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非遗过春天│一杯碧螺春,饮尽江南春
2022-04-30 17:31:21热度:104°C
2022-04-30 17:31:21热度:104°C
非遗与春
似乎有着道不尽的情愫
在潍坊风筝的恣意遨游中
我们拾得了久违的春趣
在奉化青团的软糯Q弹里
我们品尝了地道春味
然而
“非遗与春”的话题
不宁唯是
本期
跟随手艺君走近洞庭山碧螺春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里
寻觅这抹令人翘首以盼的春色
壹
江南的春来得比北方总是要格外的早些。
春分以后,苏州吴中区洞庭山已是满眼新绿,柑橘、枇杷、杨梅等各色果木林立其间,还未走近,春的清新气息便已迎面扑来。
洞庭山上生长的碧螺春茶树
洞庭山分东西二山,与烟波浩渺的太湖相接,这里终年水汽萦绕,气候温暖湿润,且土壤又是以石英砂岩与云母砂岩的坡积层发育而成的酸性土壤,很适宜茶树生长。
碧螺春茶
我国绿茶珍品——碧螺春,便产于此。
洞庭东、西山种茶、制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已有千年历史。
唐陆羽所著《茶经》就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
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记载:“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贡……”
清初,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南巡太湖,以该茶色碧形曲似螺,采于早春为由,钦定茶名“碧螺春”。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果茶兼种,造就了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
1915年,碧螺春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1959年入选中国十大名茶。2011年,碧螺春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贰
清晨,薄雾还未散去,勤劳的茶农们便早早在此忙碌,只为采摘那抹嫩绿的新芽,力求将最新鲜的滋味送抵舌尖。
周永明的西山碧螺春茶厂
碧螺春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永明的茶园就位于洞庭西山上,每年春季是他最为忙碌的时候。
碧螺春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周永明
周永明从小受父辈熏陶,深谙碧螺春制作之精髓,凭借精湛的炒茶技艺,多次斩获国展大奖。今年65岁的他,已经深耕制茶技艺近50年。
“茶叶一般在春分前后开采,此时的茶叶最为鲜嫩。”周永明说,“但采摘期较短,到谷雨前后结束,也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拣剔
碧螺春的采摘遵循“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在采摘的过程中通常以一芽一叶为标准,从初展芽头开采,采摘芽长1.5~2.0公分的茶树鲜叶。
根据采摘时间不同,茶叶的品级也与日俱新。
周永明解释道,国家标准对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级一等、特级二等最为名贵。
“随着采摘时间的后移,茶叶的品级会相应地下降。而不同品级之间,价格也会有所差异。”
上等的碧螺春具有“纤细多毫,卷曲呈螺,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的外形与内质。
然而若想得到这样的好茶,并非易事。一芽一叶的背后,都是炒茶人的匠心守护。
炒茶
碧螺春均为纯手工炒制,过程分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等多道工序,需“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这些工序要在同一口锅内一气呵成,每一个步骤都要求不同的温度。
“如高温杀青,锅温需上升至180~200℃,炒制时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这个过程历时3~5分钟。”周永明说,之后的热揉成型、搓团显毫、文火烘干工序的温度会相继降低,分别为80~85℃、70~80℃和50~55℃。
“新人入行,学炒茶就需要三年的时间,炒制的过程尤需耐心与细心。”从艺数十年,周永明早已练就了一双“铁掌”。
炒制后的碧螺春
恰当的温度与绝妙的手法搭配,最终制出来的茶叶才能自然卷曲而不残碎,颜色碧绿而不糊焦,布满白色绒毛。
叁
对于信奉“不时不食”的苏州人而言,春天,只有喝上一杯碧螺春茶,才算得圆满。
品饮碧螺春
轻呷一口春茶下肚,染得一嘴碧螺鲜,那些关于江南春天的味道,都在这杯茶里。
那么如何才能饮尽“江南春色”?秘诀则在于碧螺春的泡制中。
碧螺春的冲泡采用“上投法”——先倒水后放茶,水温以80℃左右为宜。三四分钟后,茶在杯中悄悄伸展,鲜亮的茶汤和嫩绿的芽叶交相辉映,似“春染海底”“绿满晶宫”,美不胜收。轻嗅,清香袭人,细啜慢品,则花果香满溢,鲜爽回甘。
只消一只透明玻璃杯,便可盛满春天的气息。
对于“好这一口”的茶人来讲,若想四季尝得这佳品良茶,如何贮藏就大有讲究。
“茶叶畏光、热和异味,需保存在独处。”周永明说,碧螺春茶如想贮藏年余,则需用塑料保鲜袋包装分层紧扎,置于3~5%的速冻箱内储存。待启封品饮时,除香气略微消散,色泽、滋味依旧不减当年。
然而不似普洱、白茶那般以年份“取胜”,碧螺春的魅力,更在于一个“鲜”字。其”一嫩三鲜”的特质,曾俘获了无数茶客们的味蕾。
现下春意盎然,碧螺春茶正当时,若不及时品饮,岂不辜负人间“头道鲜”?
文字:翩翩
图片:受访人提供
编辑:翩翩
审核:周培
回顾阅读
跟着非遗过春天 │ 纸鸢飞舞,纵享春日浪漫
跟着非遗过春天 │ 千年青团,咬一口春天的味道
非遗岁时记 | 清明·青团寄情,寒燕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