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南诏大理境内的晒青加工方式

2020-12-17 10:48:08热度:125°C

  之前有茶友跟我讨论过晒青、烘青、炒青、滇青、滇绿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一些台湾和大陆茶人的梳理,对这些方式做出了区分,这对普洱茶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历史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按照理论来走的,也不能用后来的划分套之前的历史,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先不讨论,接着说前面的话题。

  明清时期关于普洱茶的记载就比较多了,普洱茶也第一次成为贡茶“瑞贡天朝”。这和满清贵族的生活习惯和品味有关,更主要的而是,普洱茶超出同侪的口感和功效收到了认可。普洱茶也成为了清代数量最大的贡茶,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身份的象征,能喝普洱茶的,一般都是皇室或接受皇帝赏赐的大臣。这方面可说的故事就多了,微信篇幅有限,我们还是回到题目:“你所不知道的普洱茶”,来借两个小问题开阔一下大家的思路。

  普洱茶产地范围很广,为什么是叫“普洱”茶,而不是其他产地名称?这个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因为六大茶山北上要在普洱集散,有的说是行政设置的原因,也有的说和磨黑的盐矿有关,因为在过去交易盐的地方往往是商贸的中心,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不过我们也可以换个思路,看一看今日普洱茶的产区,如果选定一个比较大的地方来代表这种茶的产地,你可能还是会选普洱,因为它位于大的普洱茶产区交通的中心。

  普洱困鹿山古树

  这个观点并非臆想,我们来看一条史料。《滇云历年志》(清倪蜕)记载“茶山之于思茅,自数十里至千余里不止。”也就是说,当时整个普洱茶的产区,以思茅为中心,从附近几十里到千里之外都有分布,这是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文中接着介绍了远近不同的茶农虽然辛苦方式不同,但都无法避免被盘剥的结果。过去由于有些人对普洱茶产地概念比较模糊,而仅仅听说过六大茶山,甚至认为普洱本地不产茶,只是六大茶山北上的集散地,这都是误解。今天我们在思茅、宁洱附近看到的大量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是普洱产茶最直接的证明。

  茗寿堂一直在推广大普洱茶区的概念,希望通过提升大家的品鉴能力,来重新梳理普洱茶的茶山地理。茶终究要入口来评判,重质不重名才是走出炒作乱局的根本途径。这既是符合历史,也是符合现实的。六大茶山、班章冰岛不是不好,但是很多同样优秀的茶品还不为人知。而成名的茶山往往要面对很多问题,这个另文再说。我们先来看看另一条史料。

  民国十三年(1924)《昆明市志》记载了当时昆明茶叶市场的价格情况。

  (转引自《中国茶叶历史资料续辑》)

  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从民国九年到民国十一年,上等品中,景谷茶一直都是比普洱茶贵的,这和我们认为景谷茶以边销为主的印象大相径庭。文中提到普洱茶主要包括倚邦、易武、攸洛(攸乐)等品种,这些都是六大茶山的代表,其中的精品在和景谷茶的PK中落于下风。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理论的探讨,而是市场给出的价格。当然,仅凭部分史料,我们并不能得出景谷茶优于六大茶山的结论。但至少我们可以开阔一下思中国袋泡茶叶研究院路,在对普洱茶产地下结论的时候,也尽量客观、全面一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