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茶、服务加盟商……钉钉低代码蹿红,小微企业数字化有盼头了
2022-04-29 09:09:46热度:97°C
2022-04-29 09:09:46热度:97°C
茶叶与低代码,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如今在武夷山这个岩茶之乡“走”到了一起。
5年前,原本在北京互联网“大厂”工作的黄平炜辞职回到武夷山创办了“大茗茶仓”,成为最早一批茶叶短视频电商创业者,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最近两年,短视频的流量红利逐渐退散,产出投入比下滑了一半,武夷山茶叶电商行业感受到了危机。
“我在钉钉上看到了低代码开发工具氚云”。出于好奇,黄平炜自学低代码,并为自家茶厂开发出一套数字化系统,专门运营回头客,目前已覆盖17万客户。
实际上,低代码并不是什么新概念,2014 年,Forrester Research 研究机构正式提出了低代码的定义,即利用很少或几乎不需要写代码就可以快速开发应用,并可以快速配置和部署的一种技术和工具。
如今,包括有许多企业都需要能够解决个性化、具体问题的应用软件。全球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到2021年,全球市场对应用开发需求的增长比相应的研发能力的增长快5倍以上。
以往,开发这样的软件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但低代码的出现很好的兼顾了小微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其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商家所认可。
低代码还能卖茶?茶叶是武夷山最重要的民生支柱产业,茶产业相关人员12万,占人口的一半。
2013年,周荣财曾远赴郑州开店卖茶叶,但仅仅一年后,难耐漂泊生活的他就回了老家。周荣财回忆说:“去那里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客户。气候水土饮食也不习惯,干脆就回来专心种茶了。”
“茶叶市场正处于旧渠道与新渠道交替之中。”曾做过走商的徐道权也是茶农,他告诉钛媒体APP,以前经常开着小货车载着一车货到福州、厦门甚至开去山东,挨家挨户的去茶叶店推销,往往要跑二三十家店才能卖掉一车货。“一年只能卖一两万斤,还经常拿不齐货款,甚至遇到跑路的情况。”
“电商的发展改变了我们茶农的销售方式”,徐道权表示近几年,许多武夷学院的外地籍学生毕业后留下创业做茶叶电商,本地人也被他们带动了起来。
“如今,武夷山已经300多家茶叶电商企业,电商销售已占大盘的四成以上。”徐道权选择了与黄平炜合作。2008年黄平炜曾到武夷山念大学,毕业后曾到北京某互联网“大厂”工作。2016年,他看准短视频风口,回武夷山创办“大茗茶仓”,成为最早一批茶叶短视频电商创业者,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过,黄平炜发现,虽然短视频电商卖得快、卖得多,拿货价格便宜,但实际上茶叶缺乏足够的信用体系难以进行溯源和防伪,再加上价格的不透明,一些品质很好的茶卖不上价。但是,高价的产品却充斥着很多的次品,很容易劣币驱逐良币。“现在大家做短视频电商都是贴钱获客,很多好茶我们都不会放到网上卖。”他说。
在黄平炜看来,做茶叶电商,拉新固然重要,运营私域流量才能把保障高品质茶叶的销路。但在茶叶市场这个数字化水平很低的领域,电商都尚属新鲜事物,私域流量的运营和维护更加缺乏有效的工具。“市场上的系统不仅贵,还不适用,我干脆就自己动手。”
“我不懂代码,而低代码开发不需要懂代码,懂业务就行了。”黄平炜向钛媒体APP展示了钉钉工作台中的这套由低代码搭建系统。
图为黄平炜在钉钉上低代码搭建的“卖茶神器”界面
据黄平炜介绍,这套系统打通了电商平台,消费者在平台上下单后,订单信息与客户信息自动进入系统,分配给指定客服人员,由他跟进服务。每个客户在店里买过什么、是否喜欢、有无投诉、有何意见,都清晰记录,并做数据分析,挖掘每个客户的偏好和需求。
与传统短视频直播带货的“一回生”不同,黄平炜团队用这套系统做“二回熟”的运营。他们给客户寄送样品,做个性化推荐,不少人都被发展成了回头客,复购率显著提升,品种越买越丰富,档次越买越高。
