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荟萃:下关蘑菇沱介绍

2020-12-23 12:19:06热度:126°C


  下关蘑菇沱是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的一种“宝焰牌”紧压茶(云南紧压茶还包含沱茶、砖茶和饼茶),下关蘑菇沱又名:“蛮庄茶”、“牛心茶”、“心脏紧茶”、“班禅紧茶”。

  历史上蘑菇沱以边销为主,是云南省下关茶厂和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色茶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与沱茶等紧压茶成为云南省下关茶厂的主要产品。

  茶马古道与下关

  茶马古道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兴于明、清,是中国西南部一条沟通滇、藏、川间物资往来和文化交往的古商道,它始于云南勐腊的“六大茶山”,经思茅(现云南省普洱市)、大理、丽江、迪庆至西藏拉萨,并延伸辐射到印度、尼泊尔乃至南亚和西亚地区。它横贯东西,沟通滇、藏,核心地段在云南,这与茶叶生产、加工、交易大部分在云南进行不无关系。云南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在凤庆县的古生茶树,已有3200年的历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古茶树。

  下关位于苍山与洱海间狭长通道的南口,为古代南诏国、大理国都城的南方门户,从7世纪起,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这两条古商道在此纵横交汇,使之成为茶马古道的咽喉要道和商家重镇。原茶马古道上的茶叶交易多在普洱地区进行的,民国时期,滇南一带常有疟疾流行和匪盗出没,使得藏商马帮不敢贸然前往普洱,茶叶交易中心逐渐西移,随着滇藏、滇川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位于茶马古道要冲的下关,取代普洱成为西南最大的云南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交易集散地。

  蘑菇沱的历史

  蘑菇沱源于唐代的团茶,清代起,已经在现西双版纳的车、佛、南一代带生产、加工。紧茶销西藏有悠久的历史。藏民向喇嘛敬献哈达,可同时献上四个心脏形紧茶。紧茶带把,献哈达时才可以一只手握两个。冬天,滇西北进藏区的路被大雪封闭,进藏的云南紧茶只得绕道缅甸、印度,因而20世纪四十年代的车、佛、南还保持销藏紧茶的生产。藏商到云南收购紧茶,一元一个,贩到藏区,四元一个,可见茶马古道上的运输成本大大高于茶价。下关离藏区较近,在地理位置上有优势,云南紧茶的生产重心慢慢移到下关。

  下关蘑菇沱的生产历史

  1941年,蒙藏委员会派代表格桑泽仁同云南洽商,各出资15万元成立康藏茶厂,生产专供西藏(藏区)的“宝焰牌”蘑菇沱。解放后,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指定下关茶厂为蘑菇沱的唯一生产厂家,下关茶厂成为蘑菇沱的最大生产厂家,“宝焰牌”下关蘑菇沱销往四面八方。1951年12月,“宝焰牌”商标在北京注册,商标由红、黄、黑三色三个部分组成。

  1.香炉采用宝鼎黑边,黄色金黄色金鼎。

  2.炉内四个桃形图象系元宝,象征贡茶。

  3.炉中火焰象征佛光,故为红色。

  金鼎中元宝的熊熊烈火燃烧正旺,象征着佛光普照,吉祥如意。后来,中茶公司通知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商标。下关蘑菇沱更换商标后,藏区的藏民不接受其它品牌的蘑菇沱。

  1953年,省分公司通知下关茶厂紧急调运54吨“宝焰牌”蘑菇沱到畹町,经缅甸、印度转运西藏。“宝焰牌”商标得以保留下来了。

  1966年12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有部分职工在“破四旧”运动中贴出大字报,批评“宝焰牌”商标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省分公司下文将“宝焰牌”改为“团结牌”,并停产下关蘑菇沱,改产砖茶(云南砖茶、云南方砖)。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云南砖茶在藏区滞销,逐步淡出西藏茶市,之后,似乎没有人再记得那象征着“佛光普照、吉祥如意”的“宝焰牌”商标和下关蘑菇沱。

  198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视察下关茶厂时指出:仍有部分藏族人民喜欢原有带把的心脏形紧茶,希望恢复和生产供应。同年开始,下关茶厂恢复生产“宝焰牌”下关蘑菇沱,产品在西藏大受欢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