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入仓茶的辨识
2020-12-22 16:58:53热度:175°C
2020-12-22 16:58:53热度:175°C
从2000年开始台湾普洱茶市场的风潮,笔者立即警觉到普洱信息随着网络扩展与传递之快速,有关于年份与仓储状态都将有被探讨的空间,而不再是神秘未知。再者,以普洱老茶快速被大陆与国外市场消化,老茶将迅速消失于市场;加上对食品卫生的要求,可预见在未来普洱茶市场,消费者对于年份与仓储状态的辨识将会有高度求知欲。本文将针对「饼茶」入仓与否的辨识方式作一简略说明。
入仓的定义
将茶品储存于某一仓储环境,而企图以人工方式改变自然环境,例如增湿、增温、不通风、添加药剂等等,以利茶品快速陈化,此即『入仓茶』。
未入仓定义
储存于一般人可以长期居住之环境,没有经过人工方式控制环境,随着四季温湿度转变陈化,则属于『未入仓茶』。
辨识方式
筒身
一般而言,未入仓茶品因储存环境都较为单纯而量少,筒身较少碰撞,且较为干净、无水渍,云南七子饼固定筒身之铁丝也不容易锈蚀。反之,入仓茶筒身则较无法保持完整洁净。
外包纸
外包纸张如果有水渍,通常已经进过仓,尤其第一饼与最后一饼最容易发现水渍。而未进仓茶品在一定年份以上(最快四年,依茶质、环境而定),会出现油渍,且茶质越佳者越明显;但有时储存环境温度过高,也会快速出现油渍。
年份与纸张完整性无关,保存良好的老茶纸张可能完整没有受损;反而入仓茶,在短时间内因潮湿与茶虫因素而毁损。蠹虫(银鱼)无论是在任何环境都可能存在,所以纸张被蠹虫咬食而破损,以此无法推测储存环境。
饼身
在一定年份,大约七年以上相同茶品比较;入仓茶的饼身边缘因湿气而较松散,但也因为湿气与压力,越往中心点越硬。而没有入仓茶因为通常储存量少,整简重叠重压的机会相对少,加上正常发酵与氧化,是整饼均匀的松散开。
茶菁色泽
以生茶饼来说,四年以上没有入仓茶菁的色泽油亮光洁,饼身内外颜色相同或是差异不大。入仓茶菁颜色灰白、灰黑,或是偏红(入仓重),且通常内外颜色不一、色差大。若茶菁黑而不油亮、色灰黑,通常为高温退仓方式造成。但有些茶商会喷茶油,如此会出现茶饼内外色差大的状态。
熟茶品的辨识,未入仓的好熟茶品红棕色而有轻微亮度;若偏深黑、青黑色,则属于渥堆不当造成,茶质会受影响。入仓茶品通常略带白霜,或是红黑色而无光泽。
茶菁味道
以生茶品来辨识,未入仓茶的茶品有如冻中闽谢氏茶叶价格顶乌龙或铁观音老茶香气,淡淡的陈香、微酸、带蜜味。入仓茶,有所谓的仓味;广东茶仓较闷,香港老茶仓通常陈味浓,味道明显差异;稍有年份支香港仓茶饼会有所谓樟香,或是?Q樟香。入仓茶品仓未退完仓前,常能从外包纸就能嗅的到仓味。
判断熟茶品,轻度入仓之轻发酵芽叶熟散茶特有香气,有如干荷叶香,如白针金莲。轻发酵之熟老叶,有年份之未入仓茶,或是轻度入仓茶品。有红枣香与熟枣香之分,如7581、枣香砖。入湿仓较重之青壮叶熟茶,或轻度湿仓之老熟茶,然二者香气差异大,主要香气来源为茶叶木质化香气,如8592、7562。
汤色
未入仓生茶,汤色从金黄、黄红、浅琥珀色、透亮琥珀红...依年份与制程、品种不同而有所变化;共同特色与关键在于汤色清亮,且泛油光。入仓茶汤色较暗而深、不清亮,除非仓度非常轻、老茶或退仓多年的茶品,才有可能清亮而油光。从另一角度来说,汤色琥珀、清亮、油光,也是优质茶的特征。
