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到底怎么啦

2020-12-18 09:44:09热度:162°C

  普洱茶市场现在出现的混乱,如假冒普洱茶产品,包括年份,充斥市场,使消费者望而生畏,必须加强行业自律,严厉打击伪劣生产和营销。品质不标准,市场不规范,宣传上也有些混乱是需要切实加以解决。使普洱茶市场走向成熟,也就是和谐健康之道。舆论监督是不可少的,让媒体讲话,天不会塌下来。

  这篇论文的一些内容已在书报文摘报社和云南省普洱茶协会联合出版的《普洱茶周刊》总第37期、38期、43期的(中国普洱茶战略联盟论坛)连载,基本内容有三:(一)普洱茶具有恒久的传统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二)普洱茶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三)普洱茶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道。这篇论文已获首届中国普洱茶战略联盟论坛峰会的“普洱茶论文奖(为评出的获奖六篇论文之一,2007年4月15日在西双版纳颁奖)。现加以充实、更新。

  重点是对于2007年以来的“普洱茶市场风波”,进行剖析,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普洱茶健康可持续发展乃当务之急。

  普洱茶久已驰名国内外市场,云南各茶区当时只生产青毛茶属绿茶一类,高温杀青后,揉捻、晒干而成,设厂压制成各种紧压茶以便运销。其中,饼茶外销,沱茶内销,紧茶(心形)边销。按照发展历程,它最初畅销云南、四川、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接着是广州、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法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相继打开了市场。近些年来,内销普洱茶市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等市),销量激增,收藏热升温,普洱茶销售增长速度犹如进入高速公路。从2003年开始,普洱茶的价格,像插上了翅膀,飞得越来越高,今日行家说,10年前的一个普洱茶饼,当时卖6元,这个茶饼现在用100元都买不到。近些年来,从产区(云南)到销区(香港,台湾、珠三角等地区)经营普洱茶致富的数不胜数,昔日廉价茶品普洱茶,如今一跃成为茶商和收藏者眼里的摇钱树,这里仅举一个广州茶商三年挣套大房子的典型实例:10年前就开始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卖茶的郑姓档主,5年前一家5口都挤在一个1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自从2003年普洱茶市“旺”起来后,“他发了”,2005年“豪气”地买下市区17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次性付款140多万元。

  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卖茶叶的2003年前几乎全部骑自行车,2006一辆辆宝马车停在档口,开也不会开多远,多是在茶市场里转悠,可作茶商致富的印证。在利益驱动下,很多人在投入普洱茶,有人说:“要发财,搞普洱”这样,普洱茶店(茶行)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连专营乌龙茶的茶店也兼营普洱茶,2002年度普洱茶只占芳村茶叶市场的15%,而现在几乎是“无店不普洱”。这不仅是把普洱茶作为“镇店之宝”,而且是把普洱茶当成“发财之源”连一些不懂茶的人也“跟风”大量买进普洱茶收藏,一些人眼里,普洱茶已经不再是一种茶品那么简单,把它当做好过存钱入银行收利息,好过买股票,它就像越放越值钱的古董。据悉广东珠三角有数十万吨普洱茶被收藏。

  广东茶叶出口连续三年滑坡,但普洱茶却一枝独秀,据相关统计,广东茶叶出口在2003年达到2.4万吨,已连续三年(2004—2006年)出现大幅下降的局面,2006年茶叶出口仅为1.1万吨,与2003年比,下降超过一半(52.9%).2006年全年广东出口普洱茶量价齐升,出口量达到3479吨,比2005年增长24.3%,出口均价高达4750美元1吨。比2005年大幅上涨48.3%。近年普洱茶市场火爆异常,这股风潮已由广东刮向海外。

  从2005年起,这股普洱茶热潮向国内沿海地区和北方蔓延,像北京、上海、济南、郑州等大城市,普洱茶销量一年增长近10倍①,对于这种传闻中的普洱茶销量增长数字,笔者认为,要加以分析,比如北京、普洱茶在2000年才进入市场,原来的基数就很小,所以增长数字惊人。尽管如此,普洱茶现时在北京市场所占份额也只是5%,小于花茶(65%)、绿茶(20%)、乌龙茶(10%)。从2003年起至今四年来,普洱茶价格突飞猛涨,到广州芳村茶叶市场买普洱茶的人发现,普洱茶价格突然腾飞,2006年云南勐海茶厂出品的普洱茶的价格,由2006年4月份每件净重(约30公斤)2800元~3500元涨到每件1.2万元,2007年4月份再升到1.6万元,涨价5倍左右。即使是这样,很多买主还是买不到货。一些买主已经把原料采购转向云南以外茶区;如贵州、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普洱茶已打破我国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买主市场格局,成为卖主市场格局。

  无论如何,“普洱茶热”热到什么程度,也是可以测到的,最近,有位资深记者夏林(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上网搜索了一下,找到普洱茶有298万网页,而龙井茶只有75万网页,普洱茶是龙井的4倍。他不禁感叹地说:“这在中国是没有出现过的现象,说明普洱茶热到了史无前例的阶段”。普洱茶在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有了近乎神话般的发展,对此,有人赞叹称奇,有人产生怀疑;“疯狂普洱茶还能疯多久?”

