶实录
惊世发现
1963年北京故宫处理清宫贡茶,总计有两吨多。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普洱茶。据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王郁风先生《普洱茶与清皇朝》一文载:“本世纪60年代初,北京故宫茶库里还存放着清宫没有吃完用完的贡茶数吨,其中仍有普洱茶、女儿茶、茶膏。1963年故宫处理清宫贡茶2吨多。普洱团茶大者如西瓜(略扁),小的如网球、乒乓球状,茶色褐黑,不霉不坏,保存完好。茶团表面有拧紧布纹的印痕,可见当时制茶是用布包着揉紧、干燥成型的。工作人员曾选了一个大的普洱团茶用磅秤称了一下,重量为5.5市斤,当是清代5斤重的团茶……家养的天鹅茶叶吃炒熟吗60年代初,茶叶减产,内销市场供应不足,这批故宫普洱团茶,打碎筛细,拼入散茶卖掉了。据故宫老专家单士元先生说,故宫贡茶中的普洱团茶、茶膏等仍留有样品。
身世追踪
普洱贡茶,现留存的实物,据专家考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此茶品生产厂或说成品加工者为普洱贡茶茶厂,原料及初制系西双版纳倚邦茶山。
无味之味
据称,这些普洱贡茶,曾有专家取了一些试泡,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叶陈化、淡薄”。这也正好印证了邓时海先生之说: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极致极品。
贡茶实录
普洱茶作为皇朝贡品起始于清雍正年间,历史上,普茶唐宋以来就销往西藏,以后历代皇朝常用普洱茶同藏区交换马匹,普洱茶开拓了茶马互市。普洱茶有了稳定的销路和市场,需求量增多,加工技术得到提高,便促进了普洱茶生产的发展。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王朝的统治势力到达云南,雍正皇帝指派满族心腹大臣鄂尔泰出任云南总督。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鄂尔泰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废司、设官府、置流宫、驻军队、加强行政统治)。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置普洱府治,同年在思茅设立宫办的茶叶总店,指派“通判”官员亲自掌管总茶店。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设置“思茅厅”,辖车里、六顺、倚邦、易武、勐腊、勐遮、勐阿、勐龙、橄榄坝九土司及悠乐土月共八勐地方,裁思茅“通判”,悠乐同知移往思茅,改称思茅同知,六大茶山均在思茅厅辖区内,于是普洱府的思茅厅成了普洱茶的购销集散中心,集市贸易十分繁荣。清代学者倪蜕《滇云历年志(卷二)》对普洱茶和普洱贡茶记载颇为详尽:“雍正七年,总督鄂尔泰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六大山产茶。向系商民在彼地坐放收发,各贩于普洱,上纳税转行,由来久矣。至是以商民盘剥生事,议设总茶店以笼其利权。于是通判朱绣上议,将新旧商民悉行驱逐,逗留复入者俱枷责押回,其茶今茶户尽户数运至总店,领给价值,私相买卖者罪之,稽查严密,民甚难堪。又商贩先价后茶,通融得济,官民交易,缓急不通。且茶山之于思茅,自数十里至千余里不止,近者且有交收守候之苦。人设使费繁多,轻戥重秤,又所难免。然则百斤之价,得半而止矣。若夫远户,经日往来,小货零星无几。加以如前弊孔,能不空手而归?小民生生之计,只有此茶。不以为资,又以何累,何况文官责之以贡茶,武官挟之以生息。则截其根,赭其山,是亦事之出于莫可如何者也。短短数百言,说出了官吏奸商盘剥茶农,推行变相的茶叶统购专卖的土政策,不许私相买卖,独笼其利,剥削山民,百姓痛苦不堪的情景;清代学者倪蜕《滇云历年志》中也道出了云贵总督鄂尔泰为报清朝廷之恩和以图博得皇上欢心,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在思茅设总茶店,由普洱府思茅通判管理,推进岁进茶芽制,选取最好的普洱茶进贡北京,这是史籍对普洱茶列为贡茶的最早记录。至此可以推断,普洱茶始贡于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期,岁贡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的官方文告《禁压买官茶告渝》中已有“每年应办贡茶,系动公件银两,发交思茅通判承领办送”等语,可知那时每年进贡清官普洱茶,是在思茅采办的。普洱茶的声名远播,除因自身特有的品种、品类和品质特征外,与其历史上早就被列为贡茶不无关系,可以说,在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贡茶时期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细细考究,普洱贡茶的历史也一如普洱茶的历史一样神秘、引人入胜,一样的精深而致远。
