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好茶应具备哪些素质?
2022-05-08 17:18:44热度:118°C
2022-05-08 17:18:44热度:118°C
“合格”——最起码的要求
从茶叶的物质属性上来讲,原料、工艺、保存方式正确、物化指标检验合格,是对“好茶”最起码的要求。
原料包括树种、鲜叶采摘标准、采制时间等,如果是一些地理标志产品(比如安溪铁观音、龙井茶、武夷岩茶等等)还要符合原产地保护范围;制茶工艺包括毛茶初制、精制、包装、储运等环节;保存方式如密封与否、温湿度调控、有无异味污染,是否需要陈化等等;物化指标如含水量、微生物、农残、重金属等。
不是每一项标准对茶的好坏都有同等重要的影响,但如果有一些指标不合格,那么就难以称之为好茶。以人类比,“合格”就表示没有做出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行为。
“符合品质特征”——韵味所在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应用过程中,每一种茶叶在色、香、味、形等方面都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标准,加以梳理规范便成了其明确的品质特征。这些品质特征如果配合良好、表现和谐,便成就了这种茶的独特韵味,就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个性一样。
绿茶:绿茶的干茶色是绿黄到苍绿,如果变成绿褐色了,肯定是过期变质了;
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的香气应该是淡雅花香和温暖熟香的综合体,如果闻到了焦糊味,则是制作工艺欠佳所致;
普洱熟茶:经过渥堆的普洱熟茶茶汤应该是醇厚甜润,不苦不涩不酸不辣,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考虑下工艺或仓储过程是不是出问题了;
太平猴魁:太平猴魁的外形要“壮硕扁平挺直,不散不翘不卷边”;
金骏眉:标准金骏眉的汤色是橙黄璀璨而不是红浓明亮;
铁观音:铁观音泡完的叶底应该是光滑厚实的革质感,年轻的普洱生茶是内敛的梅子香,且原料要老嫩搭配才耐存放,不能全是嫩芽……
这些碎碎念的品质特征,不同茶叶差异明显,而且几乎没有规律可循,令众多消费者在刚开始了解茶选择茶时晕头转向,但仔细想想,这不也正是品茶学茶的乐趣所在么?
如果茶叶视觉可鉴的品质特征不合标准,如茶叶外形、茶汤颜色不好看,这款茶叶尚可饮用,但就难以称之为好茶了;如果闻起来有了异味,或者茶汤极其刺激难以下咽,那么不管这款茶名字叫得多响亮、包装多精美、价格多昂贵,都绝不能称为好茶了。
这大概相当于在特定的国家和时代,人们对于“俊男美女”有公认的标准。比如唐朝认为美女应该是胖的,而现在则应该苗条白嫩,在欧美则认为小麦色的皮肤才是美——不见得每个人都认可这样的标准,但如果不符合这些约定俗成的“品质特征”,就很难被其他人认可。
“自己喜欢”——最核心、最关键
茶叶与人的关系,毕竟还是被人喝掉——好喝,是最核心、最关键的标准。而这个“好喝”,又是一种个性化的、非常主观的体验。
喜欢红茶的人,可能觉得最贵的老生普也很苦涩而心生鄙视;而喜欢绿茶的人,可能觉得深度发酵的黑茶简直就惨不忍睹。从这个角度来说,“好茶”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以人来说,这相当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任世间百媚千红,我只爱你那一种”。
“性价比高”——终极考量
茶毕竟是一种商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性价比”都是无法避免的考量。不过“性价比高”本身也是一个很主观的标准,同样品质的茶叶,有人觉得值一千,有的人觉得值一万——这不仅仅取决于茶本身,更取决于人的经济实力和消费意识。
总而言之,自己觉得好而又符合自己的消费能力的茶叶,就是“性价比高”。不过,茶的市场价格中,营销因素所占的比重很大。换句话说,前面三条都一样的茶,不同的厂家卖出来价格可能相差巨大——营销做得好,名气大,价格就可能贵很多。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相同的价格下找到更好的茶,或者同样品质的茶找到更便宜的商家,都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只不过,这需要自己对前三条就足够的判断能力。
好茶的前两条标准是客观的,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掌握;后两条标准是主观的,但需要在前两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主观得合理,主观得明智。
优恪网是首个中德合作的独立第三方消费品测评平台,关注优恪网官方(okoerchina),或访问优恪网(优恪网 - 更优的选择)获取3段奶粉检测报告完整版。以上内容为优恪网原创,授权转载请联系Copyright@oko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