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普洱茶——凭阑怀古

2020-12-25 16:51:24热度:202°C

  不过我们仍然能从少部分汉文资料中,窥探一下那一段历史的端倪。南诏早期军力薄弱,主要是在依附大唐和吐蕃之间摇摆,以南诏和吐蕃之间政商接触之频繁,茶由南诏北部进入青藏高原是情理之中,这也是普洱茶最为重要传统之一“边销”。元代对西蕃用茶的记载中有“大叶”、“苦涩”等等的评价,很可能指的是云南大叶种普洱茶(见《元史茶课》、《饮膳正要》等)。说明边销传统由来已久。

  在《续资治通鉴》中甚至有大理国人把国内产的茶拿到泸南去交换的记载,一方面说明大理国饮茶的普遍,也说明当时云南茶还是有竞争力的。而从宋代茶马互市的记载来看,宋方和大理国交易使用的都是金、白金、棉布、盐等等,和其他民族换马最为常用的茶反而用不上,这也说明大理国茶产量充足,宋茶无法进入。

  明初大理并入中央版图的时候,普洱茶尚未闻名内地。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云南茶的产地丰富,对茶的考量尚未集中于普洱及版纳地区。当时内地的茶书言及云南茶的时候,言必称“感通”,“湾甸”,“太华”,这些都是纬度比较靠北的大理、保山、昆明一代的茶,这其实是有内在原因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明代著名学者李元阳在《大理府志》中的记载:“点苍茶树、高二丈、性味不减阳羡,藏之年久,味愈胜也。”这直接道出了普洱茶最为重要的特点,虽然现在的大理并不在现在普洱茶的地理标志范围内。这里面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高二丈的茶树,以大理地区的海拔和气候来说,至少也生长有数百年之久,很可能是南诏时期种植的,至少也是大理国时期种植的,这也说明了南诏大理时期茶树种植的广泛。而云南其他地方志中也时见高大茶树的记载。

  李元阳是白族学者,对家乡的风俗比较了解,而很多外来的汉族学者对云南茶往往评价不是很高,他们认为这并非茶不行,而是工艺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冯时可在《滇行纪略》中的记载,他认为感通寺的茶绝对是好茶,但是当地人加工工艺不行,影响了茶叶的口感。这其实很可能透露出的恰恰是云南普洱茶传统工艺的特色,现在被普洱茶人奉为圭臬的晒青粗加工方式。

  更为直接的记录这种加工方式的是徐霞客,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感通寺茶树,皆高三、四尺,绝与桂相似,味颇佳,煼(炒的异体字)而夏(复)曝,不免黝黑。”这是南诏大理加工方式的延续。

  当然,现在这些地域产的茶大部分都被加工成绿茶,并不属于普洱茶范畴。但是我们要历史的看一个问题,现在绿茶的炒青工艺是在明代才逐渐成熟的,传茶叶和蜂蜜能在一块儿喝吗到云南则要更晚。如果我们把南诏、大理国看成一个文化统一体,就会对此有一个完整的理解。我们大概可以做一些基本推论:

  在南诏、大理时代,境内茶树的种植是广泛的,并不局限于版纳或者思茅的小部分地区。

  当时未有“普洱茶”这个专有名词形成也是自然的,因为并未对产地做严格区分。

  当时较北部的大理、保山、昆明等地的工艺是和现在的普洱茶工艺一致的,所以才会有新茶味不及内地鲜,而老茶味愈胜的记载。这些应该是和南诏大理的茶文化一脉相承的。

  后来这些纬度较北的地区和内地交往更为频繁,工艺上跟随内地,逐渐向绿茶方向发展,而少数民族地区保持着南诏大理时代的传统,这也是后来普洱茶的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