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家普洱茶膏发展

2021-01-29 12:36:27热度:221°C

  没有人会想到普洱茶膏在制作方式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保持着与众不同的身份,高昂的价格,独具的价值,代表着饮用者地位的超然。但是,这其中是所有普洱茶膏都有这样的不凡身份吗?显然,由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制作工艺多种多样,由此生产出的普洱茶膏也大相径庭,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并非所有普洱茶膏都具备超凡物外的价值。

  一、中国古代茶膏流传工艺分类

  历史上中国对茶的专著中,首次出现“膏”始于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但是这仅仅是出现一个字,距离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茶膏还十分遥远。直到南唐时期才真正出现茶膏“金缕耐重儿”,到宋朝又出现了“玉蝉膏”,而后续随着制茶工艺在明代被限制,民间土法茶膏和皇家普洱茶膏直到清代才出现。如果把我们今天传承下来的茶膏制作工艺忽略年代因素做一个横向对比,大致会分为三类:

  (一)民间土法熬制工艺。

  民间土法熬制工艺是流传在云南民间的茶膏制作工艺,主要用于制作普洱茶膏。由于民间技术力量有限,这一工艺实际上非常粗糙和简陋。土法熬制工艺主要是采用高温煮沸,令茶叶中的各种成分溶解到茶汤中,然后再以高温煮沸的方式蒸发茶汤中的多于水分,最后得到茶膏。由于整个制作工程几乎都是在高温下进行,无论茶汤提取还是收膏过程,其温度都超过100℃,对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造成的破坏都是毁灭性的。正因如此,土法熬制的茶膏都不可能有效的保留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闻起来没有茶香,味道自然也就较差。而我们知道,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色,这就是其中的活性成分在缓慢的转化茶叶成分,土法熬制破坏了活性物质,转化也就随之停止,所得到的茶膏无论如何陈化,也不会有陈化现象的发生,味道只会越放越差。

  (二)宋代无加热常温工艺。

  宋朝茶膏工艺在茶膏制作历史上是一次极大的进步,其工艺流程中通过数次清洗,再用清水浸泡榨压,利用小榨、大榨、翻榨等多道工序取出茶汤,最终再还原为稠状物质,即茶膏。这一工艺过程在步骤上已经非常繁复,每一道工序也可以说是极尽细致,所得到的茶膏在纯净度和活性物质的保留上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层次。该种工艺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有效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活性酶,但是由于整个过程中提取茶汤和收膏等主要工艺都处于日常温度下,而我们知道各类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的析出有各自不同的温度临界点,所以这一温度下茶叶中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的析出非常有限,导致了这一工艺制作的茶膏在茶香味上仍不理想。这一时期的宋朝皇室,追求工艺上的至高至极,无计可施的制茶工匠和监管官员迫于无奈将一些香料添加到茶膏中掺假,让茶膏具有区别性的不同口味。

  (三)清代宫廷加热提取工艺。

  清代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在制作上脱胎于古代唐宋的工艺,同时又有较大不同。最初进贡到清代皇室的茶膏是采用土法熬制工艺的民间茶膏。但随着茶膏受到清朝皇室的青睐和重视,清朝宫廷在研究古代工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茶膏加工工艺。发展这一工艺的清代制茶工匠显然研究了茶膏的整个历史,了解民间土法的危害,也清楚宋代茶膏的制假历史,所以极为重视有效的保留茶叶的原汁原味。清代工艺的最大特色在于整个加工过程中采取了适度加热的方式,相传以花梨木作为炭火,保证茶膏制作过程中的温度。与其他两种工艺制作的茶膏不同,清代皇家普洱茶膏在气味上能够保留茶香,并且和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放置时间越长,越具有厚滑的口感。这都归结于其制作过程中通过适度的加热,有效的溶解出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保持了普洱茶叶的原始特性。

  综上所述,我们很容易看出三种工艺的区别,土法熬制无香无味,不可久放;宋代工艺异香有味,还有制假嫌疑;唯有清代宫廷工艺真正实现了茶膏有香有味,适合长期保持。孰优孰劣一眼分明,所以说清代宫廷工艺是封建社会茶膏制作的顶峰绝不为过。