  2007年4—5月份,作为全国最大的普洱茶销售地,广州茶叶市场普洱茶价格全线下跌,以06下关甲级沱茶为例(按:06下关甲级沱茶是广州茶商们衡量普洱茶价格的主要标杆)。4月20日前它的价格大约为每公斤400元,“五一”前后十天跌到310元、260元。这次跌价表明是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在起作用,世界上没有只升不跌的市场,以后将形成有涨有跌的格局。

  2007年4月15日早晨,在我参加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之际,原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会长张宝三在与我谈到普洱茶价格猛涨这个话题时,他征询我的意见,当时,在现场的有邹无辉高级农艺师(广州班科名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明确表示:“尽管普洱茶有升价的空间,但应有个节凑,像现在这样的暴涨情况是不正常的。也是普洱茶市场营销不成熟的表现。”4月20日以后的普洱茶市场价格全线下跌,验证了我当时的前瞻性看法。

  2007年以来普洱茶市场大风波,价格大动荡导致2007年4月20日以后的普洱茶市场停滞不前,其原因主要是价值与价格上产生了“爆炒”误区,2007年4月20日以前的价格猛涨,有几个原因:一是春旱减产;近年采摘过度也导致减产;二是少数几家企业趁机爆炒价格;三是少数厂家和买家将普洱茶当作投机工具,恶意炒作,背离了普洱茶作为消费饮品第一属性的实质;虽然,普洱茶还兼有食品、保健品、文化艺术产品、收藏品等属性,但不应主次颠倒,反而异化了普洱。总的来说,是普洱茶市场营销不成熟的表现,也是普洱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普洱茶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升价应似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直升式的升腾。

  今后要加强规范市场、行业自律,加大职能部门的管理力度。稳步发展、锐意进取,全面推进普洱茶产业迈上新台阶。

  一、普洱茶具有恒久的传统魅力,旺盛的生命力

  我认为普洱茶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普洱茶的保健功能和作用机理的不断被发现,普洱茶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可以归纳为普洱茶保健显效的“1、2、3、4”:减肥,不反弹;保护心脏,保护脾胃,不伤胃;降低血压、血脂、胆固醇;抗心血管疾病、抗辐射、抗衰老、抗癌。二是具有独特的品味,尤其是陈香韵,存放适当可增质(值),这是其它茶难以比拟的;三是悠久的普洱茶历史,厚重的普洱茶文化,而茶文化是茶产业的推进器,茶文化可以提升茶产业。

  普洱茶始于商周,有三千年的历史,根据唐代以后历朝历代都有的文字记载,普洱茶的栽培和利用的历史有1700多年,有人概括普洱茶历史的状况为:“普洱茶始于商周,产于西汉,传于三国,商于唐朝,得名明朝,盛于清朝,衰于民国,享誉现代”②

  也有人概括为:“普洱茶出在云南,盛于清府,断在民国,苏于港台”③

  还有人概括为:“普洱茶产于云南,存于香港,藏于台湾”④

  以上概括都有一定的道理。

  人们发现,历千百年沧海桑田,古往今来,历史与普洱茶的起伏波折,数不胜数,总的来看,“普洱茶热”持续升温,历久犹兴。借鉴中国的一句俗语:“路遥知普洱,日久见真功”寓意涵括普洱茶的产、制、销的自然和人工的后发酵,从茶马茶叶末釉t桃形笔洗古道运销到现代营销,普洱茶对人体保健功能、作用机理,从中医药经验论谈,到现代临床实验分析。历经千多年的实践检验。无怪乎日本东西物产株式会社社长板本敬四郎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云南普洱茶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时常饮用,就会感觉到不胜枚举的保健功效,为了全世界更多更广的人们的健康,应该普遍饮用。”

  普洱茶具有恒久的传统魅力,很大的发展空间,可谓:“大智若愚”、“笑傲茶海”!

  普洱茶这个中国最古老的茶种,随着保健功能和作用机理的不断发现,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茶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茶品之一。

  最近,《上海茶叶》2006年第3期发表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营养生物化学研究员阎守和博士:“结缘于速溶茶科学研究”(以下摘引原文)文中与道:“王先生(王泽农教授)是三十年代留学比利时,回国后,从在复旦大学农学系任茶叶生物化学教授开始,一直是中国茶叶生化界的带头人”。“陈先生(陈椽教授)是中国制茶学界的带头人。据说他们分歧的起点是,从茶树上采下来的叶子是死的还是活的开始的。陈先生认为是死的,王先生说没有死。这是一个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学术问题。如果我们承认恩格斯名言:‘新陈代谢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特征’。显然,王先生是正确的”。

  1667年荷兰人列文霍克首先发明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揭开了微生物的秘密。后来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发酵原理,认识到发酵是由微生物的活动代谢引起的。再稍后证实其还与酶有关。

  但是,1959年前苏联的生物学家杰姆斯在《植物的呼吸作用》一书中说到茶叶发酵时总是用上引号称为“发酵”,他认为鲜叶的红变是一个有氧的自体分解。陈椽教授同意这种说法,并认为红茶发酵并非发酵,那只不过是一种渥红工艺。⑤

