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膏正式定名于清代

2021-01-29 12:31:15热度:219°C

  1729年,清朝雍正七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叶,制成普洱团茶、女儿茶和茶膏,进贡朝廷作为贡茶。此时的茶膏就是普洱茶膏的前身,云南土法制作的普洱茶膏。

  高档茶叶收茶叶熏腿云南土法制作的普洱茶膏工艺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而初创的一种制膏工艺。与唐宋时期茶膏的制作工艺不同,宋代茶膏是采用“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方法,将蒸熟的茶叶榨出茶汁,并将茶汁经空气氧化与干燥后演化为“膏化物质”。而云南土司的大锅熬制茶膏,则是借鉴古代中医熬制“药膏”的工艺,直接搬过来使用的一种制膏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相比宋代茶膏的制作,更简单易学,人人都可操作。而且,对制膏设备的要求也没有宋代制膏需要“大小榨床”的要求。只要有锅,无论是在家里或是茶坊都可制作。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

  然而大锅熬制的茶膏制作办法存在很多食品生物学问题;

  1、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

  2、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气一并挥发,必然造成大量的营养物质的缺失;

  3、大锅长时间熬炼,会产生大量的铅、汞、砷、铜等一些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会很大。

  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作为贡品。后来乾隆执政,将茶膏有皇室“贡品”转为皇宫“御制”。其茶膏制作工艺亦有很大的差别。

  由于当时的云南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经常出现“反清复明”,加之地处在边陲,离京城路途遥远,皇帝极为害怕投毒而致命,因此将茶膏迁入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

  乾隆时期,云南土法制作的茶膏基本上以熬制为主,高温会破坏茶叶多种营养物质,失去原有的价值,于是茶膏迁入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之后,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萃取、低温干燥的工艺,创造了一种新的“压榨制膏”工艺,历经186道工序,72天精工细作,才成就宫廷茶膏。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

  中,将“普洱茶膏”正式纳入其中。这是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

  自乾隆年间普洱茶膏正式定名及工艺确立之始,就以特殊的身份位列茶中珍品。由于宫廷对普洱茶膏选料极精,要求极严,必然造成出品量极低,自始至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但在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却作为国家礼品第一次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普洱茶膏就此流入海外。以后,它又成为馈赠外国使节及要人的礼品之一。

  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

上一篇 : 近代茶膏的发展

下一篇 : 生熟茶膏之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