  二、现代茶膏的主要制作工艺

  茶膏制作工艺在中国一脉相承,就算期间经历了明代和民国的数百年断代,但最终还是留下了重要的制作工艺。相应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茶膏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当代的每一种主要制作工艺,实质上都可以看作是古代不同制作工艺的传承。除了在民间和一些实力较弱的生产商身上我们还能看到一些落后的古法工艺,大多数有实力的茶膏生产企业尽管技术不同,但大多已经摒弃了成品品质极低的制作方式,转而使用现代的工艺制作品质更高的茶膏。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喷雾干燥工艺。

  喷雾干燥工艺可以理解为民间土法熬制工艺的改进,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基于民间土法熬制中有一个持续高温的过程,导致了茶膏芳香物质的过度挥发和活性成分的破坏。而喷雾干燥工艺制作的茶膏,尽管在茶汤提取上并无高温过程,但在最终的成膏工艺上却是通过现代技术,在高温下快速的将茶汤喷雾中的水分蒸发,得到茶膏晶体。这一干燥方式过程中,为保持茶汤喷雾的快速干燥,其温度会高达160℃左右,同样破坏了茶汤东浦茶叶市场茶叶与树叶中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相对应的,这一工艺和土法熬制一样,所获得的茶膏几乎没有香气,也不存在保存越久越好喝的特点。

  (二)低温或超低温萃取工艺。

  这一方式延续和发扬了宋代的工艺思路,利用现代低温技术提取茶汤,再以常温或低温干燥技术收敛茶膏。宋代工艺的一大特点就是制作过程是在日常温度下进行的,低温萃取工艺更是利用现代技术将温度进一步降低,在一些具有离心作用的尖端设备下将茶叶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从而获得浓缩的茶叶有益物质。但同时这一方式同宋代工艺一样,也存在由于低温导致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不能有效的溶解的问题,这一点非常好理解,我们使用冷水泡茶。是不会闻道茶香也品尝不到茶味的,因此这一技术获取的茶膏尽管比宋代工艺更加先进,但同样也不能让茶膏具有较好的香气。只是这一技术毕竟保留了一定的活性成分,因此在保存时间和陈化口感上还是优于土法熬制的。

  (三)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常温仿生浸提工艺是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膏制作工艺。这种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根据清代以花梨木为炭的思路,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这里所说的常温与宋代工艺中的常温是有所区别的,宋代工艺的常温是指日常温度,而清代工艺的常温是指相对恒定的温度。这一工艺利用了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中间避免了过高的温度造成芳香物质挥发和活性成分被破坏和过低温度的析出不足,所以制作的茶膏香味十足,陈化后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普洱茶膏是普洱茶有益物质高度浓缩的精华,所以制作普洱茶膏的目的就在于如何更好的保存和提炼普洱茶的香气、色泽、口感,如果制作的茶膏反而不如普洱茶本身,那么这样的茶膏在品饮价值上就不如普洱茶本身了。现代茶膏制作的三种主要工艺,在符合品饮价值这一要求上,与普洱茶原始价值贴合的应该说是常温仿生浸提工艺。

  三、普洱茶膏的价值标准

  通过对不同制作的深度了解,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各种工艺制作的茶膏实质上是有着极大区别的,这个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茶膏应该具备的品饮价值、养生价值、身份价值上。

  (一)养生价值

  养生价值非常好理解,由于茶被列为中国人的开门七件事之一,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而在中国传统的儒佛道文化体系中,无一不将茶作为重要的修身养性的事物。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而成就“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从茶中体味苦寂,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可达明心见性。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高度,一言囊括了养生思想之精华。这其中,茶本身所含的有益物质对人体的滋养是茶道养生的基本条件,所以茶膏在有益物质含量上的保存量,是评估茶膏是否具有养生价值的重要标准。从不同工艺茶膏的内含物上不难看出,由于高温破坏的作用,养生价值最为缺乏的是利用高温制作的茶膏。