  王泽农教授在探讨红茶发酵机制时指出:“发酵是无氧的呼吸,发酵和无氧的呼吸都是无氧的生物氧化,它们在生物体内是密切联系着。而且,这种生物氧化也可以在有氧状态下进行”。

  王泽农教授对于红茶发酵机制的研究,不仅围绕在多酚类物质的变化,而且也强调糖类变化的作用,诸如糖酵解所产生的芳香物质的化学作用。

  张天福教授于1983年所发表的“关于提高乌龙茶品质的建议”中指出:‘必须要应用生物化学的研究手段来解开做青过程中茶叶香味形成之谜’。

  王泽农、张天福教授有关红茶和乌龙茶发酵的基本论点,对提高茶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对普洱茶后发酵具有启示性的基础理论。

  近些年来,许多茶叶科技工作者进行的有关普洱茶的研究实验印证了普洱茶的后发酵,主要就是以微生物参与的酶性氧化作用并使之产生色、香、味、和普洱茶的陈韵,以及对人体的保健功效。普洱茶强大的文化穿透力和保健功能及作用机理的不断发现,使普洱茶具备了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强大的竞争力。

  二、普洱茶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优势

  有人说:“普洱茶热”是从香港,台湾市场炒作起来的,我认为:市场炒作是客观存在,“普洱茶热”升温更是难免出现炒作,普洱茶的炒作,表现在诸如对普洱茶的年份作夸张宣传,尤其是价格上的炒作是存在的,2007年以来,随着价格的大涨,炒作之风更甚,价格炒作过甚或曰“爆炒”、“恶炒”给普洱茶带来的是祸,不是福,无论如何,从市场竞争的理念来说,商品的“比较优势”是竞争取胜的重要因素,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可以揭示问题的答案,光靠人为炒作是站不稳的,普洱茶的“比较优势”是进行公开、正当竞争取胜的根本因素,我认为普洱茶有以下四个比较优势:

  (一)保健优势

  我在“论茶在当代饮料中的地位及大趋势——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⒁曾经就从古到今全球人类对食品饮料的需求变化过程进行索引,归纳为五个时期,即:1、总热量提高时期;2、引进嗜好因素时期;3、重视营养时期;4、嗜好盛行时期;5、谋求健康时期;从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今,是进入谋求健康时期,(14)是人们在谋求健康的前提下,讲究品味口感,因为,茶虽有多种药用功能,毕竟是茶,不是药。

  保健是茶与其它饮料竞争的最大优势,普洱茶在防癌、抗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功效明显,而在减肥、润肤,美容方面的作用更显著。中外医药卫生院校对此有很多试验实证,近年日本两公司研究人员对具有抑制脂肪吸收效果的中国茶:普洱茶、茉莉花茶、乌龙茶、混合茶的粉末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国普洱茶,乌龙茶,绿茶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减肥后的体重反弹,而普洱茶抑制人体减肥后的反弹更显著。普洱茶和胃不伤胃,也是大受消费者欢迎的。

  近来,有人认为:“对普洱茶的保健养生功能是一些专家、媒体吹出来的”,须知广大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赞赏,这种口碑是来自其切身体验,就是明显被人体验到的保健功效,他们不是苯人,不会盲目跟风的。我们相信消费者是绝对有能力辨别普洱茶保健作用的是与否事实胜于雄辩,普洱茶在国内外大量消费几十年来,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是安全的显效的,从未有过普洱茶造成危害之案例。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证实:普洱茶对人体健康有大益而无害!其中对普洱茶过分渲染,说得神乎其神者有之,但毕竟是少数。

  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毕竟是一种辅助功效,普洱茶也不例外,茶不是能治百病的万灵药,不应把它说得神乎其神,普洱茶确实有其独特的保健功效,对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宣讲。

  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已经古今中外作了充分验证:在古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详细记载了:“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括肠通泄”这一功效。

  在现代,关于普洱茶的保健功能和机理的好多方面,都有中国大陆,台湾,法国,日本等研究单位和专家予以论证,在此兹不赘述。谨举新近几个实例来谈谈:

  台湾大学医学院林仁混教授在研究中发现,茶多酚可以抑制人体脂肪酸合成酶(FAS)的形成,继而抑制人体肥胖和肿瘤的产生。该项成果在《自然》(Nature)旗下的《药理基因体学刊》2003年10月22日刊出,加上近年日本两公司试验结果显示;普洱茶在对比的三种试验茶(乌龙茶、混合茶、茉莉花茶)中,减肥效果最好,普洱茶减肥不反弹,日本两大公司(朝日啤酒、朝日饮料)经多年研究发现普洱茶维持减肥效果非常明显,各种老鼠的食物分别加入普洱茶、茉莉花茶、乌龙茶和混合茶4种茶叶的粉末,11天后喂食茉莉花茶粉出现增长外,喂食鸟龙茶、混合茶的老鼠体重基本没有增加,而喂食普洱茶末的老鼠,体重下降非常明显。(摘自书报文摘2007年总第63期)可以认为:普洱茶减肥瘦身的结论获得了国际级科学界的认可。

