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普洱茶人绕不过去的一座茶山

2020-12-22 17:15:36热度:121°C

  易武茶山林立,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麻黑、落水洞、丁家寨、刮风寨、铜箐河、薄荷塘,也有大家不那么了解的大漆树、杨家寨、三家寨等。

  易武古茶山的茶农,主要是汉族和宏村有茶叶多少钱瑶族,易武成名较早的产茶寨基本都是汉族寨,如高山寨、荒田宅、曼秀、麻黑、落水洞、田坝,这些寨子交通便利、工艺成熟。2006年大树茶价格疯涨之前,刮风寨、弯弓、铜箐河、薄荷塘这些地方的茶树是不具备经济价值的,因为去到这些地方的道路艰险,趟河翻山,采回来的茶叶不过卖几十块钱罢了。

  瑶族寨子比较出名的产茶区当属弯弓大寨、刮风寨。弯弓大寨因无人居住,由瑶族丁家寨进行管理。刮风寨隶属于麻黑村委会,其中六片国有林分别是三家村、冷水河、黑水梁子、白沙河、茶坪地和茶王树。六片国有林共由120多户茶农管理。

  90年代以前,易武茶声名不显,90年代过后,一些大厂会做一些易武正山的台地茶,台湾茶商也于此时进到易武做茶,99易昌号、绿大树等茶拉动了易武大树茶产业发展。麻黑、落水洞、大漆树、高山寨这些交通比较便利的寨子逐渐为人所熟知。而刮风寨和瑶族丁家寨这些地方,由于没有种茶传统,先辈留下来的茶园大多远离村庄,因此知者甚少。

  早期当地寨名没有成熟的制茶技术,甚至直接用炒菜做饭的锅来炒茶,据说在2009年以前的老班章,没炒焦、没黑点的老班章,茶商还不认呢!因为都知道老班章是小铁锅炒茶,锅壁比较薄。有段时间易武茶有个词叫“瑶味”,实际上就是工艺问题

  越来越多的寨民从茶树中获利,在金钱的鼓舞下,瑶族兄弟开始进入深山,管理古人留下的古茶园,刮风寨的茶坪、白沙河、茶王树,更远的冷水河的茶树,就进入开发阶段了,更晚一些,弯弓、一扇磨也同样进入开发阶段。在外来茶商指导下,工艺日渐成熟,自此,瑶汉一起努力,易武古茶园古树茶时代就完美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