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的过去

2021-01-29 12:36:01热度:257°C

  普洱茶膏,这是现世千年养生饮品,几经沉浮,在几家现代茶膏公司的发掘努力下,如今已如旭日之势冉冉而升。然而它那鲜为人知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它记载着什么历史,要几经浮沉至今才重新面世?

  一、【始于唐】

  茶膏的雏形始于唐。唐代,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少有的几个鼎盛与繁荣时期之一。而一个时期的鼎盛与繁荣不是单指某一项或某几项的强盛,而是百业的兴盛。在这百业中,就包括茶叶的兴盛。茶叶在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也就为茶膏雏形的出现奠定了物质条件基础。

  陆羽(公元733年—804年)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是中国第一个茶膏发现者,或者称为启蒙人。在他著作的《茶经》一书中多次提到了“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皱”等文字。然而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后,“茶膏”一词悄然出现了。

  史籍《十国春秋》记载,南唐时期公元937年前后,就有贡葡萄茶叶茶叶水洗脸会变黑吗品茶膏进献,即“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茶膏”这一名称在史册中开始正式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唐代出现了“茶膏”,但其仍然没用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只是属于“含膏”的性质。

  二、【兴于宋】

  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宋代的品茶与赏茶,有皇帝与上层人士的直接参与,打破了唐代由茶人与僧人为主导的局限。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

  宋代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造就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在这对茶品喜好浓重的氛围下,其制茶者对茶叶膏化现象比较重视,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后来采用榨取的工艺(小榨去水,大榨出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作为一个独立产品存在。

  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年—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年—1067年)在他著述的《茶录》中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此处的“珍膏”指的就是茶膏。

  三、【失于明】

  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其之所以罢造,其一,贫民出生的朱元璋深知社会底层人的辛苦,而茶膏的制作工艺复杂,耗费太多人力物力,被朱元璋斥之为“奢侈”;其二,唐宋延续下来的贡茶制作,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社会的不稳定;其三,由于宋代过分强调制茶技艺,在制茶技艺达到顶峰之时,出现了无计可施现象,导致了掺假现象激增。

  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朱元璋的一道圣旨,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中国的制茶技术由盛转衰。

  值得庆幸的是,远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明代茶膏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改成了“煮”。这种制作工艺使得云南的团茶与饼茶没有宋代茶品的精致,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是唐宋龙团凤饼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膏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盛于清】

  清代的茶叶发展是继中国唐宋之后又一个顶峰。伴随着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普洱茶膏也是在清代确定了自己的名称。

  雍正七年普洱茶膏开始作为贡茶进贡朝廷,是当时历史上的“八色贡品”之首。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于是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很大的改进,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在品质上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跃成为“宫廷御品”,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命名。更使普洱茶膏发展成为宫廷御品、至尊国礼。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

  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正式纳入其中。

  1925年,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五、【现于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支援进藏部队需要,1950年,云南省茶叶公司接受熬制茶膏3500斤任务,其中省公司1000斤,下关茶厂1000斤,顺宁茶厂1500斤,结果制成四十二市担运出,就没有了下文。原因是其质量较差援藏干部不接受,初步分析是其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

  直至2004年以后,普洱茶膏又悄然出现。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将鲁迅先生保存的3g普洱茶膏拿出来拍卖,以12000元成交,价值4000元/克,轰动一时。

  能够记录历史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普洱茶膏如是。作为开创茶膏新一领域的御茗堂茶膏亦如是,它延续了千年传承,重现历史精华,润泽天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