  来自巴黎圣东尼医学系,爱米尔卡罗比医师的数据则报告凡饮用普洱茶的40%以上的病例,有不同程度体重减轻,年龄在40岁至50岁的病例效果更加显著、明显。对于降低人体所含类脂化合物效果好的占30%、效果中等的33%。对降低人体所含的三酸甘油脂、胆固醇、血尿酸等等都有不同程度作用及改善、节制胆固醇的奇效。

  普洱茶降脂效果是很显著的,近据西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刘勤晋教授为首的试验组试验结果证明,普洱茶对高脂饮食模型小鼠的血清甘油三酯(TG)下降了50%,血清胆固醇下降了26.43%……表明普洱茶确能降低高血脂症动物模型的血脂水平。

  有人对普洱茶的安神作用,“饮用后,不影响睡眠”将信将疑,其实人工后发酵的普洱茶,咖啡因在后发酵过程中出现分解,并和茶多酚类物质产生络合反应,降低了咖啡因对人体脑神经的刺激作用。因此,“饮用普洱茶,不影响睡眼”是可信的。

  广州市工商局最近2007年7月对12个茶叶批发市场,9个商场、超市,2个个体经营户销售的茶叶进行质量检测,发现26款农药残留量超标和6款含铅量超标,其中普洱茶无一款超标,显示普洱茶作为卫生、健康和茶饮品,更经受住了日趋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运行标准检验。

  (二)品味优势

  云南对普洱茶产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普洱茶的优越性,一是品种特殊,它是大叶种,乔木型。特别影响口味的水浸出物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高,根据许多科学试验,茶叶的水浸出物,多酚类含量与茶叶品质是正相关,云南普洱茶水浸出物含量之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高达41.46%。⒂二是工艺特殊保留了最传统的制作工艺——晒青,利用太阳的自然光,晒青原料鲜叶的杀青温度掌握在1300C左右,炒青原料的高温炒杀(杀青)锅温则高达200℃。烘青原料的杀青温度与炒青基本相同,相比之下,晒青温度低,多酚类化合物及氨基酸等香味物质保存较完整。通过自然或人工后发酵分解了生普中的苦涩味及对人体肠胃有刺激性的物质,普洱茶是有生命的、活的、品味独特的茶品。

  爱饮茶,享年88岁,写茶诗最多的,中国历代皇帝中最长寿的乾隆皇帝,在他的250多首茶诗中,其中有一首写到了普洱茶,在这首题名为《烹雪》的七律古体诗,200句、140字中,有两句是集中评价普洱茶的,这两句是:“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夸雀舌”,我在此引述、参考、解释,黄桂枢和钱时霖二位先生分别对乾隆皇帝这首茶诗的考证,注评,(详见昆明《民族茶文化》2007年第1期第37-41页)如下:

  “普洱”:当指普洱贡茶。

  “刚坚”:不仅指紧压制成的普洱团茶,而且喻普洱茶性之独特。

  “清标”:指普洱贡茶的风采,即色、香、味、形的最佳状态,形容普洱贡茶的俊逸风采。

  “雀舌”:指芽叶细嫩,形状如雀之舌,就是以细嫩芽叶制成之茶。

  由此,这两句诗可解读为:独有普洱茶的色、香、味、茶性独特,普洱茶俊逸的风采,都未足以来夸雀舌般的嫩芽茶。“独有普洱号刚坚”是这首茶诗中对普洱茶赞语的高度概括,可对此作合乎情理、逻辑的引伸:即普洱茶的醇厚、滑润、回甘和强劲、持久的气感获得乾隆皇帝的极高评价。乾隆皇帝不仅爱饮茶,而且对茶道、茶艺有精深研究。

  现代人,随着普洱茶的“内涵丰富,保健显著,宜于存贮”的特色被发现,普洱茶的消费群体大为增加。

  普洱茶滋味醇厚回甘,又不过甜,有某种香槟酒的气味,又无酒的刺激性,具有特殊的陈香;而且陈香丰富,如持久的兰花香、果香等香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文化优势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普洱茶种是世界茶树原种。

  1753年世界植物分类学家瑞典的林奈(Linnaeus)在世界第一部《植物志》里,将茶叶学名定为:THESINEINSTHEA即拉丁文“SINA”(中国)的简称,“THEA”即厦门、潮汕的语音“Tea”。

  但自1823年,英军官勃鲁士(R.Bruce)在印度发现野生茶树后,从此发生了“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争”达100多年,有的植物学家把阿萨姆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

  世界顶尖级的山茶科植物分类学家广州中山大学的张宏达教授对此就作了深入实地考察研究,严密论证分析,以理性和实证,断定印度阿萨姆种茶树源自云南西南部,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印证了当代茶圣吴觉农教授为代表的国内外茶业专家的“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论说,对今后弘扬普洱茶文化,提升茶产业有重大作用。

  而普洱茶的产制运销乃至人文社会的文化,这种存在了千百年的普洱茶厚重的,精彩、纷呈的普洱茶文化,有许多的提升空间。

  (四)时尚优势

  普洱茶很能抓住人们“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饮食时尚心理,普洱茶是“内涵丰富、保健显著、利于存贮”。普洱茶是“利口福、保健的、安全的时尚饮品”。但要提高人们的理性认识。