新熟茶,入仓茶较为入仓茶汤色深而不清亮;老茶,若退仓完整,二者汤色差异不大,但还是未入仓茶较为清亮。
口感
未入仓生茶,「果酸」是稍有年份茶品主要特色,口感清爽不腻、回甘强,茶韵足、杯底留香。四、五十多年的印级茶,如果没有入仓,以重手浸泡仍微带苦涩味。同期入仓茶则汤滑水甜,口感饱满;适度入仓,时常会有超越未入仓茶的表现。但最大缺点,就是不管怎么退仓,永远都有仓味。
未入仓熟茶,则虽口感清爽、茶韵足,但水薄而质轻,泡水短。轻度入仓熟茶,汤滑水甜,香气足、口感佳,多方面表现都略盛未入仓熟茶一筹。在熟茶方面,个人较偏爱轻度入仓。
斗茶
『斗茶』,在民间流传已久,切确年代笔者尚无考证,在此仅将此法用于检测二种茶品优劣与仓味。二种茶在相同客观条件下,使用相同茶具、相同的水冲泡水、相同置茶量、相同水温、相同冲泡时间、相同泡数、相同杯子等等,二种茶交替喝,如果出现其中一泡茶的滋味出现大变化,比如滋味变淡、出现杂味、苦涩味增加...等等,则此泡茶质相较劣于另一泡茶品。
斗茶的情形下会将较劣质的茶品缺点表现出来,而当明显入仓茶碰到没有入仓茶时,「仓味」它会成为缺点,如同杂味般被突显出来。然,明显入仓茶(较闷的茶)单独喝的时候,不会有此感觉,主要是因为茶内的浸出物质中许多活性物质会成为对比物质。入仓茶,在增湿、增温、不通风的环境下,基本上与熟茶洒水渥堆过程有些类似。若将入仓茶或是熟茶以120度以上的高温烘焙,所排出的味道,二者十分相近。
通常鉴定有无入仓,笔者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为对照组。为何使用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如前文所提「斗茶」是以茶品互相比较,如果对照组不够干净、浸出物含量不高,也就是茶质不好或仓储状态不够明确,将无法明确突显对方的缺点。
茶园茶(台地茶)茶质如果不够好,以内涵物质不及对方时,在口感上可能会略逊一筹;此时,对照组茶质输了如果出现杂味,将无法确认是仓储的杂味,还是茶质的杂味?
最后使用栽培型野生茶鉴定茶质与仓储状态的主要因素,可能再几年后容易被推翻。1956-1996年之间(古董茶品之后)的茶品,坊间量产茶品少有纯野生茶。直至1996年以后,尤其1999年以后的茶品出现大量栽培型野生入仓茶;如果仓度轻、茶质好,以新制栽培型野生茶做对照组,如果茶质不够厚重,可能无法将入仓茶的杂味比较出来。
结语
此文探讨如何辨识入仓茶品,并非表示笔者完全排斥入仓茶。笔者品茗普洱茶十八年来,所品饮茶品,尤其印级古董茶都是入仓茶为主。适度的调控提高温湿度能令茶品快速陈化,以及提升香气口感。但其风险太高,在卫生安全上也有所顾虑,所以并非一般消费者储存茶品所能做到。撰写本文,除了引导消费者选购好茶品以外,另一目的是因为目前坊间只要标榜「未入仓茶」「干仓茶」就能提高售价,因为少见而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自然提高数倍。简略提供视觉、嗅觉、味觉来辨识仓储状态,即本文最终诉求。
上一篇 : 湿仓普洱辨别
下一篇 : 普洱茶是一种什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