此前,新冠疫情影响下,线下销售渠道失效,周荣财茶厂的水仙茶积压严重。黄平炜利用自己在钉钉上开发这套系统精准推送给回头客,帮周荣财将这1000多斤茶叶卖光,回笼资金10多万元。
目前,客服人员日处理单数从50~60单增至80~90单,多卖了将近一倍的货,团队年产值突破1300万元。
谁在用低代码?随着“移动互联网让所有人变成了网民,疫情让所有商店变成了网店”,越来越多的行业有了数字化的需求,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开放出满足所有业务场景需求的应用工具。
低代码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在大部分情况下,企业都能用可视化等非代码方式取代手写代码,只有少部分的特定需求才需要开发者动手编写代码,低代码平台也常被称为APaaS平台。
低代码平台的出现,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应用开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将原有数月甚至数年的开发时间成倍缩短,从而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而这样的平台,正成为许多中小企业数字化的选择。
福州“秘觉外卖”是外卖连锁品牌,创办于2014年,2016年底开放加盟后,管理问题不断暴露。
周勋是“秘觉外卖”的总仓管理者,他告诉钛媒体APP,150多家加盟店分布闽粤浙鄂,每年卖出5000万只小龙虾、1000万只牛蛙和160万条鱼,年营业额超过3亿多元。
为了专门服务加盟商,“秘觉外卖”组建了十多人的团队。但加盟商的需求、投诉管理无序,就连给加盟商发通知都一直不到位,虽然建了各种群,但每次总有人“没看到”。
周勋主动为公司寻找解决问题的工具,最终说服CEO在全公司启用钉钉,用DING功能发放通知,每次都能一步到位。秘觉逐渐发展为一家办公数字化公司,通过钉钉工作日志、巡店日志,迅速反馈和解决问题,并实现了报销、请示等审批的在线化。
不过,周勋发现公司在采购管理方面还有大漏洞。“最早通过纸质方式管理采购,采购员每次申购小龙虾等货品,都先填写单子,上交后层层审批。”
据周勋介绍,当货品实际入库时,实际情况与审批订单“两张皮”,可能审批的是A货实际到库的是B货,审批的是A价格实际结算的是B价格,库管无法核实变化的真实情况,只能频繁打电话找各个环节的负责人核对,始终无法拉齐,公司损失很大。
“个别采购员被发现存在廉洁问题,公司还为此开掉了几个人。”周勋说道。
而采购乱象最终也传导到终端,周勋回忆,由于产品、重量、价格等方面的不符合,加盟商经常与公司争执。
“要做好采购管理,就要打通审批流和工作流,一环扣一环,每一步流程都要实现标准化,有据可依可追溯。”2018年,周勋把目光再次瞄向数字化工具,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工具,系统解决采购顽疾。
周勋在钉钉上找到了一款叫“氚云”的低代码开发工具,梳理出了采购管理的规范流程:供应商建档→产品建档→产品标准建档→产品申购→产品入库→付款。
只有高中学历的周勋,原本不会用Excel,却在自学一周后就上手,三个月时间摸熟,把整套采购管理流程搭建成了应用,“现在我不到半小时就能搭出一个简单应用”。
在启用这个应用后,周勋表示,仓库可以清晰地知道每一批货品的实际变动情况,以及它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符合,就直接拒收。少了沟通、扯皮之后,采购部门效率大增,3个人就能胜任以前8个人干的工作。
跑通采购流程后,在这家100多人的公司,周勋的角色变成了CTO。之后,他在行政专员的协助下,收集各个业务部门的痛点,动手创建应用予以解决。
如今,两年摸索下来,周勋的开发水平越来越高,他动手搭建了一套Bi数据看板,管理层打开钉钉就能了解公司的各项经营数据,辅助决策。市面上的数据产品价格不菲,而且通用产品并不好用,如果找人开发这套看板,需要二三十万元。
而作为周勋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氚云目前每年花费秘觉3万多元的费用。
目前秘觉IT部只有周勋这一个“光杆司令”,公司给他招聘名额,他觉得没必要招人:“目前公司的数字化需求,用钉钉和氚云低代码开发就全部能解决了,我一个人开发、维护就够了。”
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来临?近几年,产业数字化成为阿里重要的布局,而阿里云则是最主要的践行者。
