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灵秀清雅洞庭碧螺春学茶笔记

2022-05-06 15:51:50热度:65°C

 前几天喝甘露,我就在想,老师说以前甘露有被卖到江苏当做次等碧螺春。这两个茶很像吗?难以区分吗?想说一下,这是奸商干的!与我们茶叶没有关系的!为了很好地区分、不被骗,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我国5000年的茶文化!就像我们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昨天去工厂里学习茶叶外包装和仓库发货流程,大师送了我们一包茶。我一看,哟,不就是我前几天在心里默默念过的碧螺春嘛!(我真是个lucky bird!)碧螺春是一款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绿茶,产自江苏省太湖洞庭山,因香气逼人而得名“吓煞人香”。康熙皇帝到此地视察并品尝,大加赞赏,但觉此名不雅,故赐美名“碧螺春”。茶名:洞庭碧螺春茶类:绿茶/炒青产地:江苏省苏州吴中县太湖洞庭山我最近太忙了,就早上喝这个茶,后面一整天水也没喝一口,我感觉我快缺水枯萎了。还好我早上浅写了个说说记录,现在空了再凭记忆仔细记录。外形:色泽翠绿满披茸毫,条索卷曲细紧秀丽,具有“蜜蜂腿”色泽是好看的翠绿色,茶叶看起来非常细小,小叶种。因茶叶细小且细紧,看起来像“蜜蜂腿”,是碧螺春的特征之一啦。茶叶细细小小兼又绒绒的,确实像可可爱爱蜜蜂腿哦。另外,就是讲碧螺春是卷曲似螺,我对螺形没啥概念啊(不太敢说不像螺,就是说... ...碧螺春的不叫毫毛,叫“茸毫”,多且这些茸毫不是整整齐齐披在茶叶上,而是一团一团毛茸茸地堆在茶叶上面,像“乱把绿雪揉碎”,非常可爱!碧螺春的制茶工艺有一个提毫整形工艺,叫“搓团显毫”,此工艺对锅温控制有很高的要求。浅闻了下干香,不是特别美,“火香+青气”(青是可以说的吗?)。看看这毛茸茸的茶和茸毫,绒绒的质感太可爱叭(๑•̀㉨•́ฅ✧ !浅找了一张蜜蜂汤色:色泽嫩绿,浑浊似鸡汤色泽是嫩绿的,但因为茸毫非常多,导致茶汤浑浊,看起来像是一杯浓厚的鸡汤。但是!!茸毫漂浮在茶汤中,表面在灯光下看起来闪闪发金光✨,超级好看!呜呜呜!无敌美丽!!汤色真的是嫩绿,可是拍照有色差,看起来黄叽叽的。我好想哭!它本色超好看的!✨它真的在闪金光啊啊啊!✨香气:火香有一丢丢的蜜糖香,但整个香气是那种火工味。传说中的吓煞人香、花果香我是没闻出来。但这有影响吗?不影响啊!因为它的滋味,绝了~滋味:鲜爽浓稠似鸡汤,润滑甘厚这款茶我有一个非常贴切的字形容:腴。是一种肥美,同时又不失茶叶普遍存在的一种恰到好处的鲜爽。既充满人间烟火,又灵秀清雅,嗯,矛盾才是物质的本质。闻香气你可能很难会想到这款茶如此美妙的滋味!滋味是鲜爽的,你喝不到任何青、涩味。口感非常浓厚,似炖了四个小时的浓厚老母鸡汤。汪曾祺在过桥米线中说,一定要用“武定壮鸡”,私以为洞庭碧螺春茶汤可代替过米线。润滑口感,该怎么说?像喝热可可那种流淌的、顺滑的口感。虽然,我没喝过热可可... ...有缺点吗?有。南方茶的特点就是氨基酸含量高且酚氨比低,鲜爽度高似鸡汤。也正因如此,在回甘生津、刺激口感方面有一些欠缺。但who cares?要什么自行车。咱就是说,有多浓厚呢?喝完杯底都是一堆东西。浅找了一些老母鸡汤... ...叶底:细小柔软幼嫩,嫩绿明亮,一芽一叶、一芽一叶初展名优绿茶叶底柔嫩很正常,但这个叶底非常细小,看起来是小叶种品种。拿中小叶种对比就很明显,碧螺春(上)的原料非常细小。总结,一款美美的茶,难怪康熙皇帝也为它代言~蒙顶甘露与洞庭碧螺春,就我这第一次喝碧螺春而言,我认为这是两款完全不一样的茶。当然我喝得还不够多。外形:同样是多毫、卷曲碧螺春 - 细小,毫毛松散甘露 - 稍壮硕,毫毛整齐紧贴香气:完全不同碧螺春 - 香气不是特别突出的美好甘露 - 嫩香,甜香馥郁汤色:都是嫩绿色碧螺春 - 浑浊,漂浮毫毛,看不见杯底甘露 - 澄澈透明,杯底可见(我这个照片里碧螺春黄黄的是因为灯光+手机相机色差)滋味:明显的区别碧螺春 - 浓厚,润滑,不苦不涩甘露 - 鲜爽,有着普通绿茶的涩口,回甘叶底:芽叶大小区别太明显碧螺春 - 小叶种,叶底幼小柔细甘露 - 中小叶种,个头稍大我手里没有甘露的叶底照片,右边是竹叶青,中小叶种。文章编号/学茶笔记第20期关键词/碧螺春、吓煞人香文/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