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宁化蹚出绿色发展新路子
2022-05-01 20:34:26热度:144°C
2022-05-01 20:34:26热度:144°C
发挥聪明才智 荒山披上绿装
宁化西部的乡镇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此山一无毛、二无皮、三无肉,只剩下光骨头(母岩)。“光骨头”就是指紫色页岩土。这种土土层浅薄,不保水。雨水冲刷,土层逐年变薄,成了红石骨子土。面对这一现状,宁化水保人发挥聪明才智,根据水土流失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技术,经过反复摸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理办法。传统油茶山地的耕作方式采取顺坡垦复,遇上雨季会加速水土流失。宁化县创新采用开挖“鱼鳞坑”和“山边沟”方式种植油茶,这种坑呈半月形,外高里低,形如鱼鳞,在坑内种油茶,可保土保水保肥。宁化县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引入民间资本 托起富民产业
如何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荒坡地如何“生金”?该种什么?谁来干?怎么干?溪背坡改梯种植油茶前后对比
宁化县石壁镇溪背畲族村山坡上,一排排油茶树抽出新芽,绿意盎然。多年前,这里还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一片荒山秃岭,如今成为5000余亩水保油茶林示范基地。2014年,溪背畲族村引进福建省厚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在石壁镇溪背村、陂下村、江头村这3个水土流失严重的村落承包1万多亩荒山开发。县水土保持中心帮助厚德公司立项国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项目,获得500多万元的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帮助改造坡耕地近4000亩,建设机耕路近16公里,因地制宜配套建设截排水沟和蓄水池。“公司的投入,加上政府的奖补政策和技术指导,公司效益越来越好。”公司负责人杜秋生对未来信心十足。通过治理,荒山变成了茂盛的油茶林,公司进行茶油精深加工、销售、副产品循环利用及深度开发。去年亩产茶油40公斤以上,年产值2400万元。厚德公司并非个案,更多民营企业正加大在水土流失区的投资。宁化县共引入福建三明山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化农光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农业公司和8位经营大户,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种植油茶、茶叶等6673公顷。全县现有油茶面积13333公顷,产值2.6亿元,建立了以省级龙头企业——福建省厚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油茶加工企业。坡耕地改造后的油茶基地
据统计
近年来,宁化县共引导民间资本1.9亿元共同参与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建设。这一做法得到水利部的肯定,2016年,宁化在全国水保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介绍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大力推进水保项目建设的经验做法。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建成绿色校园13个,绿色乡镇16个,绿色村庄210个,水土保持公园13个,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内村容村貌整洁,水土流失区森林覆盖率由1995年的62.8%提高到2020年的75.06%,林分单一的现象得到改善,形成了乔灌草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植被群落向多样性、稳定性演变。——防洪减沙明显增强。
农村防洪减灾明显提高,县域内禁垦坡度以上陡坡耕地全部采取水保措施,坡耕地78%以上得到治理,水源涵养能力及防洪减沙效果明显提高,建成水土保持生态护岸147公里,县城区及重点乡镇区防洪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有效提升了防洪能力。——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配套实施了河道整修、改水改厕、乡村道路修建、能源结构调整等乡村振兴工程,人居环境明显提升,生态旅游蓬勃发展。经过20多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明显增强,水土保持的理念由“要我治理”变为“我要治理”……再接再厉,接续奋斗。
宁化县将以国家支持宁化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建设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谱写红土地的绿色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宁化力量。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来源 三明日报
记者 刘才恒
编辑 张婉莹
责编 伍建平
审核 张林勇
商务合作:
投稿邮箱:zgnhzx08@126.com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上一篇 : 让我们干了这杯茶,你不了解的茶知识
下一篇 : 苦丁茶是茶吗它都有些什么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