2021年1月14日,钉钉召开“云钉一体”后的首场发布会:钉钉的战略定位将从过去基于IM的协同办公平台,升级为企业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钉钉在阿里云智能的定位:数字原生操作系统,下连基础设施,上连业务应用。
这意味着,阿里云的“云钉一体”模式之下,钉钉更注重底层的操作系统能力,集中精力做好PaaS层(平台即服务),而把SaaS(软件即服务)更多交由生态伙伴提供。
不单单是钉钉的战略定位有了变化,“云钉一体”后,低代码成了钉钉的核心业务。随即,钉钉推出宜搭,聚合了氚云、简道云等低代码工具。
实际上,不仅阿里云把低代码放在战略位置,微软、谷歌、亚马逊、腾讯都对低代码情有独钟,这使得低代码的概念也再度蹿红。不过,随之而来的也不乏“低代码烂大街”“低代码是行业毒瘤”“低代码是概念炒作”的质疑。
那么,到底低代码的价值在哪?
“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而言,低代码工具的价值是开发快、上线快,成本低、门槛低、风险低。 ”黄平炜认为,低代码目前的价值在于帮助企业解决个性化的问题,这是许多通用软件办不到的。
对此,简道云联合创始人单兰杰向钛媒体APP表示,低代码可以满足部门级业务人员或者集团级的边缘性个性化的业务需求。“比如集团要做一个疫情防控应用,这个应用如果要从零写代码,不仅上线时间长,开发成本也高。如果通过低代码的方式去实现,可能一个小时或者半天就可以搞定。”
客观的说,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走了很多年,但从结果来看,虽然数字化的需求十分普遍,企业自身要想实现数字化门槛很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企业要么聘请程序员开发,要么购买相应的管理软件,或是外包给软件开发公司做定制化开发。
但由于成本高昂,大批的中小微企业无力承担。况且,很多小微企业的核心诉求往往是降本增效,许多管理软件的功能反而有些冗余。
低代码则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诉求。
阿里云方面提供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截止到2021年3月31日,钉钉平台应用总数超百万,3个月增长了近一倍,其中低代码应用3个月时间增长了近38万。
“通用软件满足了企业60%-70%的需求,还有30%的需求由企业自身建立。”在前不久结束的阿里云峰会上,谈到低代码的价值,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认为,全球软件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IT基础设施是大型机或小型机,企业购买大型软件系统来解决所有问题,但实施成本高、运维代价大、再次开发难。
第二波浪潮是SaaS软件兴起,比如Salesforce的CRM系统,这个阶段IT基础设施统一了,但软件是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软件和软件之间还是形成了数据孤岛。
第三阶段是云钉一体进化的目标,这波最大的转变是基于统一的云、数据平台和应用平台开发的业务应用。
显然,张建锋希望云钉一体之后阿里云将有机会重塑整个软件开发体系,低代码则是第一步。
“我们希望软件不要直接在云上开发,而是通过钉钉这样的应用平台来开发,开发的方式就是低代码和无代码。这样不同的企业应用就可以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互通。”张建锋说道。
我们看到,目前巨头们关于低代码的商业逻辑,还尚未标榜低代码的“万能”,其意图也并非为了降低程序员的门槛,更多的还是希望低代码能够帮助位于中小微企业简化系统搭建流程,有了自己的主动权就可以降低开发成本,搭建个性化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型。
这或许意味着,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即将来临。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高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