  (二)身份价值

  身份价值的体现,在于使用人群的界定,体现的主要是茶膏的历史意义在现代人群身上的一种映射。土法熬制工艺流传于民间,尽管在古代也极其珍贵,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消费的,但相比于宋代茶膏和清代茶膏,其获取和制作又相对容易,所以身份价值最低。宋代工艺成长在一个追求技术极致的时代环境,本身所使用的人群也是社会阶层中的高端人群,有着极高的身份价值,但是由于其工艺按照今天的理解有制假嫌疑,所以反而受到业内人士的不齿,另外一个造成宋代茶膏身份不高的原因,在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宋代茶膏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不像清代茶膏除了对皇室有重要影响以外,更是影响到当时一些重要的国家,所以宋代茶膏的身份价值也逊于清代茶膏。而清代茶膏最为成功的两个层面,就是上面提到的,其一是属于清代皇室的御用品,民间绝无流通;二是作为清代国礼,多次赠送与国外来访使节,影响巨大。

  (三)品饮价值

  品饮价值最为重要,毕竟茶膏主要是用于品饮,附加的价值再多、再高,如果在感官上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也无法被品饮者所喜爱,其它价值自然也就失去了。作为茶的深度加工制品,普洱茶膏是茶叶有益成分的高度浓缩,所以在感官上必须接近甚至超越普洱茶,才能为人们所认同。我们曾经说过:土法熬制无香无味,不可久放;宋代工艺异香有味,还有制假嫌疑;唯有清代宫廷工艺真正实现了茶膏有香有味,适合长期保持。这样看来,最贴近甚至超越普洱茶本源的茶膏就是清代皇家普洱茶膏。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供应给皇室的御用饮品,在封建王朝集权统治下显然不能在品质上有所差池,无论色泽、气味、口感都应达到最佳才能成为皇室用品,在我们今天可以找到的资料中,清朝宫廷的普洱茶膏制作工艺高达186道工序,制作时间历时72天,这样繁复的工艺最终会让普洱茶膏达到怎样的品质呢?我们固然不能将故宫中收藏的茶膏国宝拿来饮用研究,但从另外一个侧面却可见一斑: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戈尔尼勋爵为首的观见团一行九十五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八十大寿为名,要求清朝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贺礼。乾隆虽然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的礼物,其中就有普洱团茶一百五十八个,普洱茶膏二十六匣。这段史实反应了两点,一是尽管清代皇室的茶膏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数量仍然稀少;二是作为两国礼尚往来的礼品,茶膏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可见清代皇室对茶膏品质的自信。

  按照这样的理解,清代皇室普洱茶膏至少应该具备以下的标准:

  1、汤色。

  清代皇室普洱茶膏,首先应该清亮通透,色泽饱满,无混浊,无沉淀,在色泽上要优于同年份普洱茶叶。

  要知道茶膏是对茶叶成分的精炼和浓缩,过滤了其中大量的杂质,汤色因此不受茶叶杂质干扰,体现汤色的茶红素、茶黄素等物质与水的结合更加紧密,色彩表现只会优于直接冲泡普洱茶。如果出现浑浊,则说明其压榨工艺不完善,出汤过程中杂质过滤有残留或者是人为添加了其它成分。

  2、香气。

  清代皇室普洱茶膏无论是否冲泡,都应该有香气散发,且香气必须自然,清雅,而不是添加香精的浓烈、厚重。

  由于在不同温度下普洱茶析出的芳香物质不同,加之普洱茶本身就有“一山一味,百山千味”的说法,每一款普洱茶膏的香气都会略有差异,加上原料拼配工艺的不同,普洱茶膏的香味可谓千变万化,但是仅仅就高温熬制和低温萃取而言,普洱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保留或者析出的芳香物质都极为有限,甚至表现为缺乏香气,这样的茶膏显然很难获得皇室的青睐。但显然无论何种工艺,都存在香气挥发过渡和挥发不足的问题,所以皇家普洱茶膏的香气应该要比普洱茶叶浸泡的茶汤显得清淡。

