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之产地简述

2021-01-28 09:42:17热度:164°C

  武夷岩茶,最早被人称颂可追溯到南朝时期,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朝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将武夷茶比拟为“晚甘侯”。宋代,在范仲淹、苏东坡、欧阳修、苏轼、蔡襄、朱熹等人士的称颂之下,武夷岩茶逐步名扬天下。元代专设御茶园,千载贡茶文化,使武夷岩茶品质益精,影响日大,为世人所青睐,那产地在哪里大家知道吗?相关的介绍如下!

  武夷山,面积70平方公里,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

  武夷茶叶产制历史久远,在宋代,武夷茶作为北苑贡茶,受到宋朝几任皇帝的青睐。元大德五年(1301年),高兴之子高久奉命到武夷山监制贡茶,并在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创设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制作贡茶。至清初武夷茶随着乌龙茶的出现而崛起,而这个阶段,武夷岩茶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山北以天心寺为中心的区域。

  林馥泉先生《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第一章“茶园概说”之第三节“产茶面积及其分布情形"称:“武夷重要之产茶地多在山坑岩壑之间,产茶最盛而品质较佳者有三坑,号武夷产茶三大坑,即慧苑坑、牛栏坑及大坑口是也。

  林馥泉先生指出,倒水坑是慧苑岩的支流。那么倒水坑自然随主流慧苑岩一起,并入三坑之列。所以三坑两涧应该是: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

  张天福1994年出版的《福建乌龙茶》中也提到“武夷正岩茶,产于武夷山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

  三坑两涧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北麓,是武夷正岩茶区的中心点,也是武夷山正岩的岩茶产区里五个比较独特的,能产好茶的地方,它们地理位置独特,产出的岩茶尤其韵味十足,最能体现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特征,故而成为一流武夷岩茶产地的代表。

  武夷岩茶的烘焙技术

  武夷岩茶产于我国武夷山,十分受消费者欢迎,但是它的烘培技术一直是个难点。目前,武夷岩茶的烘焙方式有数种,如用炭焙,焙茶机、电焙笼等。而武夷岩茶炭焙是令人瞩目的传统烘焙技术。炭焙茶是焙茶的最高技术,其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其技术耗时费力,且需专业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难控制的茶叶烘焙方式。但是炭焙可以形成武夷岩茶的,独特的茶汤口感风韵,令人一饮难忘,许多人为之倾倒。在焙火上,根据茶菁焙火的程度可分为轻火、中火、重火三类,所谓焙火程度系指在烘焙时间的长短及温度高低综合而言,相互联系作用而形成。其火功高低,主要还看茶汤表现。一般而言,60度至90度,适合焙制清香型口味岩茶,80度-120度适用焙制传统型浓香型岩茶,120度以上适用茶叶变味,有杂味,含水量高焙制碳香型岩茶。

  炭焙武夷岩茶技术,是老祖宗留个后人的宝贵无形遗产。焙制出的茶汤口感风韵独特。需要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武夷岩茶的传统炭焙技术也发扬光大,日益精进;让所有爱茶的人,都能喝到甘泽而乏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的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的历史记载

  在我国唐代陆羽《茶经》中,称茶树为“南方之嘉木”。它一次种,多年收,是一种叶用常绿木本植物,野生、乔木型。茶树高可达15~30米,基部干围达1.5米以上,寿命可达数百年,以至上千年之久。目前,人们通常见到的是栽培茶树,为了多产茶叶和方便采收,往往用修剪的方法,抑制茶树纵向生长,促使茶树横向扩展,所以,树高多在0.8~1.2米之间。茶树经济学年龄,一般为50~60年。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士(R·Bruce)在印度阿姆省沙地耶(Sadya)地方发现有野生茶树后,国外有人以此为证,开始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了异议。

  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代调查研究,不仅能够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且已经明确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第三世纪中期的地质变迁,和随着之而来的气候变化,产生了茶树同源分居现象,茶树顺着河流山肪的走向而天然或人为传播,向着各自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茶树种群。

  武夷岩茶四大名枞

  1、大红袍

  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2、铁罗汉

  是武夷岩茶茶中最早的一种名枞,相传宋代已有铁罗汉名。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慧苑岩之内鬼洞(亦称峰窠坑),两旁悬崖峭壁,茶树植于一狭长地带的小溪涧旁(竹窠岩长窠内亦有与此齐名之树)。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

  铁罗汉叶片椭圆形,叶肉隆起略皱,香气独特持久,岩韵显,滋味味醇厚,生津回甘,叶底肥软,绿叶红镶边,传闻治病有奇效。干茶铁罗汉看上去色泽绿褐油润带宝色,条索粗壮紧结匀整,乍看似水仙。香气浓郁幽长;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滋味顺滑,浓厚鲜活,岩韵特强;叶底软亮匀齐,红边带朱砂色。铁罗汉之上品,兼具花果香。武夷岩铁罗汉是中国乌龙铁罗汉中之极品,既有绿铁罗汉的清香,又有红铁罗汉之甘醇。

  3、白鸡冠

  明朝时期因有“白鸡冠”治恶疾的典故而闻名于世。原产福建省武夷山隐屏峰蝙蝠洞(在武夷宫白蛇洞口和慧苑岩火焰峰下之外鬼洞亦有与白鸡冠齐名之树),相传明代已有白鸡冠名,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

  白鸡冠产于武夷山公祠后山,芽叶与其他茶叶有所不同,叶色淡绿中带白,毛绒绒的湾芽儿,因形态酷似鸡冠,绿叶中带点白厦门茶叶连锁糟老头茶叶,故而得名。成茶外形紧结,色泽墨绿带黄透红,香气细长有特别幽长之感;滋味醇厚较甘爽,回甘隽永,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亮,红点点泛现。

  4、水金龟

  相传清末已有此名。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牛栏坑杜葛峰之半崖上,树皮色灰白,叶长圆形,因茶叶浓密且闪光形似金色之龟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武夷山内山(岩山)。水金龟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类,被誉为茶中珍品的最大特色是其具有绿茶的清香滋味,又有铁观音的甘醇。

  水金龟外形绿褐带宝色,色泽乌润略略泛白,条索紧结弯曲,匀整,稍显瘦弱;闻有轻微焙火焦香,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微有杂质;香气内质蕴含梅花香;汤色由深橙渐黄,透亮。绿润软亮;红边带朱砂色;边缘有破碎,茶汤显厚,略带甜香,滋味十分鲜爽,喉感滑顺舒服。

  总之,武夷岩茶以岩骨花香闻名,有着“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赞誉,以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而醇厚、香滑回甘、回味悠长饮誉中外,是乌龙茶中的珍品。其独具一格的“岩骨花香”之岩韵,令人为之神往,是众多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至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