  所谓的“普洱茶越陈越香”是来自不完整的经验,欠缺科学的感性认知。笼统地说:普洱茶“越陈越香”是不正确的。如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研究员在2007年普洱茶市场峰会(2007.4.30云南临沧)指出:“有的普洱茶就不需要继续存放,普洱茶究竟要存放多久达到品质的高峰,是有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越陈价值越高”,相对来说,还是可以认同的,这已成为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说法,其实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是有条件的。普洱成茶的贮存要在干燥、通风、避光、透气、温度湿度适宜、没有异味的环境里,离开这些条件来谈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没有保质期的、可以喝的‘古董’,是不切实际的。构成普洱茶的陈香(韵)的基质在于云南大叶种品系的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酯多糖,尤其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EGCG)含量丰富,给多萜类,可溶糖等陈香主要组分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时间越久其陈香(韵)总量大大减少,组分则增加。⒃我收藏18年、28年的自然后发酵普洱饼茶口感醇厚,甘和,但前者(18年)更醇厚,后者(28年)更甘和。现在社会上普洱茶“收藏热”升温,殊不知如果贮藏弄得不好,过了几年,十几年后干看可能未发现品质问题,冲泡后有可能是“竹篮提水一场空”。据原中国茶叶产销企业集团董事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于观亭高级工程师在交谈中说及北京故宫博物馆所收藏的几个近百年的普洱茶茶饼,经他察看冲泡,其中只有个别普洱茶仍有点茶味,可见把普洱茶“越陈越香”绝对化是不妥的,我们应该正确引导消费者。我还认为,北方天气寒冷干燥居多,温湿度等适宜普洱茶贮存的环境条件不及南方暖带地区,后者陈化较快,对普洱茶生化的利好转化也较多,相对之下,更为“利于存贮”。

  三、普洱茶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之道

  普洱茶上述的四个比较优势是建立在普洱茶对人体的健康、安全、可靠的基础上。由国家农业部牵头,原西南农业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和第三军医大学积极参与,于2001年至2003年的两年中从市场和云南三大茶厂中收集近100份普洱茶原料及产品样本进行普洱茶微生物和安全性的研究。共同结果表明,除个别普洱茶原料(晒青毛茶)大肠菌群超过国家卫生部有关标准以外,所有普洱茶的各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饮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品牌普洱茶是安全可靠的“放心茶”。这也是普洱茶可作为和谐健康饮品的前提和基础。

  (一)要恰当理解普洱茶的“宝”、“利”二字

  综上所述,普洱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发展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港澳同胞誉称普洱茶为“宝利茶”(普洱茶粤语谐音)主要是从养生角度而言,结合当今现实,我认为“宝”字可寓意为“国饮之宝”,“利”字可解读为“大有利益”。云南普洱茶堪为:“国饮之宝,大益天下”。这八个字可作为对云南普洱茶的一种概括。

  从市场竞争角度讲,“人有我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中“人有我有”是没有多大力量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具竞争力,而云南普洱茶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对此已在上面表明,兹不赘述;普洱茶的“大有利益”不仅对消费者的饮用获益非浅,对茶企业经营获利非浅,因而生产者茶农也获益,希望增产增收,而且因此保健作用显著而值得推广。

  按照市场经济法则,价格应该体现价值,然而长期以来,以普洱茶为云南省主体茶类(作者按:云南普洱茶约占云南所有茶总产量的70%)的茶叶经济效益低,至2003年,云南全省茶叶总产值仅9.6亿元人民币,每公斤茶叶平均单价不到11元钱,名列全国各主产茶省的第十位。⒄显然,2003年以前,普洱茶价格偏离价值,体现在市场售价太低廉,茶贱也伤农,据悉,云南普洱茶主产区西双版纳、思茅和临沧等地2005年的茶叶收购价格同比上涨了3倍,晒青茶常年一级每公斤15元左右,2005年最高卖到45元,二级晒青茶从原来的每公斤10元至12元,提到30元左右,普洱茶原料著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乔木毛青春茶,最好品质的卖到了每公斤300元左右。由于人们越来越尝识普洱茶的保健功能和品质特色,以及陈香,价值增高的效应,使普洱茶的饮用热和收藏热交叉升温。据介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普洱茶的价格在台湾地区已被炒到了每公斤上千元(折人民币)而中国大陆却只有几十元。九十年代末期台湾以高价购进香港收藏的普洱古茶。无怪乎云南思茅古普洱茶业有限公司“宫廷普洱茶王”在2002年广州茶博览交易会优质茶评比大赛中,以16万元/100克的天价夺得了拍卖冠军。⒅2006年1月21日首届广州茶叶购物节拍卖会上,100克普洱茶拍出30万元,这个“茶王”是产自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云南勐海勐景老茶散茶。这个价格相当于黄金市价的20倍。买主只说了一句话:“普洱喝口味,更喝历史”。所以,从2003年起,普洱茶价格腾飞,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它是由上述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从2003年起普洱茶的价格,出现“腾飞”以致使消费者对普洱茶产生神秘感,这里是有市场炒作的因素,考量普洱茶价格腾飞原因,大致上有普洱茶饮用热、收藏热,市场炒作三项因素,有人认为:因珠三角有数十万吨普洱茶被“雪藏”,一旦“跟风”炒家同时抛售市场有“崩盘”危险。⒆从宏观来说,普洱茶产销须加强管理,市场价格须适当调控,以利普洱茶可持续健康发展。据悉,2004年广州、香港、台湾炒家曾联手炒作普洱茶,当时茶饼从每片180元炒到250元人民币,但不到一年,又回跌到100元,不少茶商亏了本。2005年起普洱茶市价又向上浮动。2006年至2007年4月价格猛涨3-5倍,2007年4月20日后全面回落,从2007年4月20日至7月上旬,下关沱茶从每公斤400多元钱跌到180元;大益品牌某些批号从每件(净重30公斤)21000元跌到12000-11000元,当前的跌幅已让一些买家损失,做生意有赚有亏,乃属常理。现阶段普洱市场进入了调整期,市场价格有涨有落乃属正常。

