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超市入驻地铁商城,北京地铁商业正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2022-05-01 09:04:46热度:94°C
2022-05-01 09:04:46热度:94°C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继去年多品牌便利店入驻地铁站后,北京地铁商业迎来了更多入局者。4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地铁站的出入口处新增了一个“鲜e家便民生活广场”的LOGO。据了解,鲜e家便民生活广场原为元沃地铁商城,去年年底引入合作方后,对该商城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改造,并将其定位为便民生活服务中心。北京地铁“便利”乘客购物指数再次提升。
生鲜超市入驻地铁商城
4月20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地铁站的出入口处新增了一个“鲜e家便民生活广场”的LOGO。该生活广场位于公益西桥地铁站的通道内,广场内共有60余个面积不等的商铺,总面积大概有4000平方米,部分商铺正在装修。正在经营的有魏家凉皮、绝味、奶茶、手机维修等可以提供快捷服务的商铺。
此外,在广场的中间位置新开了一家“鲜e家”生鲜超市。该超市是由多间小商铺改造而成,门店面积大概500平方米左右。门店内分为水果、蔬菜、酒饮、日用品、水产、熟食、烘培等区域共8000多个单品。据超市服务人员介绍,门店客流平均每天有近千人次,主要都是居住在附近小区的消费者,其中以年轻人为主。
据了解,鲜e家便民生活广场是由元沃地铁商城改造升级而来。在此之前,该地铁商城属于小商品百货类型,主要是以服装、纹身、美甲等业态为主。去年年底引入合作方后,对该商城进行了重新规划,将其定位为便民生活服务中心。
鲜e家便民生活广场负责人丛子斌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们对原有业态进行了优化,除了新增的生鲜超市、牙齿医疗等业态,目前还在接洽包括快剪、小百货、干洗店、配钥匙、维修等一些便民服务类的业态。我们的规划是想把这个地铁商城打造成一个便民生活服务中心,定位就是邻里便民。”
政策带火“地铁经济”
北京是国内最早拥有地铁商业的城市之一,由于多种因素,北京在2004年关停了地铁站内的全部商业,北京地铁商业进入了一段沉寂期。随着去年7月,北京地铁5号线和平里北街站、6号线青年路站、7号线菜市口站增设了3个便利店的试,北京地铁商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多点便利店、京轻便利店、新供销集团等品牌便利店已相继入驻北京地铁站。据北京地铁方面介绍,在新一批地铁便利店相继入驻地铁站后,已经完成130处便利店、书屋、药店等便民服务设施的开业经营。
从全面关停到如今的多品牌、多业态入驻,自带流量的地铁商业也随着政策的放开引来了更多玩家的入场。“好的点位既贵又难找,开店的成本太高。相比我们之前开在地下商场的门店,这边的租金会低一些。地铁是一个自带客流的地下空间,相比一些租金较低、需要自己从零开始培养客流的位置,风险相对小一些。另一方面,北京现在也在提倡地下空间的利用、支持地铁商业的发展,所以这次我们也选择在地铁里开这家店。”丛子斌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在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看来,地铁商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地铁枢纽很多时候并不仅是临时应急消费的场所,也可以作为一个生活服务中心,让有需求的人可以在地铁里解决生活服务需求。目前地铁商业多元化业态的转型是一个非常好的升级尝试,未来还可以往更高层级继续去探寻挖掘地下空间的潜力。
鼓励多元化业态
在赖阳看来,城市繁荣应当让市民的公共空间和消费空间有更好的融合。地下商业服务从地铁延伸到街区、周围的商业设施建筑等,对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的便利度有很大帮助。同时,对周边物业价值以及生活服务功能品质上的提升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随着消费升级,除了一些便利店、超市等便民业态之外,对提升生活品质、休闲文化体验的艺术型消费也会很受欢迎。比如宠物寄养、DIY输出、阅读空间等都是可以发展的。”赖阳指出。
不过,由于北京地铁建设较早,很多站点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商业功能,现在增加这些功能确实增加了相应的难度,也面临不少问题。例如,店铺面积、开放时间、物流配送、促销运营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限制。
赖阳认为,地铁的便民服务功能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盈利问题,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它带有一定准公益的属性和公共服务功能的属性。“在实际的运营当中,涉及地铁便民功能的配套应该从租金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相应的服务应该给予一些便捷。另外一方面就是,应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形成一种良性竞争。”
实际上,随着城市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稀缺,地下空间利用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北京市多次发布了关于地铁商业以及地下空间利用的相关政策。其中,北京市《腾退地下空间管理和使用指导意见》将于5月14日起实施。根据指导意见,北京市鼓励利用腾退地下空间用于建设便民商业服务网点和社区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利用腾退地下空间补充完善街区服务功能。去年,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提到,建成一批轨道交通综合体,打造约20个集购物、商务、公共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轨道微中心。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 赵驰/文并摄
上一篇 : 商城高山茶“破局出圈”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机?
下一篇 : ST商城4月20日主力资金净卖出43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