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时期的普洱茶膏
2021-01-29 12:34:54热度:181°C
2021-01-29 12:34:54热度:181°C
雍正时期的茶膏,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而初创的一种制膏工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用大锅熬制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大锅熬膏不仅一下子被接受,并且迅速推广。由于它操作简单,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仍能看到这种熬制茶间及自制的茶膏。
但是这种大锅熬制茶膏从食品生物学角度来看存在很多问题:
1、使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
2、茶叶在高温状态下,大量的营养物质会随着水蒸气一并挥发,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的缺失。
3、大锅长时间熬练,会产生大量的铅、汞、砷、铜等一些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会很大。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制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初始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区别。
上一篇 : 古代对茶膏的一些用途
下一篇 : 唐朝与茶膏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