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茶之母"7581的历史

2020-12-25 16:51:30热度:153°C

  云南地处祖国边疆,山高水险。在古代交通极为艰难,茶叶的外运全靠马帮牛帮,山路上耽搁的时间很长,有的路段马帮一年只能走两趟,牛帮则一年只能走一转,茶在马背、牛背上长时间颠簸,日晒、风吹、雨淋,使其内含物质徐徐转化,自然发酵,靠时间来酝酿变化。最终形成普洱茶特有的色、香、味的品质风格。

  1973年,普洱茶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73年,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根据广东和香港市场的需求,开始试制普洱茶熟茶。此前,普洱茶都是以云南本地大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较长时间自然后发酵而形成,可以说,试制普洱熟茶,是一项几个世纪以来都没有人做过的事情。

  在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实验数据、没有任何标准茶样、更没有前人实践经验的情况下,经过艰难的探索和研究,“渥堆发酵技术”终于在昆明茶厂诞生,发酵时间由自然发酵的几年、十几年缩短到45天左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普洱茶的品饮质量和保健功能,从而使普洱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促成了普洱茶生产从相对原始的农业经济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经济的转变。

  1975年,今天在普洱茶界声名赫赫的“7581”创制。创制初期的“7581”砖形比定制时略小、略薄,压制比较紧,透气性不好,砖上有纱布的印记,客户意见纷纷,市场并不太接受;应该说,整个七十年代,“7581”的市场表现较为平淡。

  1983年,为适应形势变化和市场需要,昆明茶厂下决心扭转“7851”熟砖的市场表现。从模子、砖形、口感、拼配比例、发酵工艺等等多方面进行改造,并重新试制新的机器,新机器从环节上保证了产品质量。选择适度偏重的发酵,口感追求回甘、回甜、滋味醇厚。改良后的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出现旺销势头。

  1983到1993年,是7581茶砖的“黄金十年”。1993年年底,昆明茶厂关闭停产,至2004年才恢复生产。

  7581被誉为“熟茶之母”,同时,7581也是一个编号,一种配方。

  75,指1975年拼配的配方。

  8,指该茶中最高的等茶叶水泡脚洗脸的功效与作用点级为8级茶。普洱茶一般为三种茶拼配而成。从茶叶的等级中即可看出是现代仿制,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生产。

  7581中的最后一个1,一般现在指生产厂家,比如1指昆明茶厂,2指勐海茶厂,3指下关茶厂。实质上,当年,7581指的是一种配方,也可能是省茶司指定的任何一个国有茶厂生产。

  背钉可以视为原昆明茶厂生产的一种标志。仔细看,可以发现茶砖背有凸出的部分。

  该茶为1993年昆明茶厂生产的最后一批7581。

  2003年池宗宪出版一书中即记录有该茶。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院长邵宛芳品鉴:普洱茶的仓储技术一直未得到重视,其实,仓储技术可以视为普洱茶的一种加工技艺。该批7581的陈香味突出,回甘良好,体现了良好的仓储技术。

  著名普洱茶专家,云南省茶叶商会副会长、原勐海县茶叶协会会长、老班章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云荣品鉴:最后一批7581,陈香浓郁,滋味醇和,难得好茶。

  中国土产畜产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高级工程师、云南省茶叶商会副会长、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副会长苏芳华品鉴:7581是云南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93年昆明茶厂没有生产后,市场上仿冒的很多,最后一批7581可以作为历史资料保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