  3、口感。

  清代皇室普洱茶膏的口感的评定标准应接近现代普洱茶品饮标准,口感厚滑、醇和,味道优于同年份普洱茶叶。

  这同样是因为普洱茶膏属于浓缩的茶叶精华,有益物质和成分的含量更高,茶叶物质的分子与水结合后,茶汤分子之间的间隙更小,结合更紧密,因此口感上能感受到茶汤聚合程度更高,自然厚滑醇和。我们就很难想象没有味的茶膏是可以作为贡品的,破坏茶膏活性物质的土法熬制,和溶解有益物质不足的低温萃取,都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四、如何区别清代皇家普洱茶膏

  相对于熟知普洱茶膏生产工艺的业内人士而言,普通消费者对茶膏的区分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如何在购买过程中区分出皇家普洱茶膏,让自己喝道最具品饮价值、养生价值、身份价值的茶膏,也避免送礼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尴尬是十分重要的。

  简单的说,现代制作工艺中只有常温仿生浸提工艺属于清代宫廷工艺的传承,所以按照这一工艺表现出的特色、特征来区分皇家普洱茶膏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看原料别类

  在普洱茶的发展历史上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分界线,即上个世纪70年代才诞生出普洱熟茶,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的清代普洱茶膏只会有普洱生茶膏,而不会有普洱熟茶膏。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点,界定了市场上销售的所有熟茶膏都不可能是皇家普洱茶膏。即便是我们说运用常温仿生浸提工艺制作的熟茶膏,也只能称为使用清代宫廷工艺制作的现代普洱熟茶膏,而不能称为皇家普洱茶膏。

  (二)看产品外观

  普洱茶膏的内含物质中含有一定量果胶,同时茶膏本身具有吸水性,这是茶膏塑形的一对矛盾点。在外观上,茶膏要么过于干燥有硬度无法塑性,要么过于柔软无法保持形状。所以如果需要让茶膏保持一定的工艺形状必须额外添加果胶等物质,减少茶膏的吸水率并提高膏体韧性,这样的做法在皇家普洱茶膏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目前我们看到的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清宫普洱茶膏造型都相对简单。这也是区别皇家普洱茶膏和普通茶膏的一个区别点,市场上所销售的茶膏产品如果外形十分美观、造型也较为复杂,那么就只能说是具有工艺价值的普通茶膏,而不会是皇家普洱茶膏。

  (三)闻香气

  皇家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决定了所析出的茶叶芳香物质最多,所以茶膏本身会散发淡雅、自然的茶香。如果茶膏没有香味,那就是属于制作过程中芳香物质被挥发殆尽或者析出不足;而香味如果过于浓烈那么就属于添加了香料。添加的香料和茶叶本身的香味很难融合,在平常时候很容易区别出嗅觉上的香气和味觉上的香气不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混合,而是分别存在,有一定的分层。

  (四)看茶汤

  皇家普洱茶膏的汤色清亮通透,无论红色还是黄色,都如琥珀一般有极高的穿透性,而一般茶膏如果在茶汤提取上工艺不足,极易造成杂质含量过高,影响茶汤光线的穿透。还有一些茶膏本身汤色可能也不错,但是却含有大量肉眼可见沉淀,这是茶膏含有添加物的原因,皇家普洱茶膏的茶汤提取工艺独特,几乎没有可见沉淀。

  另一种茶汤中的沉淀为果胶物质,区别起来也比较简单,茶叶自然所含的果胶成分少,形成沉淀后只需轻微摇晃即可再次溶解,而如果是添加的果胶,则摇晃溶解后仍然可见少量悬浮。

  (五)品味道

  皇家普洱茶膏口感自然、醇和、厚滑,品质优于同等品质年份的普洱茶叶,但是现代技术很容易造假,所以单凭这样的口感很难区别皇家普洱茶膏与普通茶膏的不同。所以在品饮中主要区分几点:

  1、口味厚滑

  即茶膏的原始味道。普通普洱茶膏缺乏茶味或者茶味不足,这是生产工艺造成的,不能通过拼配茶叶原料解决。

  2、焦糖味

  如果茶膏制作采用高温工艺,会导致茶膏中一部分物质焦糊,在冲泡时产生焦糖味。

  3、中药味

  茶味就是茶味,绝不是中药味。尽管茶叶在中医理论中也属于药材的一种,但不等于说茶的味道就是中药的味道,这就是和八角桂皮的味道不是中药味一个道理。茶膏中产生药味,是因为采用了制作中药的设备提取茶汤,受到原有中药味的污染才造成的。