  由于近年来尤其是2007年以来,普洱茶市场行情并不稳定,人们在“普洱茶热”中逐渐增长了认识,前些时那种认为“炒普洱茶好过炒股票”的经验之谈也非“金科玉律”,一些有经验的经营者、行家对普洱茶也有了风险投资的意识,而且逐渐对收藏普洱茶纳入一种长期和理性的行为。

  茶业是云南衣食万户的产业,涉及108个县,涉茶人口1000多万,占云南人口的1/4;贯穿于第一、二、三、产业,与烟、药、花并为特色支柱产业,普洱茶产值约占云南茶业产值的80%上下,普洱茶产业发展关系到云南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⒇据云南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云南茶叶产生13.8万吨,其中有9万吨用来加工普洱茶,普洱茶增长幅度达到30%。

  以云南普洱茶主产区之一,普洱市为例,256万人口,有超过100万人是贫困人口,而在2005年普洱市的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38元,其中有106元(77%)来自茶叶。(21)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5月13日视察了云南(思茅)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有机茶基地,这个云南省最大的茶叶生产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拥有四万亩茶叶基地,主打产品就是普洱茶,已经解决了5000多户21550贫困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总书记对此十分满意。(22)2006年全省500多万茶农纯收入达24.4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为407元,比2005年增加124元,茶农纯收入增幅20%以上。千百年来,云南的晒青毛茶都是日晒干燥,多为分散加工经营。正是这种传统的手工制作,为普洱茶保留了日晒所带来的生化利好效应,高原大自然清纯的氧气,其缓慢的后发酵、干燥过程,从时空上体现了普洱茶的独特价值。而且,这种看似落后的生产劳动方式,对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民就业脱贫致富的作用是相得益彰的。因此,普洱茶业兴衰悠关云南经济发展。而且从全国来看,普洱茶高中低级茶都易销出,不像其它茶类低级茶出路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普洱茶生产随着经济收益的增加,在生产、制作设备和工艺技术已逐步走向现代化,这是可喜的。

  (二)要客观,正确认识“什么是普洱茶”

  现时很多文章讲到“什么是普洱茶”对普洱茶的概念和定义各抒已见,见仁见智,可是,人们至今对此很难统一,甚至产生混淆不清的感觉。

  我赞同应从:“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着眼未来”的观点来统一“什么是普洱茶”的认识。

  我也赞同从中国原来的茶叶分类:“红、绿、青、黄、黑、白”六大茶类中将普洱茶单列。因为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特别是普洱茶的人工加速后发酵(加速陈化技术)出现50多年来,原有的六大茶类划分,不断受到质疑。(23)从加工工艺和成品品质特征来看,普洱茶与黑茶并不相同。况且黑茶属基本茶类,普洱茶既属基本茶类(自然后发酵)又属再加工茶类(人工加速陈化)(24)。从市场经济发展来看,将普洱茶单列,是有利无弊。

  普洱茶如果作为一个单列大茶类,就不宜将普洱茶局限于云南普洱茶,其实,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若干省(区)已经打破了普洱只能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的传统界限,如上所述的广东制作普洱茶的成功实例,而且率先研制人工后发酵制法,缩短了生产周期,扩大了普洱茶销路,提高了经济效益。事实上普洱茶已经不存在地域界限,在云南产区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普洱茶“办理普洱茶原产地证明商标”以防止非云南省产的普洱茶原料,冒充“云南普洱茶”是符合“保护原产地”的方针,而广东普洱茶的原产地就在广东,也做出了优质、适销对路的普洱茶,有人却要“办理普洱茶原产地证明商标”这是不客观不正确的。

  当然,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因为普洱茶(传统的自然后发酵普洱茶)来源地是云南,而且云南有适制普洱茶的好原料和宜普洱茶产制的环境,所产普洱茶质优,适销,这已为国内外市场普遍认同。如上所述,广东省也创制了加速陈化的优质、适销对路的普洱茶。因为普洱茶的独特品质并非全由原料所决定,还要按照独特的加工工艺。

  不论什么省(区)所产普洱茶应具备:外形(散茶)条索肥壮,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正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的基本特征。坚压茶外形:端正、平滑、厚薄匀称,面茶分布均匀,里茶(包心茶)不外露。

