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论文】茶叶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
2022-04-30 14:32:53热度:162°C
2022-04-30 14:32:53热度:162°C
摘要:茶叶企业中的市场营销环节是决定效益的关键,本文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为前提,从确定营销方向、优化营销途径、提升管控水平、建立反馈渠道四方面,对茶叶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略进行了论述,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茶叶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出口量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自古以来茶叶就是对外经济往来的主要商品,而茶叶也作为中华传统文明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普及。据统计,2016年的1月—8月期间,我国茶叶出口量达21.7万t,同比分别上升15.85%。近年来,我国的茶叶营销产量扶摇直上,为了扩大我国茶叶的出口量,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茶企业必须要对营销策略进行创新。尽管社会经济在不断上升,但是个别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营销策略,这对我国茶叶的营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建立新的茶叶营销观念对于发展我国经济而言十分必要。
一、茶的发展
茶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论起茶叶的发展,最早应起源于神农氏时期,古时“神农尝百草遇毒茶解之”,但是这只是一个传说,并不具备真实的考证。早期茶叶人们是当作食物充饥之用,后来被逐渐运用于药材当中,有医术古籍记载:“久服茶可使人悦志、提神”,这也奠定了茶叶在医学领域的地位。随之发展到汉代,茶叶便已经作为饮品发展至各个阶层中,当时茶叶的价格较为便宜,并逐渐与“道家”“佛家”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越来越多的寺院开始种茶,这也为茶叶赋予了文化的属性[1]。唐朝是茶叶发展的鼎盛时期,并在当时正式确立了茶文化,将其与佛、儒、道三家思想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宋代是茶文化真正盛行的时期,基于唐代已经建立的茶文化,又推出了团茶、斗茶、龙团凤饼等形式。直至明清时期,茶文化开始真正渗透到平民阶层,由此开始出现了饮茶的工具,文人墨客也专注于饮茶的意境,大量关于饮茶的诗词歌赋涌现,至清代出现了茶馆等专门的饮茶场所。由此可见,茶叶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奠定了其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地位,并且现如今也作为重要的出口商品出口各国,为了扩大茶叶的出口量,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茶叶企业对营销策略进行创新十分必要。
二、茶叶企业市场营销现状
2.1没有明确的营销方向
企业营销是建立在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实施的产品销售,这与推销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企业在茶叶营销时,需要与消费者实际需求结合,生产与之相适应的产品。所以,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开展市场调查,并生产产品,这是企业市场营销的前提。然而一些茶企业并没有对市场调查这一环节进行重视,虽然营销模式是以销售渠道为主,但是并没有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喜好有过多的关注。这也就导致茶企业并没有明确的营销方向[2]。换言之,企业的营销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开展生产、营销活动,最终实现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然而个别企业却忽略了中间的步骤,导致市场营销缺乏方向。
2.2缺乏多样化的销售渠道
茶叶是一种普通的产品,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所以茶企业与市场相连接的主要媒介便是销售这一途径。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品牌优势,所以营销的主要形式是走价格路线,通过产品促销、折扣等形式推动产品销售,尽管短期内会带来一定的效益,但是若是长期如此,必然会为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失去高端消费者人群[3]。同时,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网络销售的优势,一直沿用线下销售的形式,这样一来也会失去一些年轻的消费者人群,由此可见,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对于茶企业而言十分重要。
2.3企业当中市场管控力度缺失
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有效的监督十分必要,茶企业也是如此。然而个别茶企业过于重视第三方销售的形式,这也极大地限制了企业议价水平的提升,导致茶企业对于市场的管控力度缺失。管控力度一旦缺失,企业就无法干预中间商之间实施的价格战,对于茶叶产品的渠道包卖情况也无法有效监督。一些渠道商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对于茶企业之间所签订的协议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依然销售茶企业对手的茶产品。这样便会对企业自身的利益造成损害,使其在市场管控中处于弱势地位。
2.4缺乏有效的消费者反馈渠道
消费者反馈是企业优化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但是个别企业并没有对其加以重视,导致企业所生产茶产品无法与消费者需求相符。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其首要前提是与消费者喜好相融合,以此生产与之相符合的茶产品,一些企业因为营销观念的原因,在消费者反馈这一方面依然采用传统的电话形式,并没有利用网络等手段对其加以优化,导致消费者的反馈信息无法及时更新至企业生产部门,这也对茶企业的信誉造成了影响。
三、新时期环境下茶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
3.1确定茶企业营销的主要方向
