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丨《茶叶与帝国》口味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2022-05-08 23:56:42热度:96°C

封控的这段时间,是难得的一段阅读时光。飘窗上沐浴着暖阳,翻阅《茶叶与帝国》本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杯中的立顿茶包突然让我警觉了起来。和我半月前采购的明前茶比起来,立顿的茶包少了些味道。

《茶叶与帝国》,是一部以茶叶贸易为切入点来书写的全球史,承载着数百年现代世界全球化贸易的宏大叙事,这和《甜与权力》《棉花帝国》等巨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茶叶作为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它的口味是如何风靡欧美的,又是如何塑造现代饮食文化的?在19世纪的中英贸易中为中国贡献大部分顺差的茶叶,是如何逐渐凋零的?在日不落帝国的构建乃至国际历史的关键事件中,茶叶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本书没有停留在表层的叙事上,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揭示茶叶史所蕴含的帝国文化的内在本质上。

从文化抵制到顺水推舟

英国早在1637年便开始从中国进口茶叶,但茶叶的推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那位把中国红茶作为嫁妆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布拉甘扎的出现,中国茶叶才开始在向往东方文化的上流社会流行。书中还提到,以抵制外来文化为己任的英国保守势力是啤酒、葡萄酒等传统饮品的忠实捍卫者,他们把舶来品的茶叶当做抵制对象。茶叶在漫长的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中,其社会功能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饮茶相较于饮酒更有益于健康,在清教运动中自然成为一种被提倡的理性消费。禁酒倡导者、自由贸易者和福音派人士逐渐把这种消费发展成为“茶创造优秀工人、可靠消费者、稳定社会和健康经济”的观念,茶叶顺势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大众饮品。

从偷师学艺到弯道超车

由于在中英贸易中,英国长期处于巨额逆差地位,同时其国内对茶叶的需求日益扩大。英国人极度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茶园,他们把目光投向印度。从植物学家冒充传教士到中国偷取茶种,到收买大批制茶工人,最后英国在印度阿萨姆地区找到了和中国茶区条件非常接近的理想之地。他们不单完全掌握全套的种植和制作工艺,还对传统茶叶产业的进行了全方位的工业化改造,对从茶园的规划、茶树的种植、枝条的修剪、采摘的标准进行流程梳理和固化;对工人进行分工定岗定责;用机械设备取代难以量化的手工制茶技术。流水线设计、规模化量产、机械化制作,让英国的茶产业走上了狂飙突进之路。到19世纪末,英国取代中国成为茶叶最大出口国。茶叶贸易的巨大变化,也在悄悄改变着世界个格局。掀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便是其导火索便是茶叶贸易。而对于中国来说,茶叶贸易垄断地位的丧失,和大清帝国的衰落是同步的。

茶帝国的宣传推手

《茶叶与帝国》中的大量的广告插图,也让我们看到了茶叶战争鲜为人知的暗线。为了打开最早的市场,茶叶被描绘成能让女人保持身形并举止优雅的仙草;为对抗咖啡的竞争,茶叶被包装成传统美满家庭的符号象征;二战中的喝茶聊天的戎装战士广告形象,成了必胜信心的象征和抚慰战争创伤的利器。而随着印度茶的崛起,纯粹的市场竞争逐渐演变成了对中国茶的刻意抹黑和诋毁,这造成了中国茶在世界范围内的口碑崩塌。作为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也是抹黑打击中国茶叶的最大获利者之一。20世纪末,立顿进入中国市场后,专注于终端网络建设,极少投放硬性媒体广告,一副猥琐发育“闷声发大财”的形象示人,但国内茶叶行业有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中国七万家茶企业不敌一家英国立顿”,足见立顿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表现上的强势。

关于茶叶与帝国的故事仍在继续,只是换了种形式而已。我倒掉茶包,换上一杯明前茶,口味香醇,心情便舒畅了许多。

 

注:本所刊发稿件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回复,我们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 END —商务合作请加勾搭请务必注明:「姓名 + 公司 + 合作需求」

你喜欢阅读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