  五、现代皇家普洱茶膏独有特点

  作为最贴近清代皇家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常温仿生浸提技术有着独到的茶汤提取工艺和茶膏制作方式,成就了当代皇家普洱茶膏在色香味上与普通茶膏的巨大区别。这一技术目前不仅用于制作传统的皇家普洱茶膏,也应用于制作普洱熟茶膏。使用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生产的普洱茶膏,有着一些独有的特点。

  (一)汤色变幻

  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相对于其它工艺来说,带来的显著改变是有益成分的提取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无论是芳香物质、有益物质还是活性成分,在40℃左右的温度下,析出率都有明显的提升。而采用云南纯净的山泉水的浸提之后,仅保留茶汤中的5%精华,这使茶膏中影响汤色的成分数量获得增加,也更加纯净。特别是皇家普洱生茶膏。用纯净水煮呈金黄色,用矿泉水煮现酒红色,温度的变化也会改变让茶汤呈现不同深浅的色泽变化;而熟茶膏则会因水的ph值不同出现深浅变化。造成变色的原因是因为贡润祥茶膏含有大量的有益物质,复杂、丰富的物质在不同水质中产生的化学变化不同,与水中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在不同水温中缓释、挥发的物质也有所不同,这是茶膏品质卓越的表现,也极具观赏性。同时还说明茶膏品质非常敏感,这也是高品质茶膏才能表现出来。

  这在普通茶膏上是很难发生的现象,普通茶膏内含有效物质极为有限,提取量也达到15%,远远高于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的5%,因此茶汤内所含的杂质也较高,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后,表现出的色泽变幻被杂质色彩影响,也就不会明显了,这一现象充分的说明常温仿生浸提技术制作的茶膏纯度极高。

  (二)煮沸斗沫

  这是与茶膏品质相关的又一特色,常温仿生浸提技术所制作的茶膏,在煮沸过程中会产生一层细细的白色泡沫,随着沸水翻腾如珠,俗称斗沫。

  茶圣陆羽在其传世著作《茶经》中写到:“餑者,以滓煮之,及沸,則重華累沫,皤皤然若積雪耳。”就是描述一种好茶煮沸后产生泡沫。这是优质的茶才会出现的现象,是一种高品质的象征。

  斗沫现象表明茶膏中所含有益物质极为丰富。茶沫中主要物质为茶皂甙,科学研究表明茶皂甙具有抗菌、抗炎症、抗氧化、抗高血压、抑制酒精吸收和保护肠胃、杀虫、驱虫等作用。

  六、现代皇家普洱茶膏制作工艺简述

  清代的普洱茶膏制作工艺,在可查阅的资料中显示:其制作经过186道工艺,全程需要72天的周期。其中最主要的重点有三个:

  一是全年中只有特定的几个月可以制作;二是使用花梨木为炭保持温度;三是采用北京玉泉山之水为提取介质。现代工艺常温仿生浸提技术很好的根据这三个重点来保证所生产的普洱茶膏的品质。

  (一)常温

  即生产过程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温度控制在40℃左右。这与清宫工艺以花梨木为碳保持温度异曲同工,都是为了更好的析出普洱茶叶中的各类有益物资。同时保证不令温度过高而导致有益物质的挥发和破坏。常温状态可以在温度高低之间找到茶叶物质保存的最佳平衡点,是保证茶膏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仿生

  即模仿手工工艺制作时候的气候、温度、环境、湿度等条件,清代工艺只能在一年中特定的几个月制作,与上述自然环境条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这一工艺强调的仿生,就是对自然环境的模仿,以保证茶膏在自然的环境下产出。环境的变化会带来茶叶化学成分的改变,但这种化学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所生产的茶膏就很难保持普洱茶原有的口感。

  (三)浸提

  即通过清晰、浸泡、压榨等工艺提取茶汤。清代工艺使用北京玉泉山之水为提取介质,说到底就是水质纯净。现代常温仿生浸提技术使用的水质同样为云南地区最为优质的山泉水,品质极高。而浸提这一工艺强调的是“浸”,代表茶叶物质融入山泉的自然、柔和的过程,这与熬制和萃取这样的暴力式提取技术是完全不同的工艺。

