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普洱茶的个个都是专家
2020-12-19 11:38:43热度:148°C
2020-12-19 11:38:43热度:148°C
“吃普洱茶的个个都是专家”
河南驻马店茶叶蛋
一位茶人说得好,“吃茶”在种茶人和卖茶人眼里是靠茶吃饭;在劳工眼里,是消除疲劳;在学者眼里,是据理详论.似乎学者总是与据理详论分不开,如果此说成立,今天的普洱茶的确到处是据理详论的人们,而这也如百姓们戏说的那样:“吃普洱茶的个个都是专家”。还有说在茶界,“教授越来越像商人,商人越来越像教授”,这些听来很有趣,细细一想也有道理,这说明关心热爱普洱茶的人多了。普洱茶的种种留给人们悬念大多,所以到处是据理详论的人们。但论要有理,论要有据,就得去钻研调查,因而普洱茶的学者越来越多,促进了普洱茶经济文化的繁荣。
普洱茶学者多了,茶农茶商等各种与茶有关的老板是高兴的,你们去争论吧,争得越热闹,市场越火热,行情更看涨。这有点像战国时代一样,各种学派,各种治世经典言论的学者纵横天下,扶助各个国君去实践,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国家统一。
茶的学者多了是好事,更说明了茶是有文化的,卖茶与卖菜开小吃馆不同,所以做茶的、卖茶的、买茶的、吃茶的、说茶的、写茶的、凑热闹的都得有文化,因为大家都得懂茶,尤其要懂普洱茶,不仅要搞懂中华茶文化,还得搞懂云南历史和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还要搞懂茶的生产及理化科学,于是对“学者”“专家”们的要求更高了,但这毕竟不容易,于是多数人只能淡淡地说:吃茶,吃茶,吃好茶就行了!吃好茶就懂了!于是大家相约吃茶去,“味酽一杯中。”
教授越来越像商人
茶的学者多了是好事,这样可让教授越来越像商人,不能坐而论道,空说白讲,而商人越来越像教授更好,这样茶才做得好,科学含量高,卖得有文化价值。有文化的茶商茶人多了是好事,虽然茶之为饮是国人的一种生活习俗,茶之为用只是一种饮;虽然吃也罢,喝也罢,还是大众的事。然而品,尤其品名茶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为基础,更需有文化且要有休闲心境。所以作为市场的一种需要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品茗、茶具、茶艺及茶礼等茶事活动,在茶文化越加繁荣的今天,与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也不会相去甚远了。
茶的学者多了是好事,但也有不足,如借普洱之名,搞程式化和虚玄茶文化的炫耀,让大众笑话他们只是一种小圈子内的所谓“高雅清谈”,根本无关百姓生话和茶产业的宗旨。虽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教授可以越来越像商人,商人可以越来越像教授,但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却要提防很多并不认真做研究的“教授”,借普洱“专家”之名去为各种商业活动推波助澜,大肆炒作。还有昔日茶人同好的情趣之事,竞被大量不知是商人还是专家的炒手,套上“茶文化”的光环,借茶以设局,借茶以下套,来表演来宣传。令人忧虑的是,在茶叶市场本就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以这种大量假“茶文化”之名愈演愈烈的廉价表演搞得更加—派混沌。在这种混沌中,到处是有茶就是“普洱茶”,有“普洱茶”即有各种“文化”炒作,既劳民伤财,还把本就有文化的普洱茶搞成假冒伪劣文化。就如某地,曾用数千万元人民币修建茶文化大广场,对一个不大的县城来说,对当地人均年收人仅两千元左右的茶农来说,数千万元人民币意味着什么?不知道这是茶产业链的有效延伸,还是政府与企业在一起搞花架子。茶产业发展到今天,要让农民受益、政府受益、企业受益,不管是做茶的、卖茶的、买茶的、吃茶的、说茶的、写茶的都应在“和、敬、怡、真”的茶道精神上下功夫,在“真”和“好”上下功夫,吃好普洱茶,才会赢得广大消费者和社会的认可,才有云南茶产业的良好发展。 转载:滇濮茶堂的博客
上一篇 : 教您更多普洱茶的喝法
下一篇 : 勐库春尖04年 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