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了解普洱茶膏

2021-01-29 12:32:38热度:195°C

  虽然最初的普洱茶膏存在制作简单,质量较差的问题,但毕竟相对普洱茶而言,已经是一种进步。而且这种进步很快就通过滇藏的茶马互市传播到了西藏,并迅速的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活佛级衣衫的僧侣乃至宗教领袖都成为茶膏的特贡者,民间禁止流通,使茶膏一进藏区就成为贵族所享受的特权物品之一。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清朝皇室的注意。由于满族蒙古族都是非常偏爱藏传佛教的,加上对西藏宗教领袖生活的关注,使得清朝皇室开始接触和认识普洱茶膏和普洱茶。

  1729年(雍正七年),清朝宫廷在云南普洱地方设立普洱府,为流官制,管辖六大茶山等地,统管茶叶交易,不准私商贩茶。同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菁,制成普洱茶团、普洱女儿茶及茶膏,进贡朝廷作为贡茶。

  云南每年向清宫进贡普洱茶的定例,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前后计有200年左右.皇用贡茶储存在清宫内的"茶库”里(在今故宫东面的永和宫东).普洱茶、女儿茶和茶膏也是清朝的国礼茶清皇朝每年收纳的普洱茶,除了供清官皇家饮用或分赠皇亲国威外,同时也作为中国高级特产选作赠送外国使节的礼品茶。

  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种种问题,因此作为贡品茶膏的制作,被迁入清宫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由御茶房对普洱茶膏的制作进行了相当大的改进,一跃成为宫廷制品。宫廷普洱茶膏也正是定名。

  自此,由宫廷制作的普洱茶膏成为茶中珍品。由于宫廷普洱茶膏出品量极低,自始至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能够得到它的途径只有一个:即皇帝每年都拿出一部分宫廷普洱茶膏赏赐给身边的有功大臣和封疆大吏。

  那些得到赏赐的大臣也轻易不舍得饮用,而是把它当作高级药材来存放,只在自己和家人偶感身体不适时,才拿出来品饮,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清朝皇室及王公大臣对普洱茶膏格外看重,除了它出品少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它自身具备的三大奇点,也就是后人常说的普洱茶膏的三奇:

  一、原料奇:清宫御茶房严格执行原料制办细规,除指定茶山、制定茶树外,并将采摘细分为“天叶”(古乔木最上端的叶片)、“地叶”(古乔木移栽的矮树叶片)、“大叶”(“古乔木中端的叶片”)。也有称“天普”、“地普”、“良普”。

  二、加工奇:正宗的普洱茶团需经八十六道工序,而普洱茶膏则需一百八十六道工序。加工周期长达七十二天。

  三、品质奇:汤色——宝石红(浓)、玫瑰红(淡);

  口感——润滑、厚重、入口即化;

  香气——沉香、味薄。

  也许,正是因为普洱茶膏所具备的三奇,即从选料到如此考究的做工,加上普洱大叶种茶特有的药效成分,使得普洱茶膏的药理作用极为明显。清代著名药理学家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对皇宫所致普洱茶膏这样评价:“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加。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在其卷六(木部)又写道:“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内,过夜即愈。”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尔茶膏首次作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馈赠,并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尔茶昆明茶叶店喝茶叶有什么好处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其制作方法也神秘失踪。虽然后来民间也间断出现过一些茶膏制品,但基本上都是沿用清代以前云南土司大锅熬制的方法,与清宫御茶房的制作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