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普洱茶熟茶的“三色叶底”?

2020-12-16 12:05:42热度:160°C

  比如轻发酵的叶底褐红稍显青,以红为主,红中显褐,稍显青叶,红为主体色,青是发酵偏轻色,褐为发酵偏重色;

  适度发酵的叶底是褐红,以红为主,红为主体色,褐色为偏重色,而泛红(黄变红,偏红)的叶片为偏轻色,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会加上泛红这个术语;

  重发酵红褐,褐中显红,褐色为主体色,红为偏轻色,碳化的叶片黑为偏重色;

  在老茶的后期陈化中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且随着后发酵的进行,三种主体颜色轮流替换,并不固定。

  那么,成因何在呢?

  首先是原料的绝对不均匀导致的发酵梯次的差异,普洱茶的原料只可以做到相对均匀,但绝对就是天方夜谭了,比如特级料芽头,根本无法避免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以及其他粗老叶片,甚至茶叶碎片的混杂;

  8、9级的粗老料也会有较嫩叶片,以及级别更低的黄片、梗等等,实际上主体料能占到整个等级的70%讲究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评定原料的级别,只是评判它的主体部分而已。

  我们知道,依据原料的嫩度,渥堆发酵中他们的发酵梯次并不一致,最粗老的梗发酵周期最短,而芽头最长,黄片、老叶、粗壮叶、嫩叶依次发酵周期越来越长。

  但发酵的时候我们只是保证原料的主体达到成熟度即可,并不需要照顾偏嫩的料以及偏粗老的料,假如45天结束了渥堆,以5级料为准,嫩度高于主体料的偏轻,而嫩度低于主体的则会发的偏重,由此三色叶底形成;

  即便是纯料熟茶,三色底也是明显,而拼配则更扩大了这一点,按照大厂一般情况而言,分心盖尖茶,心茶粗老(6-10或者级外,占比50%),盖茶(3-5级别30%),洒尖(20%特级、芽头之类),这即是著名的三口料,各自在相近嫩度的原料中选择,由此心盖尖造成的三色底更湖南茶叶有哪些降血脂加明显,即便只用两口料,即只有心盖没有洒尖三色叶底叶底照样存在。

  有人把原料特性和拼配导致的三色底说的神乎其神,宣称是生熟配,但这并不是刻意,也并非什么独门绝技,更不是什么老茶才带有的特征,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实际上只要你认真,进一步细分,可以从熟茶叶底中找出更多其他的颜色,当你把这些颜色的叶片按照发酵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以后,你会发现一个完整的发酵过程呈现在你眼前!

  三色底确实有趣,但一点都不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