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悠悠岁月,漫漫茶香——倚邦茶山

2020-12-22 17:04:35热度:196°C

  漫话茶山

  云南的气候环境独特,

  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

  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型态各异,

  各茶山茶菁茶质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喝杯沱茶,

  看漫话茶山跟你娓娓道来。

  象明茶区

  水细茶柔的倚邦茶山

  倚邦茶的前世今生

  倚邦山明代初期已茶园成片,有傣、哈尼、彝、布朗、基诺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傣语译为有茶树有水井的地方。据传,明成化年间,地方官员发现曼松茶色香味形俱全,且冲泡后“站立不倒”,于是托朝臣进贡给当时的宪宗皇帝,并喻以“大明江山屹立不倒”之意。宪宗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指定曼松茶为皇家贡茶,其后延续到清朝。这份灿烂给当时的倚邦区带来了荣耀,却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据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以后为土把总)负责采办,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贡茶。清朝末期,贡茶任务繁重,其中皇室100担,其他各级官吏200担,茶农不堪重负,开始大规模地砍烧古茶树,很多家族就此逃难。

  英国人克拉克在光绪十一年(1886年)写的《贵州省和云南省》一书中记载有“著名的普洱茶产自倚邦的茶山……有许多江西人和湖南人在倚邦做买卖,每年有大量的货物从倚邦运往缅甸,有茶叶交易往来于仰光、掸邦、加尔各答、噶伦堡和锡金”。从克拉克的记载来看,倚邦茶在道光年间已卖到印度和欧洲。1937年法国人在越南阻挠云南茶进入莱州,倚邦茶销路又断,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所有茶号全部停业,倚邦的茶商农逐渐迁移歇业,热闹喧腾了二百多年的倚邦陷入冷寂萧条。1942年,已经十分羸弱的倚邦再遭厄运,攸乐山的攸乐人起义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建筑全部化为灰烬。这场劫难使倚邦元气散尽,无法再振,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

  倚邦山

茶叶滩凉机械rong>  地理环境

  倚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从普洱往南行沿着茶马古道经思茅、倚象、勐旺过补远江(小黑江)便进入倚邦山,倚邦茶山面积约360平方公里,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临易武茶山,习崆、架布、曼拱等子茶山皆在其范围内,倚邦茶区产茶著名的地方有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倚邦古茶山至今仍保存着的古茶园总面积为2950亩,古茶树普遍分枝密。茶树高3~7米,根基围30~100厘米。叶基楔形,叶长叶宽脉对叶身平或微隆,叶缘平。有普查小组在这里发现了上百亩连片的小叶种古茶园,小乔木型,绝大多数的茶叶叶片色泽呈深绿或绿,树龄均在300~500年,共计l200亩,其中又主要集中分布在倚邦、曼林、曼庄3个最早生产普洱茶的古茶山,分别为465亩、2224亩和879亩。这一活的见证说明,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与内地古茶区在茶叶种植、加工、工艺技术和茶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其境内地势多山,沟谷纵横交错,箐深坡陡,森林覆盖率为26%,海拔在580米~1950米,年均气温17.4℃,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由于长于山野,自然生态优异,山野气韵好,杯底留香。

  倚邦茶山代表

  曼松

  由于上世纪的种种原因,在近万亩的曼松茶园里,仅剩下几十棵被修剪过的古茶树,在这些古茶树主径周围衍生出许多小茶树。随着普洱茶市场的逐渐火热,部分当地人精选曼松古茶树遗种,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在完全生态的前提下,栽种了一万多亩的曼松茶,其部分检测数据见下表:

  表5曼松茶园土壤检测的理化指标

  (茶样检测数据由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

  表6曼松头春小树茶理化指标检测值

  (茶样检测数据由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提供)

  由表1数据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含量适宜,适合茶树的生长;在表2中,46.56%的水浸出物含量使得曼松茶还是具有一定的醇厚感,但2.26%的酯型儿茶素含量相较于云南的其他大叶种茶叶是非常低的,这样低的酯型儿茶素含量使得其涩感是极其细微的,中等含量的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又使得曼松茶叶汤柔顺滑、鲜醇爽口,正是曼松茶低含量的酯型儿茶素,塑造了其特有的品质特点。

  曼松茶品质特点:干茶色泽墨绿、茶条较小、芽叶肥嫩;茶汤黄亮、香气清甜淡雅,滋味醇厚,细腻柔滑,回甘绵长。总体品质为:水细茶柔,香气高雅,回甘持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