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山:茨竹林大山古茶园探幽
2020-12-22 17:31:51热度:181°C
2020-12-22 17:31:51热度:181°C
2017年初春,一个雾蒙蒙的早上,笔者一行从普洱市思茅区出发,在李总的带领下,驱车行思澜路一路向西,在70公里处的那澜镇的一个岔路口折向西北,一路弯弯曲曲30公里,经过大片的生态茶园和数不清的村寨,忽见“茨竹林村”这样的路牌,李总的茶叶加工厂就在此了。
茨竹林村下设13个寨子,交通不便,属于澜沧江岸边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充分,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海拔1500-1800米,年降雨量1230毫米,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丰富,为布朗族聚居地,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一行人稍作休息,品饮李总厂里今年新做的头春古树茶,感觉清洌可口。接下来一行人换皮卡车前往我们这次重点要探访的茨竹林大山古茶园,前几天一场不大不小的雨,把本就坑坑洼洼的路面弄得更加泥泞。可是这群爱茶的人儿们,也顾不得这些,一路颠簸着往大山深处奔去。
嫩芽
李总先带大家去生态茶园看看,雾气蒙蒙的茶园,小茶树上都盖着厚厚的“露珠被”,刚萌出的新芽颜色嫩绿,让人看了心生欢喜,竟也禁不住咏出“满头丝发青如煮,一树春芽嫩欲流”的诗句。
这片茶园正处在一出高坡上,坡下就是缓缓流过的澜沧江水,只可惜雾太大,江水是看不到了。可是还有古茶园嘛!那才是我们此行的重点。
一行人继续坐皮卡车,行走在村路上,在“三家村”路牌那里急转直下,正式走上坑坑洼洼的土路。在密林深处终于停下来,李总说,该换脚力了。一行人对此还是有心里准备的,听说来去要徒步3个小时左右。有的捡拾林子里现成的木棍做徒步的辅助,有的轻装上阵,就只有笔者背个相机做记录,既不能拿木棍,更不能减负,不过多次进古茶园的笔者深知,这也算是标配,总要留下些记录吧!
笔者一行跟随者李总的脚步,在丛林中开始徒步。并没有正式的什么路,都是茶农采茶时踩出来的路。感觉林中的路是一直向下的,是个山谷,路边的植被很好,流水潺潺。终于在山谷的谷底,我们远远见到了这片古茶园。古茶树此时还不到普遍萌发的季节,叶子都是黑亮的。
茨竹林大山古茶园
李总从2009年开始,接手濒临倒闭的国营茶厂,经营千亩茶园的管理,其中150亩为古茶林。李总将千亩茶园中的300亩进行了野放管理,700亩全部有机化。优质的茶品给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更让当地的布朗族群众得到了实惠。据李总介绍,茨竹林大山古茶林是思茅区境内唯一比较连片的古茶山,解放前这里有个寨子,后搬出。大山古茶林总共有五片茶园,笔者一行探访的这片古茶园约为20多亩,一个季节可采古茶叶300公斤。
走进茶林,发现蕨类植物与古茶树是这片茶园的统治者,它们共生却不相互干扰。这里的古茶树们被肆意放养着,笔者一行来到一棵茶树王,树干上搭了条竹竿,村民们踩着竹竿上树采茶,不一会儿就采了一些嫩尖,李总说中午茶叶炒蛋的原料算是有了。
茶树王就是茶树王,盘根错节,树冠茂盛,让人忍不住又在猜测它的树龄。李总说,这棵茶树王约有300多年的树龄,有十多米高,每年的产量只有不到一吨。
结束了古茶园的游览,一行人顺着原路返回,爬山口渴,细心的李总为大家准备了一壶早就冲泡好的古树茶水饮用。中午在李总的茶叶加工厂享用了一顿地道的农家饭,那古树茶叶炒鸡蛋自然是一道期待已久的美味。
午后,一行人前往离茨竹林村不远的忙坝村,那里是大紫胸鹦鹉的栖息地,是个布朗族的村寨。这里生长着数百只大紫胸鹦鹉,与村民世代相依,和谐共存,忙坝村因此得名“鹦鹉寨”。寨子里的千年榕树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傍晚遇上鹦鹉归巢,那叫声似有几分特别,虽然树下的我们看不太清楚那高高在上的鹦鹉们,但村长给我们看了一本《鹦舞》的摄影集,算是聊解了这一遗憾。
布朗族村长招待我们吃好晚饭,临行一杯水酒表谢意。归途遇上山风阵阵,笔者只觉水酒上头,悄然入梦,梦中仿佛又回到了那片古茶林探幽……
上一篇 : 茶山揭秘系列之攸乐
下一篇 : 古普洱府贡茶基地之一: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