  (四)提取率

  普通茶膏的提取率为15%,而使用现代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的宫廷茶膏,仅仅保留其中的5%,这就好比酿酒中的头道酒,在纯度和质量上有着更好的品质。

  七、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的研发团队及历程

  (一)研发团队组成

  皇家普洱茶膏出产量极低,在清代之前,自始至终都没有在社会上流通,从诞生伊始就沿着贡品的路线一路延续。被当作珍贵、罕见的国礼往来于皇亲国戚、机要大臣以及外国使节之间。但是随着清政府的灭亡,皇家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也随之失传,之后的一个多世纪,人们都在寻找皇家普洱茶膏的秘密,直到2005年,发掘工作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突破源于一家名为贡润祥茶膏的云南普洱茶开发企业,在研究清宫普洱茶膏制作工艺的相关文献过程中,反复分析制作环境条件、皇室技术高度、皇家对贡品的需求等等因素,突破之前其它科研单位或企业为研究而研究的思路,跳出工艺之外评定了皇家普洱茶膏应达到的标准,再反过来研究当时皇室的制作技术实现这一标准的可能性,终于历时3年,制作出以清宫工艺为基础的现代普洱茶膏。

  贡润祥茶膏除了自身的研发部门外,与国内著名的科研单位展开一系列的合作:与云大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研究所、理工大等大学科研所建立合作研发关系,聘请中国著名植物学家虞泓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形成全国最强大的茶膏技术研发平台。

  首席科学家虞泓教授,是国内著名的植物学、生命学科学家,目前担任云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云南大学中草药生物资源研究所主任、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研究所主任,主持云南云百草实验室工作。特别是他的冬虫夏草培植技术取得巨大成功,投入生产后将成为人类医药业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同时他对茶叶特别是普洱茶也展开深入研究,对普洱茶中所含有益成分多次进行提取试验,对其含有量及价值作出了权威性阐释。担任贡润祥首席科学家以来,虞泓教授解决了茶膏理化指标的定性、定量技术,指导工艺方向,对其香气、口感加于优化,大大提高了贡润祥茶膏产品质量。

  不仅虞泓教授一人,与贡润祥合作的还有他背后那强大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体。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有生物学系、生物技术系、环境科学系和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云南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研究中心、云南大学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心等教学和科研机构。与贡润祥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后,为其提供大量技术支持,成为贡润祥科研技术的强大后盾。

  除了虞泓教授与他身后的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外,另一个合作机构也是贡润祥茶膏科研体系的中坚力量,那就是由赵天瑞教授领军的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赵天瑞教授是云南著名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其所在的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是云南省首批建设的重点学科,“食品工程系”为云南省“七五”省级重点学科,国家食品类重点学科,现有食品科学综合实验室和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工艺、制糖及糖类生物学实验室,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在食品应用、制作工艺等领域有着先进的技术和理论。与贡润祥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后,为其解决了悬浮、溶解、浸提等各种工艺程序,大大推进了贡润祥的规模化生产。

  强大的科研团队是挖掘清宫工艺精华的保证,贡润祥茶膏的科研团队历尽艰辛。他们从清朝皇家茶膏的特色、当时所拥有的条件、使用材料等一一入手,再反过来研究清代的工艺水平能否达到和如何达到就相对容易解开清宫工艺的秘密了。大清王朝闭关锁国,对科学技术的了解程度不高,所以使用的工艺手法应该基于对传统工艺的改良和创新,当深入了解了土法熬制和宋代工艺以后,清代茶匠最需要解决的就是香气的保存,由于当时并无活性物质一说,所以贡润祥的研究团队并不认为这是清代工艺寻求突破的切入点。我们今天能查阅到的信息是清代制作普洱茶膏用三百年以上的花梨木作炭,而花梨木炭的特点是经久耐烧、能保持火温恒定,由此得出保持一定温度,且让温度相对恒定是制作皇家茶膏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有个公开的秘密就是清宫制作皇家茶膏必用北京“玉泉山”之水,“玉泉”是北京的名泉,素有“清泉先含三分味,掘土三尺可闻香”之说,结合现代科技可以发现:玉泉水属于弱碱性水,总矿度只有0.02-0.1g/kg;又因玉泉水中富含二氧化碳,而且氯化物极少,故水质优良,以此水制作茶膏,能减少水中硬物对茶叶中有效成分的损害,保持茶膏独有香气和口感。