清朝皇家饮用的贡茶沿用明制,规定“岁进茶芽。顺治初,系户部联掌,顺治七年,改属礼部。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礼部照会产茶各省市政司,每年‘谷雨’后十日起解,交限日期到部,延缓者参处”。贡茶是封建统治者奴役和掠夺地方精茶以满足其物欲的一项经济政策,清代沿用的时代贡茶法是在明代茶叶经济发展,贡茶地域有所扩大,贡额有所减轻的基础上沿用其制度的。贡茶,从某种角度上看也是茶税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定额的实物税。清代贡茶从地域、数量、品类到采解、使用等环节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不仅与明代之法迥异,而且亦可谓空前完备。但是,作为一种赤裸裸地掠夺地方特产的土贡政策,也是束缚和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制度。《滇云历年志》中所记载的“小民生生之计,只有此茶。不以为资,又以为累,何况文官责之以贡茶,武官挟之以生息。则截其根,赭其山,是亦事之出于莫可如何者也。”就是对贡茶之法的弊端丛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的真实写照。从今天的角度去认识,贡茶弊端:其一是额外增贡。岁贡虽有定额,而官征则绝不以此为限,而是贪得无厌,成倍加征,以致如有拖欠,官府追比,民不聊生;其二是层层贡献,百端苟求。每至采茶时节,地方官府便“严加督责”,追比苟派,无有底止,使茶农业主备受摧残;其三是地方官吏营私计,阻碍了茶业生产的发展;其四是贡茶制把本可以作为商品生产和贩销的大量优质产品超越商业程序,以贡献方式直接向地方征索,从而大大缩小了商业贸易的范围。清人阮福于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写的)《普洱茶记》中所说:“普洱茶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就反映了这个现象。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贡茶制虽有弊端,但列为贡茶的茶类即是精品,普洱茶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列入贡茶案册,清宫品重普洱茶的风尚得以传扬,故有“普(洱)茶名重天下”之说和“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的历史记载,从而打造了普洱茶的历史地位,造就了普洱茶成为闻名中外的世界名茶。
普洱茶为何被列为贡茶?历时200多年而不衰?贡茶数量每年岁贡都有增加,一直深得清王朝帝王将相的青睐,其主要原因就是清皇朝满族祖先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日常饮食以肉食为主,进入北京成为帝王贵族后,养尊处优,饮食都是山珍海味,需要一种助消化功能强的茶叶饮料,而普洱茶正好具备了这种特性。普洱茶的特性,明、清时代人士早有体验,并有多种文字记载,明代崇祯进土、懂医学的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议》中写道:“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清朝乾隆年间学者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里说得很清楚:“普洱茶,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名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有伪作者,名川茶,乃川省与滇南交界处人士所造,其饼不坚,色亦黄,不如普洱茶清香独绝也。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思茅厅采访》中有载“普洱茶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普洱茶所具有的这些特性,正好迎合了清王朝的生活需要。普洱茶作为贡茶进入北京清皇宫廷后,皇宫成员都要品尝,经过同各地送来的贡茶进行比较,发现普洱茶茶味与茶性都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小叶种茶,普洱茶帮助消化的功力最强,并有治疗、保健作用,普洱茶浓厚和特殊品质的茶性,非常适合清宫贵族们的品饮口味,于是普洱茶被长期列为贡茶,清皇朝贵族们认为普洱茶不但是最好的饮料,还有药用价值。普洱茶贡品中的女儿茶、普洱茶膏、人头茶,深得帝王、后妃及贵族们的特别常识,清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以普洱贡茶作为礼仪活动和尝赐用茶:以普洱茶作为国礼赠送。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开始,普洱茶正式被列为贡茶。直到光绪三十年(公元1908年)因地方混乱,盗匪蜂起,才得以借机停止了交纳普洱贡茶一项,但普洱贡茶在清宫中已经饮用了将近200年之久。