  现时,对什么是普洱茶在认识上存在的分歧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只有“熟普”才是普洱茶,自然陈化的“生普”因为没有经过后发酵,就不能叫普洱茶,应该说,自然陈化的生普(称“生饼”或“青饼”)也是普洱茶,况且这种生普产销量占普洱茶的大多数。一部分人主张真正的好普洱茶应该是以云南的乔木茶青,采晒青工序制作,且不能以润水渥堆方式加以促陈,而是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氧化(后发酵)如此才是真正的普洱茶。(25)毕竟,要一种普洱茶产品制成后先摆个十年,几十年再上市,从大宗产品贸易成交来说,是有违市场流通的理念。但因为“普洱茶越陈越香,越增值”的利益驱使促成一些人乐于购进收藏。这是买主市场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要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做好产品适销对路,互惠双赢。从根本上说,我们要正确引导顾客,不要以所谓的“越陈越香”来误导顾客。

  关于普洱茶的属性,我认为主要属性或称第一属性是饮品,也兼有保健食品、收藏品、文化产品、工艺产品等属性。所以,普洱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盛世兴收藏。在经济社会里,有小众的人们从爱好开始可能有加上利益驱动,进行风险投资,花数百万元去买一个普洱茶饼,一株兰花已有鲜见的先例,这在其它茶类是极为罕见的,普洱茶的收藏价值,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将是大于其他茶的。

  (三)要在执行优质,安全,清洁化生产的前提下,改进创新加工工艺

  现在国内外消费者都适应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在“民以食为天”还加上一个要求就是“食以安为先”。况且欧盟,日本都以对茶叶进口苛刻规定作为“贸易技术毕垒”或“绿色毕垒”来限制我茶进口,普洱茶生产一定要做到优质、安全、清洁化生产,有条件的要大力发展无公害自然茶、有机茶。

  普洱茶有了人工加速后发酵(润水,渥堆制作)以来,通用发酵方式是堆在地板上发酵,存在着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如加工环境和卫生条件等)。要研究改进,创新加工工艺,让普洱茶发酵,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程控化管理。

  普洱茶的深加工可延长普洱茶的产业商品链,提高附加值,如研制普洱茶袋泡茶,速溶茶,茶水饮料,不仅有紧迫性,而且大有可行性。

  (四)要整合产业,规范市场

  要随着“普洱茶热”的升温,生产普洱茶的企业,厂家,迅猛发展,就云南省来看,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5000家,品牌多达1000多个,品牌很杂,较为知名的品牌有大益、中茶、六大茶山、龙生、松鹤、龙润、王霞、大渡岗、博友、凤牌、马锅头、吉辛、龙圆号、勐库等十多种品牌,其它小的品牌是不计其数,但叫得响的品牌不多。普洱茶产业不要多而散,要少而精,有效利用资源,整合产业,做强做大。

  从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市场存在“炒作”、“泡沫”现象属于常见的,但是,近几年来,普洱茶存在着过份炒作、过多泡沫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趁早着手解决,将给普洱茶带来是祸不是福。但是,有人将普洱茶的热炒与荷兰郁金香事件这类的历史案例相比喻(27),我认为这并不恰当,须知普洱茶的“内涵丰富,保健显著,宜于存贮”是历经千多年的实践检验,远非郁金香所能及,而且普洱茶拍卖出的天价100克30万元人民币不能与船主以3000个金币(约合现在3万到5万美元)的高价从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购得的一朵郁金香球茎相比拟,拍卖价不等于市场交易价,拍卖价主要是宣传广告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脉搏和征兆。但不同于市场购得价,2007年4月,据中国食品商务网公布,每公斤铁观音的所属价格为150元~200元,碧螺春为100元~800元,乌龙茶为50元~200元,普洱茶为50~150元。可从普洱茶的价格风暴得到警示。无论如何,投资品在疯狂暴涨之后必有暴跌,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改变的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普洱茶也概莫能例外,从2007年4月20日起普洱茶从之前的暴涨到之后的暴跌,导致广东市场上的云南普洱茶市场风波。(28),但是经过这样的价格大动荡,去除了普洱茶一些的价格泡沫,市势已趋于平稳,普洱茶前景仍然看好。

  普洱茶不会崩盘,因为普洱茶有三大(优势)因素和“一大支柱”,三大因素是:内涵丰富、保健显著、宜于存贮。“一大支柱”是悠久的茶历史和厚重的茶文化底蕴,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商品。崩盘的商品多是没有悠久历史,其功效和品味特色也经不起实践检验的昙花一现的物品。

  市场存在着“无形的手”,普洱茶也不例外,政府对它不能过份干预,但不等于说可以放任自流,忽视或放纵了对它的管理,就可能带来危害,我们应认真吸取2007年普洱茶风波的教训。