  以上两个发现是贡润祥茶膏复原清代工艺的突破点,可以说贡润祥茶膏正式因为其研发团队的这一发现才创造了当代制作工艺中的顶尖技术的。

  (二)常温仿生浸提技术的诞生

  发现了清代皇家普洱茶膏的关键,贡润祥的研发团队齐聚工厂,先从复原原始工艺入手,使用云南优质的弱碱性山泉水作为提取介质,再用与花梨木燃烧特点类似的红木保持提取和熬制过程的温度,经过反复试验证实了温度能够让茶叶在析出过程中充分溶解出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同时也确定了造成芳香物质过度挥发和活性成分被破坏的临界温度点为不超过47摄氏度,平均温度为40摄氏度。这一系列的工艺,日兼夜赶,历时三年,从最初的研发到实验成功,共生产300多个样品。同时由于整个生产过程都依照清代工艺的工序,每个样品的产出都按照清代工艺历经186道工序,历时72天,可以说每一个样品都凝结了贡润祥研发团队的智慧和汗水。接下来,贡润祥的研发团队通过复原清代工艺积累的大量经验,开始研究创新现代技术的替代方式,毕竟以清代工艺来说,很大一部分工艺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缺点,为了能实现量产和降低量产成本,必须使用当代科技技术,完成茶膏从历史价值到使用价值的转换。

  贡润祥所重点突破的科技正是如何保持温度,这也促成了贡润祥拥有了目前最先进的仿生常温浸提技术。这项技术是经过精密数据分析,模仿了天然状态下提取茶汤和制作膏体的全部过程,使茶叶在最接近自然的温度和环境下溶解、升华并进行提取,原本的保留了茶叶的分子结构,让茶膏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原有的口感、香气和汤色,并在最大限度浓缩有益成分基础上,将养生、纯天然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承扬了清廷皇家茶膏的养生价值。

  常温仿生浸提技术是贡润祥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这一技术可对茶膏生产过程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大气压等方面全面把控,加之在茶膏生产过程中保留了清朝宫廷茶膏的186道制作工艺,使贡润企业的茶膏成为了清宫普洱茶膏失传100多年后,真正具备宫廷茶膏品质的现代茶膏产品。

  八、现代皇家普洱茶膏的养生价值

  茶之于养生,已然无形。俗语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已然融入到国人生活之中。不仅是一种饮品,而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态,一种自然而然生活方式。品茶者不刻意追求,实则已得养生。无形之境,为至道。

  (一)养生与调理

  清代医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里描绘道:“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赵学敏作为大清著名的医学家,治学相当严谨,描述基本可信。当然其所谓的“能治百病”,其意并不是能治所有的病,而是能治很多种病。这一点,与现代科学的研究也恰好互为佐证。权威机构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膏具有卓越的健康价值,与其丰富的有益物质含量密不可分。据权威专家检测,普洱茶膏里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糖、维生素及无机化合物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等数百种元素,对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补充具有重要意义。普洱茶膏作为普洱茶有益物质精华的浓缩,在营养、健康上具备重要价值,是毫无疑义的。

  这是从理论上讲,事实上,大清自雍正之后的八位长寿帝王及诸多皇后妃子皆把普洱茶膏作为重要的养生饮品之一。封建君主,对品质何等挑剔。普洱茶膏若是对健康没有裨益,不可能在清宫中流行,更不能成为皇室御品,皇权象征。而在清朝末年,随着国家财力的没落,本就需要大量人力财力才能支撑制作的普洱茶膏,逐渐在产量上更加稀少,从此更从日常渐渐改为药用,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而根据现代研究认为,普洱茶膏之所以在养生方面被清朝皇室所青睐,主要还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

