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年4月28日,恩施硒茶的杰出代表“恩施玉露”,成为武汉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后,恩施玉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由此走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7月的恩施,群山环抱,绿意盎然。翠绿的茶园间,慕茶而来的游客三五成群,腰挎茶篓徜徉茶海,跟着茶农体验采茶之乐。此景在硒都各地茶园频频上演。指间采摘茶叶,心间荡漾茶意,置身硒都茶园,身心皆被茶味笼罩。在恩施,一片片茶园,不仅成就了绿色产业发展,也成为游客钟爱的休闲之地。近年来,恩施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生态发展茶产业,以茶叶种植催生茶园旅游新业态,全面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今年5月,由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第三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世界硒都茶旅生态走廊茶乡旅游线路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线路”。打品牌 绿叶变“金叶”恩施市地处武陵山腹地,气候温润、土壤含硒,是茶的故乡,是茶树原产地和万里
茶道的源头之一,是恩施玉露茶的发源地,茶叶产业也是恩施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关系着全市3余万茶农的重要收入来源。218年4月28日,恩施硒茶的杰出代表“恩施玉露”,成为武汉东湖国事活动茶叙用茶后,恩施玉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由此走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进一步挖掘茶史、复兴万里茶道,做大做强恩施硒茶产业?“提炼内功,保证茶叶质量是打响品牌的重中之重。”在市农业农村局茶办负责人何远军看来,要将绿色贯穿在种植、采摘、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采用人工和机械除草、使用生态型防草布、统一采购有机肥、农家肥……提升茶叶品质,全力推进有机茶生产基地的建设管理,市、乡(镇)、村三级分别成立了技术服务队伍,利用科普赶集、送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有机茶知识和生产技术,并与农广校积极配合,将基地管理知识和生产技术融入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课程中,确保每户至少有一名基本掌握有机茶生产技术标准的明白人。不仅如此,恩施人像爱护眼睛一样,呵护“恩施玉露”品牌,制定了“恩施玉露”产品质量标准和“恩施玉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方案,通过品牌授权管理,增强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品牌保护意识,促进恩施玉露地理标志和商标标志规范使用,严厉打击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恩施市农业农村局茶办负责人何远军介绍,得益于政府的有力举措,“22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出炉,恩施市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品牌价值再创新高,分别达到25.21亿元、21.35亿元。22年全市干茶产量2.48万吨,产值24.3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65亿元。促融合 茶园变“景点”7月1日,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雨势缠绵,但浇不灭如织游客的热情。亲稀源公司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体验馆内,董事长蒋子祥正与游客畅谈茶文化。“恩施玉露传承自13年前唐朝茶叶制造的蒸青工艺,清朝康熙年间由蓝氏首创,是中国蒸青
绿茶的典型代表。”谈及熟悉的恩施玉露,蒋子祥口若悬河。说到兴起,蒋子祥还现场给游客们演示起手工恩施玉露的冲泡技艺,在水中,芽叶复展如生,汤色嫩绿明亮,香气袭人,滋味鲜爽。游客们坦言,在现场不管是看茶艺师泡茶,还是品清香四溢的玉露茶,都是一种享受,而听茶艺师介绍茶文化,更是增长了许多见识。在这里,一个茶叶种植加工、茶叶文化、旅游民宿、茶事体验等内容为一体的项目已经建设完成,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游览优美的自然风光,还能现场体验到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和灯戏文化。这里俨然已经成为旅游经济和茶文化完美融合的完美例证。以茶促旅,以旅促茶。同样还致力于茶旅融合发展探索的还有屯堡乡花枝山村。“如果没有住宿的地方,人心就没办法留下来。”每年茶季,跑茶区跑得最勤的便是茶商。花枝山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英告诉记者,以往茶山上没有像样的住所,茶商们只能走马观花地看茶、买茶。在刘小英看来,只有通过建立民宿,延伸产业链条,让客人们能留下来,才有机会去告诉他们每一片叶子背后的故事。“通过文化的深厚底蕴,口耳相传,口碑发酵,恩施玉露和恩施硒茶的名气才会越来越响亮,越卖越好。”好山好水出好茶,茶香茶韵引客来。近年来,恩施市将茶文化、体验、观光、民宿等巧妙融合在一起,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优美的风景、绝佳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茶文化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茶观光。壮发展 群众鼓“腰包”采富硒茶、看民族戏、吃农家饭、住侗家寨,是对芭蕉侗族乡乡村旅游的生动描绘。芭蕉侗族乡位于恩施市西南部,距州城19公里,恩来恩黔高速公路、29国道、恩咸省道贯穿全境,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靓丽的茶园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多的茶农发现商机。土生土长的戽口村人姚美云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创办美云茶厂、农家乐、销售土特产……姚美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采茶季加工茶叶,旅游季接待游客,平时还通过朋友圈和抖音销售一些土特产,年收入近1万元。“旅游高峰期游客较多,忙碌的时候一天收入近万元。”姚美云笑得合不拢嘴,以前从未想过,在人生的晚年时光依靠茶山,实现了“老板梦”。发展一方产业、带活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以芭蕉侗族乡为代表的产业融合发展,效应显现。在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下,国家3A级旅游景区枫香坡侗族风情寨建起农家乐集群,打造侗族建筑群,发展乡村旅游,帮助当地农民从事旅游服务近5人。村民们一边种茶、采茶,一边发展旅游,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万元。“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还能够感受到浓郁的侗族特色风情,值!”在芭蕉乡侗族乡枫香坡景区,来自武汉的游客李勇坦言,每年暑假都会带孩子来感受自然茶园风光。 “下一步,将致力于不断探索创新,衍生出研学交流、个性定制、加工体验等互动式新业态,以茶基地为载体、以旅游为内容、以市场为动力,把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品变商品、茶山变金山,擦亮茶旅融合发展品牌。”恩施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潘贤勇介绍道。从卖茶叶到“卖风景”,从“吃生态饭”到“吃旅游饭”,茶旅融合将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融出“好钱景”,奔出“好前程”,未来可期。(廖亮邹明镇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