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仓的分类有哪些?“大自然仓”是什么样的概念?

2020-12-20 11:01:27热度:219°C

  普洱茶具有多重性价值,如地域性、投资性、收藏性、升值性、持续性、消费性等,堪称茶叶中的活古董。近年来,“普洱晒红”、“健康普洱”、“陈普”、“大自然仓”等一系列全茶叶徐良辉新概念,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普洱茶仓的分类有哪些?

  普洱茶仓泛指普洱茶进行储存实现后发酵的环境,有专门建的仓储仓库。从大的角度来讲,可以分为普洱湿仓和普洱干仓两大类别。普洱湿仓是指普洱茶进入香港、广州、台湾等地,存放在仓库里,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形成的仓储茶,雨季相对湿度大于85%,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有“湿仓味”的仓储茶。这种仓储茶,在2007年之前流行于市场,除了在广东沿海一带的人群相对习惯品饮外,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对这类的仓储普洱茶不是很接受,湿仓茶逐渐淡出消费市场。

  普洱干仓又可细分为自然仓、现代仓、密闭仓三种。其中,自然仓是指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没有过多人为的去控制温度、湿度,而是依靠自然温度、湿度条件,来实现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的仓储环境。而现代仓,也称标准仓,是指在仓储期间人为控制仓储环境的温度、湿度等,使得茶叶均衡地稳定快速发酵。这种仓储,可以实现一定量的标准化生产与发酵,但其缺点是,缺少了茶叶物质本身变化的丰富性,同时也加大了仓储成本。密闭仓是指在一个没有空气流动的环境下实现普洱茶的后发酵过程,这种仓储虽可保持茶叶内的芳香物质,也就是所谓香气不走失,但因为缺少空气、湿气,抑制了茶叶后发酵的速度。

  提到普洱茶仓,我们较为熟知的有“港仓”(香港)、“莞仓”(东莞)、“大马仓”(马来西亚)、“干仓”(昆明)等。那“大自然仓”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云南作为普洱茶原产地、加工之地,普洱茶仓储这一关键环节却是短板,没有形成普洱茶原产地的仓储标准,也没有形成仓储规模,因此也就没有普洱茶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有句话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人类”,同样,我认为谁控制了仓储谁就控制了普洱茶的定价权。

  “大自然仓”和地州仓(如下关仓、勐海仓)相比有何优势?

  整体而言,普洱茶的自然发酵过程都可以在云南地区实现,如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地都具备了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的自然环境优势。单从选址来讲,普洱市是建设“大自然仓”的最佳之地,其空气、湿度等环境更有利于普洱茶在后期的自然醇化,西双版纳勐海等地区更适合于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

  在2005—2010年期间,我们在普洱市做了无数次对比观测性实验得出了普洱茶的后发酵最佳条件:人工控制现代仓的最佳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在75-82%,在这个环境下普洱茶的后发酵速度是高快的;而自然仓的最佳温度是15-32℃,相对湿度在50-82%。通过这一实验数据对比得出,自然仓转化的速度要比现代仓的转化速度要慢,但口感更丰富、更饱满。

  在普洱市更适合建设“大自然仓”,其依据是什么?

  其一,普洱茶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健康功效和仓储陈化。普洱茶实现后发酵需要有适当氧气(空气)、水分(湿度)、温度、时间、空间等条件。普洱茶后发酵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作为一个长期仓储普洱茶的仓库我们叫它“普洱仓”,是实现普洱茶后发酵的环境。过去很多茶企,都是以加工型为主的“加工厂”,在自然条件下实现茶叶自然发酵的仓储没一个成规模、成体系。因此,“大自然仓”的建设,将成为云南普洱茶产区首个成规模、成体系的仓储。

  其二,普洱市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中心城区海拔高1302米,年均气温在18.3℃,年降雨量为1530毫米,负氧离子含量在七级以上,相对湿度50-8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于斯,存于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的有益菌同样需要有高质量的空气、适合的温度和湿度等。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无论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普洱茶的后期醇化都离不开仓储这一关键环节,“大自然仓”的建设必将推动普洱茶跨行跨业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