  在这方面,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2005年春天,广州一家时报登了“猪圈里发酵普洱茶”的报导文章,一些报纸和网络也跟风登载,无异给普洱茶抹黑,当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普洱茶的销售,经有关单位、组织实地调查,并经相关新闻机构证实是虚假报导,但已造成普洱茶业不小的损失。2007年6月16日,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频道)在“经济半小时”栏目推出了“普洱茶泡沫破了”的报导,随着国内许多媒体对此的跟风报导,对普洱茶产业产生了严重冲击,央视二套的这一报导所涉及的实际上是普洱茶产业的几个炒家和泡沫,从价格与价值回归来说,普洱茶涨价并非泡沫,央视二套的这一报导,未免是以偏概全,流于轻率,对云南普洱茶业造成了坏的影响,在客观上打击了兴旺发展的普洱茶产业。作为媒体,不应只看重新闻自由,而忽视责任感,不要为了追求出色的新闻、轰动效应,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造成危害。

  资深记者夏林(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表达了心声,他说:“作为媒体,我觉得在普洱茶的相关报导中应正确引导。普洱茶能不能在历史长河中长久地留下它的辉煌。要看它自己,不在炒作。……新闻工作者要保持应有的理性和冷静,对普洱茶科学地开发和保护方面的报导要升温,对普洱茶不切实际的报导要降温。”

  (五)要打造中国普洱茶响当当的世界品牌,再创新的辉煌

  名牌是中国茶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推进器,我国已加入世贸五年,“入世后”的竞争,不仅是质量的竞争,价格的竞争,服务的竞争,更主要是一种品牌的竞争,是一种文化的竞争,是一种智慧的竞争。品牌价值的核心要看广大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忠诚度又体现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

  普洱茶已经不是单纯一个品牌,而是人们熟知的一个茶类,它涉及到不仅云南省而且是国内若干生产企业的根本利益。

  普洱茶在国内外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普洱茶原料品种及其适制性(云南大叶种、晒青原生茶为正宗)固然很重要,但单靠云南的原料茶和成品茶还不够,原料茶的多渠道、多样化,有时还需要将各地原料茶适当拼配加工,使普洱茶花色品种丰富多彩。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可加大国茶发展。

  种种迹象显示:北京、上海、济南等市是普洱茶内销市场潜在的“推手”,而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法国、瑞典等国是普洱茶外销市场潜在的“推手”。例如:日本东西物产株式会社社长板本敬力郎在上述一篇文章中对普洱茶的高度评价影响很大,不仅在日本。日本野节夫和增山一郎合著的《功效奇异的普洱茶》一书更在日本掀起了普洱茶热。在法国甚至有这样的说法:“你要外形美吗?那就得饮普洱沱茶”有人借法国人热爱红酒来推介普洱茶:“红酒是存得越久越醇香,普洱茶也是这个道理”。以这个理念,教法国消费者认识普洱茶。意大利人JeffMiller(米乐),星巴克咖啡餐饮南、西南中国区区域运营总监。在他心目中,咖啡和茶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同样热爱普洱茶的他,觉得对咖啡和茶的品味,是相通、共融的。“很多人说西方人爱咖啡,中国人爱喝茶,但实际上,我的母亲就是一个很爱茶的人,甚至喝茶的时候比喝咖啡更多,我自己也很喜欢中国茶,各种茶都喜欢。茶和咖啡代表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其实我对茶的喜好和对咖啡的喜好有差共通之处,在众多的中国茶之中,我更喜欢普洱,最近我都在买一些陈年的普洱。这与我选择咖啡的品味很像,我最喜欢的印尼苏拉威西(Svlawesi)咖啡也是属于浓郁型的,和普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29)现在国外的消费者对普洱茶产生的兴趣越来越浓,开拓国外市场的前景很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普洱茶不仅属于云南的,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据悉,2007年2月,云南龙生绿色产业有限公司以10万亩普洱茶资源,获得了国内及海外知名风险资本巨鳄的注资,完成了资本市场与产业市场的对接。其中,国际知名投资集团——美国兰馨亚洲投资和国内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深圳创新投资作为主要风险投资公司——深圳创新投资作为主要风险投资股东,其首期风险投资资金5500万元已正式注入龙生公司。国际风险资本的注资为龙生公司整合普洱茶产业、振兴中国普洱茶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美国兰馨亚洲投资的总经理郭德洪和中国最大的风险投资公司——深圳创新投资的总裁李万寿。风险资本表示对于普洱茶产业的高度关注,并表示资本对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0)

  2007年7月在云南昆明交易会(简称“昆交会”)的签约现场,云南临沧的普洱茶产业受到台资和港资青睐,4878万美元的投资,将帮助云南省临沧普洱茶产业实现区域规模化,并有效提升农户收入。(31)

  在我国各类茶中,中国普洱茶是与世界名牌“立顿”(LIPTON)红茶竞争取胜的强劲茶品之一,但是现在为止,中国普洱茶的品牌很薄弱,没有响当当的名牌及品牌差异,极易造成行业内鱼龙混杂,广大购买者莫衷一是,就难以将普洱茶做强做大,可持续发展。但切忌急功近利,要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普洱茶品种和品牌的个体性很强,在打造内销和侨销市场的品牌时应兼顾这个特点,而在打造普洱茶的世界名牌时,应着眼于品牌的群体性,少而精、商品链完整、附加值高的普洱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系列。以利与立顿茶、可口可乐竞争取胜。对于打造和提升中国茶品牌,我另有专论,兹不赘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