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茶不是“野茶”古茶树不是“古树茶”丨第十一期

2020-12-17 10:16:42热度:156°C

  为解决茶友们的各类问题,中国普洱茶网携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太璞品牌、云南省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云南省茶业电子商务协会,每周推出一期《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专家讲堂。由专家学者坐镇亲自解答,还原科学客观的普洱茶知识。

  诚邀各位新老茶友参与话题讨论,一起探究众说纷纭的茶叶百态。

  本期专家

  第十期的投票中,茶友们对于所列四个问题中,其中三个问题关注度以及期望度都较高,所以本期将对这三个问题进行解答如下:

  1、野茶与古树茶究竟有何区别?

  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一个观念,即古茶树与古树茶是两个概念,前者是指生长年数在100年以上的乔木大叶种茶树,后者是用它的鲜叶制作出的茶叶。了解了古树茶的概念,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古树茶”?

  首先,茶树由野生茶的多个物种和栽培物种茶树组成,茶树分为三个变种,茶叶只能由武夷变种、阿萨姆变种、白毛变种的栽培茶树来生产。而野生茶不等于古树茶,野生种是栽培种在茶组中的叔伯祖先,它们不是现在我们栽培的茶种。

  野生茶的定义,第一,它是属于茶组植物;第二,它是生长在原始森林当中,没有被人类驯化、栽培和利用的。

  其次,云南界定茶树,普遍是指在八百年以内的栽培型茶树。通过高照教授研究得知,野生茶是栽培茶的祖先,野生的普洱茶变种是现在三个栽培种茶树的祖先。从分类学上看,在云南的几个自然保护区内,能够找到的野生茶树,它们多是大理茶种大厂茶和其他茶组植物。最老的栽培型茶树是勐海的栽培型茶树,它是阿萨姆的普洱茶变种。

  而我们常说的古茶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茶树种。云南是世界上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地方。据统计,云南的古茶树数目已经超过百万株,而印度、斯里兰卡等加起来的总数目才一万株左右。

  云南的古茶树,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古老农家品种。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类品种的古树茶都是栽培型,而不是野生型的古茶树。

  2、为什么普洱茶晒青毛茶有泡条、中泡条、紧条之分?这种区别对成品有何影响?

  普洱茶晒青毛茶的条索即是干茶,干茶的外形与普洱茶自身的原料、工艺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条索形状不一,其主要原因是来自晒青工艺中的杀青和揉捻。其揉捻程度和力度的不同,或杀青温度和时间掌控的不同,均能导致毛茶条索的紧结程度不同。

  如今,大部分炒茶师傅都会在炒制的过程中“做形”,让条索外观更好看。普洱茶条索外形主要有三种:泡条、中泡条、紧条。

  (1)泡条,条索松泡,揉捻轻,细胞破碎少。茶色泽翠嫩、显毫,内质滋味欠浓,香气低,青草气重,汤色浅,嫩绿或嫩黄绿,色度弱,透亮。因为大树茶的流行,有人相信,叶张大,条索肥壮便是大树茶,所以认为泡条即是大树茶,条细、芽小的即是小树茶,其实不尽然。因为品种、采摘习惯、加工等因素影响,不少地方的大树茶,条细芽小,比如景迈、那卡;而有些地方的小树茶,芽头肥壮,条索健硕。

  (2)中泡条,条索壮硕,揉捻适中,细胞破碎一般。中泡条兼顾了外形与内质的选择,内外皆秀,有苦底、涩显、香气悠,口感和谐。其缺点,略显涩。

  (3)紧条茶,加工时揉捻充分,细胞破碎较重。条索紧实,嫩度较高;条索紧细,嫩度适中;条索紧直,嫩度差;条索粗壮结实,喝起来有苦底,涩稍收敛,香气扬。而紧条茶的缺点是,干茶色泽偏深,显毫度稍差,溶解出汤过快。

  总的来说,如果考虑外形与内质的统一,建议以紧条为主。大厂原料收购评级标准,也多是以紧条茶的标准。考虑外形时,中泡条与紧条拼配为佳,这也是拼配的一种新视角。

  另外,从存储转化角度来讲,紧条茶更容易变化,滋味也更丰富,出汤快,容易出花果香,追求味为上的,紧条茶更好;泡条茶外形粗犷、有型,出汤慢,滋味香型从青草味向花草型(原野香)转化。因此,从传统普洱茶的角度来说,紧条与中泡条为好,不建议泡条茶。

  3、影响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精神,但茶界至今,没有形成一套——例如法国葡萄酒一样的仓储体系。而普洱茶较为成功的陈化,一定是建立在优质原料的基础上,没有高浓度的水浸出物、茶多酚、以及氨基酸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是经不起未来岁月后发酵化学变化的检验的。

  随着时间的延长,入仓技术的影响因素——微生物、水分、温度、氧气等,开始共同发挥其作用。随着岁月的流逝,茶汤中浸出物的含量会增加,可溶性糖、果胶及其水解物大量产生,从而提高了茶汤的滋味与厚度。而这也正是普洱茶越老越好、越陈越香的主要原因。

  而对普洱熟茶来说,是需要利用温度和湿度来“泡”出的茶品。经过后发酵过程的熟茶,具有汤色红浓,陈香明显,滋味浓纯,叶底红褐的品质特征。而普洱熟茶生产出来后,只需一个后熟过程,几年之内其口感就能上升到最佳风味,此时如再继续贮藏,品质就会逐渐下降,茶叶中所含的有益成分,也会逐渐被分解、氧化,进而失去了普洱茶特殊的风味和功效。

  故在普洱茶贮存过程中,应视茶叶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当的方法及时间长短,而不应单纯地认为茶叶品质是由贮存时间长短来决定的。

  联合策划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

  太璞品牌

  云南省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印度茶叶公司/strong>

  云南省茶业电子商务协会

  合作媒体

  中国普洱茶网

  往期问题回顾: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十期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九期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八期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七期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六期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五期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四期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三期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二期

  关于茶叶的十万个为什么丨第一期

相关文章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0164190 41901872 18721827 18274239 42390116 01165016 50161872 18720117 01172537 25371872 18724287 42871827 18274239 42390116 01162537 25374287 42871872 18720117 01175613 56132158'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78201) and MATCH(title) AGAINST('50164190 41901872 18721827 18274239 42390116 01165016 50161872 18720117 01172537 25371872 18724287 42871827 18274239 42390116 01162537 25374287 42871872 18720117 01175613 56132158'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