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水仙、肉桂、大红袍,武夷岩茶都是当年香,隔年醇吗

2022-04-29 02:12:13热度:120°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收到一则好评。

有茶友说,那款藏道的汤,好醇啊,我差点将它当成水仙了。

这不奇怪。

麻花在最开始试茶时,也差点在那款肉桂上翻车,和那位茶友一样将它猜成是水仙。

原因是,它的香气沉郁,不张扬。

而作为山场正,焙火足的陈年肉桂,它的汤感稠滑绵柔似水仙。

在稠、滑、醇、厚的茶汤里,桂皮香与花香不再尖锐张扬,而是如老僧入定那样,沉入水底。

将茶汤吞入喉中,若非细细分辨,很容易让人认错茶!

然,那位老茶客在给出好评后,话锋一转。

说起她在周末时也喝了去年的水帘洞肉桂,这也算隔年陈了,也有类似喝茶同感。

第一口下去,气韵深长。

本能的就拿起泡袋确认了一下,这是肉桂,不是水仙。

聊到最后,那位老茶友提出两点疑问。

其一,陈年肉桂放久了,会不会变成像水仙那样?

其二,对岩茶来说,是不是当年喝更香,隔年喝更醇?

《2》

有的陈年肉桂喝起来就像水仙那样,汤稠水滑。

这是很多人的喝茶同感。

但这并不意味着,肉桂放久了,就会变成水仙。

品种特征彻底模糊,水仙肉桂难辨雌雄。

毕竟,这太玄学了,从科学角度上解释不通!

陈了一年的肉桂,喝起来汤感接近水仙般醇厚。

这背后离不开诸多前提。

不是所有的肉桂,都能够有此殊荣。最主要的,一是看山场,一是看工艺。

山场正,原料内质充沛,才是一切稠滑醇厚汤感的来源。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原料山场不佳,内质不足,不论如何也做不出稠似浆的汤感!

另外,能够耐存放的岩茶,是否焙到足火倒是其次。

关键是,做青一定要做透。

这样做出来的茶,才不容易返青。

当然,考虑到部分老茶客“注重汤感”的饮茶偏好。

这部分专门为了打开老茶客市场的岩茶,火功往往会焙足一些。

火焙透了,焙足了,再经过隔年的存放,这款茶自然会修炼出几分沉着、沉稳、谦和的个性。

总之,同一款肉桂,当年喝VS隔年喝,喝茶体验肯定是不同的。

好比欣赏一道风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

岩茶是不是新茶喝香,隔年后汤感更醇?

很多茶友,比较幸运地邂逅到一款,山场正,工艺赞,储存情况还不错的陈年岩茶时,容易产生这样的错觉。

岩茶新茶趁着褪火后,及早尝鲜,顶多能喝到好茶香气馥郁的一面。

但要想领略武夷岩茶“重水”,那份唇齿间极醇至醇的汤感,还是得将其放一放。至少等放到隔年后再去喝,才更有味道。

试问,这是不是真的?

其实在此之前,麻花已经给出过提示。

这是一种喝茶错觉。

论岩茶的风味巅峰期,论岩茶的最佳适饮期,论岩茶的最佳“赏花期”。

答案统统是,等新茶褪火结束后的数个月,到大半年左右的那段时间。

考虑到现在的武夷山制茶主流,极少再像过去那种,做那种需要等隔年才能褪火的火功。

因此,绝大部分岩茶香、水、韵俱佳的时期。是在新茶褪火后,而非隔年陈!

处于风味适饮期内的岩茶,年华正好,茶汤有滋有味。

喝茶时,不论是茶汤的落水香,还是饮茶后的回甘与清凉感,还有汤水的稠滑醇厚度,一应是巅峰状态!

而部分让人喝起来,观感印象深刻,汤感稠滑度突显的陈年岩茶。

它的整体风格,是内敛的。喝陈年岩茶时,落水香不再张扬,香气不复新茶时那么“抓人”。

为此在喝茶时,更容易让人全心全意地,注重在汤感体验上。

如果这时,比较幸运地遇上一泡储存得当的陈茶,汤感醇厚度比起新茶巅峰期时,半点不减。

反而在历经岁月打磨(专业说法是,内在茶味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后,茶汤在醇厚度不变,气韵更为悠扬。

因此在喝茶时,容易让你产生陈茶比新茶,汤感更醇厚的错觉!

就好比,很多人会以为,黑人的牙齿会跟白那样。

实际上,那是深肤色的衬托所致!

《4》

提到藏茶,圈内有句经典名言——垃圾茶存上一百年也不会变成宝。

由此,有人反推出这样的道理。

山场普通,品质平庸的茶,没有久存价值。要存就得下血本,存精品,存极品!存那种,喝掉一泡,少掉一泡的顶端茶。

当然,对这种存茶解释,很多人是不认同的。

原因无他,这样太冒险。

稍不留神,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万一存放失误,轻则水薄香弱,重则发酸发霉。

这场豪赌,未免成本太大!

好端端的极品岩茶,趁着新茶风味正好时趁早饮用。不比冒着存茶变质的风险,心惊胆跳的存老茶,来得更安心?

何况,论醇厚感,岩茶新茶的表现力其实并不差。

何为醇厚?

从《说文解字》给出的注释看,醇的本意,指没有掺水的酒。

后来引申出来,代指浆体/液体里的内容物丰富。

武夷岩茶的醇厚汤感,来源于丰沛的茶味物质积累。

而岩茶内质丰富的前提,与年份高低无关,而是看山场,看工艺。

岩茶新茶,只要内质优越,自然会拥有醇、滑汤感。

而陈年岩茶,在历经岁月长河的“大浪淘沙”,淘汰掉做青不透,提前返青,存茶不当变质等情况。

最终能妥善保留下来的优质陈茶,在原先内质积累没有受伤/受损的前提下,它的醇厚感不减。

在岩茶圈内,部分老茶客推崇喝老茶,是因为部分优质陈茶的汤感醇,且气韵绵长,更沉稳 内敛,回味无穷。

气韵与气场一说,很难用科学解释。

但从实际喝茶体验看,这更像是种经过妥当储存陈化,内质发生氧化还原,生成出来的气息。

就像15岁的董小宛,和25岁的董小宛。

两者都是美的,但后者更有阅历感,别有一番风味!

《5》

就事论事,武夷岩茶并非当年喝香,隔年喝醇。

新茶褪火后,处于风味巅峰期的岩茶。

不管是香气馥郁程度,还是茶汤醇厚程度,表现均是顶峰。

放到隔年后。

论茶香,必然会比新茶时变得更内敛、低调。

毕竟,芳香物质属于可挥发物,难以久存。

即便妥当保存没有跑气,原本新茶时,闻起来格外高调、迷人、馥郁、清晰的栀子香、兰香、桂皮香、焦糖香等,肯定会减弱。

而在茶汤醇厚感上,未必是隔年喝更醇。

关键是,看品质。

品质不佳,不论新茶还是陈茶,一概味薄寡淡。

品质出众,才是好茶喝起来醇厚稠滑的底气!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