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的起点,易武老街的尽头

2020-12-25 16:48:57热度:280°C

  到上世纪40年代,各种乱战使得古六大茶山茶业彻底崩溃,易武也不复光景,再一次新生的开始,则是2004年之后的事了。

  —易武老街

  今天走在易武老街上,如果怀着历史钩沉之心或者追溯往日之意,你是一定会失望的。

  如今,还剩什么

  那传说中的11条总长2440米的青石板路,如今也就剩下1条多一点。

  那些老茶号的旧址除了车顺号还剩了一半房子自家在使用以外,倒还有个不甚出名的元泰丰。

  

  元泰丰家的后人吴建美,一位退休教师,住在这个老房子里,以缝纫为生,闲时做做风吹豆豉或酱油。

  沿着易武老街的正街走上易武小学,左手边尚有两户老房子。房子都是传统的垫有石礅的木质穿斗间架的重檐阁楼式土基墙四合院,天井地面也有青石板,占地100平方米左右。

  其中一户朱姓人家的老人说,房屋破旧,政府也不让拆,翻新需要80万。最好是有哪个老板愿意出这80万,然后可以给他以回报。怎么回报呢?我问。譬如可以卖门票给游客参观吧。老人说。
  

  旧屋见证,历史。

  沿着斜坡走至易武小学,门口的四方广场在过去叫“天井”,马帮在此聚集,和主街一样,被水泥铺过之后,不过数年,又重新被踩烂成坑坑洼洼的样子,不仔细看的话,还真以为是古迹本身。

  

  公家大院的那些大青树,露着它们虬结的根,静静地看着脚下那片昔日被牛群踩踏的泥泞被铺上了石板,竖起了碑石,变成了茶马古道的起点。大青树不是很确定这里是“茶马古道起点”这件事,政府的人说是,就是了。大青树曾经是专门用来悬挂人头示众的地方,老人都说它“阴气重”。

  

  前世,今生

  易武是傣语,“易”指的是女性,而“武”的意思是蛇,易武,意思是美女蛇。

  在易武街的附近有个叫“坛武莱”的石洞,据说里面住了一条贪恋女色的花蛇,四个美女,其中三个公主,一个美女蛇,后来猎人杀了花蛇,放了公主,娶了美女蛇,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所以这里就叫易武了。

  易武茶区,唐代就有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人在此种茶的历史,直到明朝末年,江西和石屏的汉人进入易武,开始在易武贩卖茶叶和土特产。1729年普洱府成立后,土把总武乍甫招募了大量石屏人到易武开茶园,易武的老茶号都是石屏人创建的。

  到清朝乾隆年间,清政府实行移民殖边。石屏等上万汉族人大量进入易武开垦荒地,育苗移植茶树的技术随之带入易武。易武茶叶飞速发展,经过四五十年垦拓,易武新增茶园三万多亩。这时,商贾纷至,开辟茶园,建立茶号。茶叶旺,百业兴,昔日荒凉的易武迅速崛起,成为六大茶山里的后起之秀。而人们活动聚集的地方形成了一个集镇——易武街。资料显示,当年春茶上市的时候,易武街上进出的马匹每天达到500匹,可见其繁荣。

  清咸丰后期,滇西杜文秀起义,滇藏商道阻断。易武人转而把茶卖往东南亚和香港。

  光绪年间,倚邦因为瘟疫而衰落,易武取代倚邦成为六大茶山最大的茶叶加工基地、出口基地和内外商品流转地。

  民国之后,易武人越来越多地去香港设茶号、注册商标。它的名气,也就进一步扩散。

  

  从清朝光绪年间到民国26年,是易武最辉煌的一段日子。

  好景持续到1936年,到了1937年,法国人在越南作祟,阻挠易武、倚邦茶进入越南,六大茶山的销路都受阻,茶庄开始倒闭,茶农流散。此时佛海已经拥有一批数量不少的有实力商人开办茶庄,与易武不分轩轾。1939年南京政府财政部控制的中茶公司办的佛海茶厂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官僚资本集团孔宋财团在西双版纳的乌牛到茶叶强势亮相。车、佛、南的10多万亩古茶园吸引着私人老板、地方财团、中央财团的眼球,三股势力汇集佛海办茶业,佛海的天时、地利、人和使其他地方无法与之竞争。1939年至1942年佛海成为云南省最大的茶叶加工中心和出口基地,易武的地位日趋式微。

  

  到上世纪40年代,各种战乱使得古六大茶山茶业彻底溃散,易武也不复光景,彼时生意虽散,但茶树还在,直到上世纪70年代废茶园种粮食,茶区元气大受损害,只有深藏于老林里的老茶园得以幸存。而易武的再一次新生的开始,则是2004年之后的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