普洱贡茶是在清代普洱府思茅厅的监制下,由思茅同知采办。每年茶农们将春天最好的茶叶采收后加工成芽茶、蕊茶、团茶贡给皇上。当时进贡的普洱贡茶由于采制精细、包装完善、运输途中又倍加小心,已成为普洱茶精品中的历史产物。随着时光的积聚,普洱贡茶历史的味道已经越来越重,越来越浓。同时,由于存放贡茶的北京故宫的特殊性,虽然经历了改朝换代和历史的变迁,中华民族众多的珍贵历史文物仍然得以存留于世。普洱贡茶虽然也历经沧桑,但仍然有极少的普洱贡茶存留于世。
据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王郁凤先生的研究资料证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京故宫的茶库里还存放着清宫没有吃完用完的贡茶数吨。其中仍有大大小小的普洱团茶、女儿茶、普洱茶膏。普洱团茶最大的如西瓜,重五斤半,小的如网球、乒乓球大小。这批存留的普洱贡茶茶色褐黑,不霉不坏,保存完好。茶团表面有柠紧布纹的印痕,可见当时制作普洱贡茶时是用布包着揉紧后干燥成型的。最大的普洱团茶形状似人头,对照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贡茶所论述“人头式,名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的记载相符合。这批存留的普洱贡茶依推算,至少是慈禧太后时代留下的,已经大约有150多年的上陈期。1963年,北京故宫将这批普洱贡茶(约二吨多)处理,北京茶厂将这批普洱贡茶打碎筛细拼入其它散茶流入了市场,这是存留到现代的一批珍贵的历史贡茶实物。
北京故宫博物院目前仍留存有普洱贡茶茶膏和团茶。其中存留的两沱普洱贡茶,就是目前被视为国宝的“普洱金瓜贡茶”。普洱金瓜贡茶,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贡茶中的绝品。由于贡茶的原料为大叶种普洱茶的一级芽茶,经过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故称为金瓜贡茶,港台茶界称其为“普洱茶太上皇”。目前,普洱金瓜贡茶的两沱真品分别保存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对存留的贡茶实物进行考证,证实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普洱金瓜贡茶属普洱茶中的紧庄茶,贮存如此之久的茶叶,已是世所难觅。
普洱茶在清代,不但是宫廷宠爱的贡品,更受海内外人士及名人的喜爱,普洱贡茶也由此流传于世。陈放百年以上的古董级普洱茶目前因存世不多,现已奇货可居,不仅难得一见,且价值不菲。《北京晚报》的一条消息报道,在北京茶叶市场,一片陈期80年以上的六两普洱茶叫价100万元。
2004年2月,当年流转至鲁迅、许广平珍藏的清宫普洱贡茶在广州亮相。这批贡茶中的普洱茶膏共有39块,方形,盛装在精致的红色锦匣里,基本保护完整的有24块,每块如一枚一元硬币,厚度约半厘米,重约3克。茶膏表面色泽呈黑褐色,正面有花纹图案,可看出制作工序繁复,技术含量高,工艺精细。2004年2月8日下午在广东大厦举行的拍卖会上,拍卖其中的一块普洱贡茶茶膏(约3克重),经过20多轮竞价,最后一位曾先生以1.2万元拍得,创下了普洱茶拍卖的天价。经有关专家品鉴了藏品中的散块普洱贡茶,只见茶块经开水冲泡很快融开,茶汤呈褐泛红色,闻有陈香茶味香气飘出,滋味平淡,经数次冲泡后茶块全部融化。
茶叶一般来说都要喝新鲜的,但普洱茶越陈越香,越陈越贵。普洱茶不但同古玩、艺术品、玉器一样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而且成为了“能喝的古董”,在所有茶品中,只有普洱茶有此地位而唯我独尊。《中国茶史散论》在论述历代名茶中说“名茶的形成和发展是多方面的,同社会制度、生产盛衰、文化进步都有密切关系。贡茶、名山、文化名人、消费市场都是促进名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普洱茶知名度的扩展,除了其品质特色之外,与其历史上早就列为贡品不无关系。极少的普洱贡茶得于流传和存留于世,是世界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思茅和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以及广大普洱茶产区人民的幸运,更是普洱茶的幸运。而普洱贡茶历史实物,成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文物价值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茶叶本身。几百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喝上醇香无比的普洱茶,普洱茶的神奇魅力征服了皇室和平民,征服了南洋诸国,也征服了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普洱茶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普洱茶也在时光中放射出了璀灿夺目的光芒。 转载自普洱中国
上一篇 : 蒸青团茶制法工艺的历史
下一篇 : 普洱茶重量与7有什么特殊的因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