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生熟之辨

2020-12-17 11:03:15热度:137°C

如果要对普洱茶的真伪、好坏、新陈、香味、时序、品性有较高的认识,就必须培养自己对普洱茶的“情感和热爱”,并躬身实践,以便修炼成出色的普洱茶人。这时候,你就会达到一种境界。否则,只靠别人的清谈和书本的阐述,是不能很好地领悟普洱茶的精髓的。

要亲自去寻访古老的大叶种茶树,同少数民族姑娘一同在大茶树上采摘茶叶,闻一闻茶叶的自然清香;同老人们喝一喝幽香的陈年普洱茶,听一听他们述说马帮运茶进贡的故事。还应该亲自去储存那些普洱“青饼”:三年的、五年的、十年的、二十年的、三十年的……去品尝这不同年代的茶吧!欲悟得普洱茶之真谛,必须靠自己的身体力行,靠不断地用时间来打造经验。那么,普洱茶和人和心和识终究会浑然一体。

普洱茶之辨首先要明了产地。普洱茶以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即澜沧江中下游地段生长的乔木型大叶茶为主,特别以勐海、镇沅、景迈、易武、景东、景谷、布朗山之茶为优。如果有了好的原料,再经很好加工过的普洱茶,就基本上没有存放不当的问题,一般来讲都会是不错的茶。然后可进一步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考察茶叶的质地,通过它的色泽、香气、味道、形态来掌握茶叶质量的优次。此时就要调动眼、鼻、嘴、手来进行鉴别和审美。

唐代茶道大师陆羽曾赞叹:苍天生育万物,都有它的奥妙,人类所做的不过涉及一点浮浅的皮毛。人们借以庇护自己的场所是房屋,房屋可以建造得很好;穿的是衣服,衣服可以做得很精美;充饥的是饮食,饭与酒的味道可以美极了。而茶却有九种难处:一是采造,二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用火,五是用水,六是炙烤,七是碾末,八是煎煮,九是饮用。阴天采摘,晚上烘烤,还不能算会制作茶的;用口尝味道,用鼻嗅香气,还不能算会鉴别茶;有膻味的锅炉,有腥气的瓦盆不能用作煮茶、饮茶的器具;有油脂的柴和烤过肉的炭,不能用来烘茶、煮茶;急流的水和淤积的水,不能用来煮茶;茶烤得外面熟而里面生,不能算是烤好了的茶;碧绿色的茶茶叶枕头的功效叶细粉和淡青色的茶叶尘灰混在一起,算不得是茶末;煮茶时操作不熟练,仓促地搅动茶汤,不能算会煮茶;只是夏天喝茶而冬天不喝,不能算懂得饮茶。

茶之辨是要有一定悟性的,非一日之功。它囊括了茶道、茶艺、茶用的方方面面。

【生熟之辨】

鲜活是从生茶青饼得来,普洱茶是否鲜活,首先要看是否是以生茶方式制作。在1970年以前的普洱茶的制作,都是以生茶工序制作,将采来的茶菁经过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型再加以干燥,这些制造工序完成后,叫青饼。由生茶制作工序所生产的普洱茶,才能保持鲜活之色。有了鲜活,就可从香气、汤色、叶底来辨生熟。

普洱熟茶因为经过渥堆,会产生一股“熟味”。一般只有10年陈期以内的干仓熟茶(按传统说法,未曾霉变过的茶品为干仓茶),可以从熟茶表面闻到一股熟茶味。经过10年、20年左右,茶表面那股熟茶味已经消失,则可从茶汤中感觉出熟味香。1973年间由紧茶的材料改做成的第一批熟砖茶,称之为“73厚砖茶”,至今已三十多年了,无论从茶或茶汤来品味,都已没有熟味的感觉,有的是一股陈香。陈香不同于一般熟味,是经过长期干仓陈化而转变过来的最好的熟茶茶香。熟茶味、熟味和陈香是最直接而有效分辨生茶和熟茶的方法之一。

干仓的普洱生茶茶汤是栗红色,即使陈年的生茶,比如已经有八九十年历史的“龙马”牌“同庆”老号的普洱茶,它的茶汤颜色只略比50年的“红印”普洱圆茶的茶汤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汤颜色是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

干仓的普洱生茶叶底呈现栗色至深栗色,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鲜活感。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如果是发酵比较重的,会有明显的炭化,像被烈火烧烤过一般。有的茶有些较老的叶子,叶面破裂,叶脉一根根分离开,有如将干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烂的样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制作工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跟只是轻度发酵渥堆过的熟茶是一样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