茶企业在市场影响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提升产品质量与加强品牌号召力作为主要工作点,这也代表着企业要确定市场营销的主要方向。为了做到产品质量的提升与品牌号召力的建立,可以从下面几点加以落实:其一,掌握消费者对与茶产品的喜好,了解其具体需求,生产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产品,在企业中建立信息公布系统,以此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产品议价水平[4];其二,对茶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考察,重点提升企业产品售后服务质量,了解消费者对于茶产品的实际需求,进而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茶叶。此外,在完善产品售后服务这一工作中,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扩展信息反馈信息来源渠道,由此全面实现茶叶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茶企业为了在市场中提升竞争力,可以通过“茶文化”这一元素进行产品营销,将其作为营销的主要方向,使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当前市场中各个茶企业面对竞争的激烈,都在积极寻找自己的营销手段,如果没有足够的品牌优势,便可以将当地茶文化与产品进行结合,突出茶叶的文化特性,从而进行产品营销。例如企业可以利用名人与茶叶之间的传说、故事,比如“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的传说,以其为销售手段在市场中建立企业特点,吸引消费者目光,既建立了企业的品牌优势,也为茶叶产品的营销明确了方向。
3.2优化茶企业市场营销途径
在时代发展的影响下,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茶企业必须要优化营销途径,突破以往单一的销售渠道,从多个渠道入手,多管齐下提升茶叶的销售量。以往茶企业在市场营销这一方面主要采取的是中间商的形式,签订合同并由其帮助企业销售茶叶。但是这种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需要开发更为多样化的茶叶营销渠道。企业可以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开展线上销售。现如今天猫、淘宝等网络销售渠道风生水起,茶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进行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网络销售可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群体,这也扩大了茶企业的客户群体。另外,推动消费者购买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对产品的亲身体验,所以茶企业可以与第三方渠道进行茶叶体验活动,通过茶叶体验的形式,吸引到更为广泛的消费者进行购买,这样一来,可以同时发挥线上、线下的优势,巩固企业的固定客户群体。企业也可以采取套餐营销的策略,将一些可以搭配销售的茶产品组合成为套装,再辅以相应的折扣,既体现了产品销售的特色,同时也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某咖啡企业在进行咖啡销售时,因为店铺中有3种不同风格的咖啡豆,如果采取单包销售的方式,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麻烦,所以销售人员便将这三种咖啡豆组合成为套装,并且推出“购买咖啡豆套装赠送咖啡杯”的活动,这样消费者一来可购买到三种咖啡豆,也可以获得漂亮的咖啡杯,实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以茶企业为例,销售人员可以将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搭配到一起,推出“茶叶+茶具”的组合销售活动,或是“购买茶叶赠送包装盒”的活动,由此吸引不同阶层消费者的目光,在满足其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扩展营销渠道的目的。
3.3基于激励兼容原则提升管控水平
一些中小企业因为本身缺乏足够的市场管控水平,使其无法在短时间内提高市场议价能力,久而久之便会导致渠道监管空缺问题无法得到尽快解决。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茶企业务必要认识到提升议价能力的重要性,从而真正提升企业的市场管控水平[5]。企业要以激励兼容原则为基础,制定与自身发展制度相适应的激励措施,通过正面激励的形式吸引渠道商主动参与茶叶营销,而对于一些存在违约行为的渠道商则可以运用负激励的方式,对其加以惩戒。如果要维持好的茶叶销售环境,必须要从利益机制方面下手,通过相关措施的制定提升企业的营销效率。
3.4建立完善的消费者反馈渠道
消费者反馈渠道是茶企业了解市场需求的主要方式,所以必须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反馈渠道,及时接受消费者建议,这样既可以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同时也可以拉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设置、微博、网站等形式的反馈渠道,设置专门的客服人员与消费者进行交流,了解对于企业生产茶叶产品的建议,做到与消费者打成一片,在其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升产品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各个茶叶企业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充分发挥市场营销的优势,吸引消费者目光,从扩展营销渠道、提升管控水平等四方面创新营销策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实现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双双.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及其发展趋势[J].商,2013(1):66.
[2]王鸿.企业市场营销品牌策略的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6(21):25-26.
[3]田丽超.中国茶叶企业跨文化营销策略探究[J].经贸实践,2016(9):88-89.
[4]陈东灵,苏朝晖.中国茶叶市场的分销策略[J].沈阳大学学报,2009(2):31-34.
[5]孙芹芹,姜含春.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茶叶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52-54.
上一篇 : 福建茶叶出口类毕业论文文献都有哪些?
下一篇 : 2022第十六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