  1、清肺排毒。

  茶膏可以清除血液中的烟毒,清洗吸入的烟、尘。清除烟毒可以减轻生理上对烟的依赖,从而降低烟瘾,逐渐减少吸烟量,避免突然戒烟所产生的不适感及对人体的伤害。同时,对吸入的烟、尘、菌及时清洗,以减轻毒害。长期饮用茶膏,可以清肺、润喉,增强免疫能力,使咽喉部清爽舒适,胸口轻松,对预防和改善慢性咽喉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有奇效。

  2、降三高。

  茶膏中的茶多酚含量远超普通茶叶,堪称“人体清道夫”。茶多酚能降低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促进总脂和胆固醇的排泄,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同时,它还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强血管壁和调节血管壁通透性,从而达到降血压、预防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防治作用。

  3、醒酒养胃。

  茶多酚能使乙醇直接转化为无毒的乙酸乙脂排出体外,强力保护肝脏肠胃。茶多酚还可以收缩脑血管,减缓酒精引发的血管搏动,止头痛。

  4、美容护体。

  茶多酚被世界各国科学家公认,对人体具有广谱、高效的保健功效,尤其对女性具有美容美体作用。

  5、抗氧化、抗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力,其抗氧化效果是VE的二十倍。茶多酚可以减少皮肤细胞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增加皮肤抗氧化水平,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分解黑色素、美白肌肤:茶多酚能使脂褐质分解,消除褐斑;提高溶酶体酶的活力,加速女性身体黑色素的降解;促进肌肤细胞的生长,美白肌肤;茶多酚因含大量亲水性的结构团,因此很容易吸收空气中水分,保持肌肤的水分含量,达到水润肌肤、以内养外的目的。

  抗衰老。茶膏中所含水溶性茶色素,其分解性及可吸收性远远高于其他物质。茶色素能够松弛平滑肌痉挛以解除微动脉高压,协调血管内膜分泌,改善血浆组分以降血黏,提高SOD活力,降低MDA含量,清除自由基以防止脂质过氧化而延缓衰老。

  6、减肥。

  茶膏富含茶多酚。茶多酚能清除体内自由基,能调节紧张压力荷尔蒙的分泌,降低人的紧张和疲劳状态,使人体重正常、身心健康。

  7、抗疲劳。

  茶膏中的生物碱是其它茶品的数倍。在药理上,具有兴奋神经中枢,消除疲劳的功效。

  由此可见,茶膏的养生功效是十分显著的,同时也是颇受现代人青睐的。清代皇室对茶膏的喜好并非没有道理,相反还能找到众多的科学依据。

  当然,尽管茶膏养生价值和综合调理功效虽显著,但毕竟不是药,普洱茶膏四个字中最重要的一个茶字,说明它始终还是以品饮为主的。

  (二)修养精气神

  时间推后到大清王朝之后的现代社会,今天的茶膏依然是社会上层人士的养生佳品,一方面茶膏是茶的精华浓缩,其营养价值被广大人士所认可;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忙碌的生活、繁重的工作、让人们需要在恰当的时候放松紧绷的神经。和能够闲暇适合舒服的泡上一壶普洱茶不同,对于大多数时间紧张的人来说,简单便捷的普洱茶膏不但能够节省时间,也同样能够给人心灵上的愉悦。

  当然这是以优质的普洱茶膏为准绳的说法,使用不同工艺制作的普洱茶膏在香气、口感、色泽上的区别非常大,一般来说,当代采用高温方式制作的茶膏由于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被破坏,因为无味无香,品饮的价值最低。使用低温方式制作的茶膏则有芳香物质提取不足的问题,同样缺乏一杯好茶应有的香气,只有在一定温度下,保持茶叶原有形态制作的茶膏才能保留丰富的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泡出人们可以品尝赏鉴的好茶。

  在清朝宫廷,由于是作为皇室的顶级贡品,普洱茶膏的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一般来说要满足色泽通透清亮,口感润滑厚重,气温纯正芳香的特点,现代工艺进步科技发达,如果说现代工艺制作的普洱茶膏尚不能达到清朝的制作水平,自然这样的普洱茶膏也就失去了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