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的10个经典问题,读完基本了解岩茶的入门知识
2022-05-03 01:58:15热度:172°C
2022-05-03 01:58:15热度:172°C
母树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
一说起武夷岩茶,大家头脑第一反应就是武夷山大红袍。其实,武夷岩茶指的是武夷山方圆72平方公里产的乌龙茶(又称闽北乌龙),属于六大茶里的青茶(半发酵茶)。
而大红袍属武夷岩茶最具代表的产品,因为其知名度高,很多人习惯将武夷岩茶统称为大红袍。其实大红袍只是一个树种名称。大红袍的别称,在唐朝亦以“晚甘侯”茶名著称于世。
武夷山堪称茶树品种王国。主要品种有武夷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丛,奇种这五大系列。每个系列中又有几百、上千个品种。其中大红袍为岩茶之王。
同时还有引进外地制优率较高的品种:黄旦、黄奇、矮脚乌龙、黄旦、毛蟹、梅占、奇兰、八仙、等,但这些的特点就是香气高,韵味弱。
手工挑拣
名丛大家的认知里面对名丛的理解可能只有四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但我们的岩茶泰斗陈德华老先生认为名丛茶友们应该记住十大,剩余的六大分别为(半天妖,金桂,北斗,白牡丹,金锁匙,百瑞香)。最开始名丛是包括大红袍,但后来因为母树大红袍不能采摘,加上陈德华老师创立了大红袍拼配技艺,所以大红袍后面被单独列为一大系列。
陈德华老师亲制【武夷岩茶十大名丛】
其他较高知名度的名丛有:奇丹,奇兰,黄观音,肉桂、金钥匙,十里香,老君眉,金佛等一百多种。这些品种不同,风味各有千秋。
陈德华老师亲手编纂的【十大名丛概述】
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是所有茶类中制作工艺工序最多、工艺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武夷岩茶初制过程包括:采摘、萎凋、晒青、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碳焙等过程。
武夷岩茶精制过程: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复焙、精茶。
碳焙坊
“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岩韵摩崖石刻
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茶叶耐储藏)。
所有茶类除了品种之分,都有等级之分。茶树的生长环境(海拔,土地植皮是否丰富等)决定了茶叶的先天品质;茶树的树龄也影响成茶的滋味口感;茶叶的制作工艺、焙火工艺都影响着茶叶品质。但唐僧这里更想说的是不要太在意等级之分,更多的是“茶无好坏,适可为臻”
凡是茶都有苦涩感(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像普洱、绿茶等,武夷岩茶追求的是岩茶香气、喉韵、生津回甘,如果喝到口中只有涩却不回甘生津,那该茶不好,香而不甘为“苦茗”。另外涩有几方面引起,一是冲泡技巧,二是品种特性,三制作因素。
斗茶赛审评
岩茶迄今为止2000余年最早起源为汉,兴盛于唐宋特别在宋朝时主要做龙凤团茶进贡,到了明朝朱元璋诏令“罢龙团,改散茶”,清朝是岩茶大发展的时期,开始大量出口海外,到了民国战乱时期因为战乱产量下降,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慢慢恢复发展,2006年成功申请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武夷岩茶再次走向世界巅峰。
宋代进贡的岩茶【龙凤团饼】
大家都知道武夷岩茶的存储方式相当简单,要么通风干燥密封分装、要么直接箱子封装。岩茶花香的建议密封的情况下3年内喝完,因时间长了易氧化转变,虽然茶质不会坏,但口感就不如新茶香顺,行内叫“返青味”。
而岩茶中碳香的岩茶则可以密封长放。
影响岩茶的定价主要有:1.山场(三坑两涧,正岩,半岩)2.品种(大红袍,水仙,肉桂,老枞)3.大师(职称,工艺)4.品牌(概念炒作)
天价茶的形成主要还是国家没规定,所以就随行就市,还有就是稀有,一个是原料稀有,一个是工艺成品导致成品率低,岩茶的成品率是1:8,其他茶叶的成品率是1:4
网传的天价茶表单
上一篇 : 无论水仙、肉桂、大红袍,武夷岩茶真的不需要太香吗
下一篇 : 武夷茶世界项目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