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

2022-05-07 12:56:49热度:137°C

   古语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踩着时间点,我们一行五人踏着月色驱车赶往小翠的老家,西乡产茶历史悠久,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早期的古巴族人在此种茶朝贡。茶叶一直是西乡经济的支柱,现在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西乡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造就了独特的“雨洗青山四季青,阴晴云雾漫山川”的宜茶环境。两个半小时的行程,因为路段塌方阻滞了几个小时,终于在凌晨一点前到达五里镇,今夜就在她姐姐家安睡。        六点钟就被小翠从睡梦中摇醒,几个人都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我依然晕车,脑袋昏昏沉沉的,看来昨夜下了些小雨,路面还有点潮湿,进山的路很窄弯道很多,是个秀车技的好地方,空气格外的清新些,还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花香。经过半个小时的爬坡,连续几个左拐右拐后急刹停车,我是连滚带爬的从车里出来的。           小翠家位于山顶之上,周边大概也就三五户住家,孩子们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安家,全都是老人们在值守,因为舍弃不下老宅子和土地。小翠爸爸也是一个人守护着十几亩茶园,常年的劳作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好多,走路习惯性的弓着腰,老房子虽然陈旧些,但是收拾的比较干净,外墙上挂着十余个蜂箱,叔叔说年年都可以采不少蜂蜜。         背上采茶专用的小篓篓,在小翠的带领下进入她家茶园,因为茶树受气候、品种以及栽培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每年茶叶的开采时间基本一致,大体来说是自南向北推迟,南北开采时间相差3-4月 ,另外即便是同一个茶区或者一块茶园,可能会由于海拔高度和水肥程度差异之间的不同,采摘时间也会相差几天。我们今天就是采摘的头茬,这里海拔高,早晚温差较大。老人家也是年年催着孩子们回来采茶,其实无非是期盼家人相聚找个由头。“明前茶”与“雨前茶”虽然口感上确实有些不同,但都是因为天气、温度的原因,芽叶生长的速度来决定的,往往可能“雨前茶”会更加鲜浓耐泡一些。口重的朋友应该是更喜欢雨前鲜醇的口感。           小翠采茶的手法比较专业,手速也是快的让我们几个瞪直了眼,本来还都打算比试比试呢,一看她这架势都悄么悄地按自己的速度开摘了。没干几个小时,我是腰疼手累的,申请成了大家的摄影师,专卖负责给她们几个拍照,记录下每个人采茶的美好瞬间。性格活泼的玉梅还特意调出采茶姑娘的曲子,合着鼓点硬是让我给拍出个载歌载舞的视频。带去的狗子也是兴奋异常,满山都是它奔跑的身影。          天色渐晚,小翠喊我们收工回屋,一天下来我们采了不到五十斤鲜茶,连夜送去让师傅帮忙制作成干茶,沸水冲泡之后,茶香溢满了整间屋子,西乡炒青果然是久负盛名,陕西汉中西乡县是陕西一带产茶量较大的一个县。早在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西乡炒青,到唐宋时期,西乡炒青才开始盛行。西乡炒青的特点是香味高,经久耐泡,茶汤颜色是碧绿色,茶叶里面的氨基酸、茶多酚、硒、锰等营养成分含量高。西乡炒青条索紧细,色泽光润,滋味鲜醇,叶底翠绿,喝起来用爽口二字来形容并不为过。即使是喝惯了红茶黑茶的人,也会对西乡炒青的口感特别满意,它将陕南地域特色完全展现了出来[玫瑰][玫瑰][玫瑰] 平时不太喝茶的静静也给自己泡了一杯细细的品味着。         茶的一生,坎坎坷坷,历经风雨的侵袭,接受采摘时的分离之痛,经过高温的烘烤,日光下的晾晒,方得在一杯沸腾的水中,释放自己的馨香,也给春花秋月增了馨香。春秋冬夏,花开花落,跋涉在红尘中,免不了滚打爬摸,跌跌撞撞,一路聚散离合难免,荣辱成败亦是家常。唯有用一颗素雅之心,看淡尘世浮华,笑纳风雨坎坷,不管是鲜衣怒马还是枯灯残荷,都该从容面对,不惊不乍,沉稳如水。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