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发展史(二)繁盛
2022-04-26 11:52:46热度:111°C
2022-04-26 11:52:46热度:111°C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中国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当下,丰富多种的茶类也是中国非常常见的饮品,绿茶、红茶、乌龙茶等都遍布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这些茶,其实都是明代之后才陆续出现的,包括我们现在的饮茶方式,也是明代才开始萌芽。那么明代以前,古人又是如何去饮茶的呢,他们喝的茶叶,跟我们现在的区别又是什么?
茶自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始,历经汉代的烹煮粥和汤羹的食物,至两晋南北朝与文人以及精神的初步融合,又至隋朝的商品属性与工艺雏形。
有了前朝的积累,到了文化、艺术、经济发展繁盛的唐代,茶也迎来了它的第一座巅峰。
唐
唐代,茶在文人、僧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文人茶事活跃,关于茶的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多。
诗僧皎然写下《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诗云: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诗中皎然描述了饮茶的三个境界,“涤昏昧”、“清我神”、“便得道”,佛家最初饮茶只是为了茶可助修禅打坐时“涤昏昧”,久而久之,茶与佛家的精神思想产生了交融,茶被赋予了精神层面的寄托,也由“涤昏昧”发展至“清我神”,再至“便得道”。“茶道”一词也首次出现,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自此密不可分。
至唐代中期,皎然的好友陆羽完成世界上第一部茶著作《茶经》,整个社会对于茶的重视度越来越高。
《茶经》中详细记录了当时茶叶的产地、种植环境优劣、工艺、饮用、水、器皿、茶史茶事等,非常详尽。从《茶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唐代制茶工艺,是利用蒸汽的高温使茶叶不再氧化,再将茶叶制成空心的茶饼,串连以烘干。饮用时碾碎煮饮,当时的茶仍然会有强烈的苦涩感,煮饮时会加盐以调味。
自皎然提出“茶道”与陆羽撰写《茶经》后,茶不再是一种苦草,一种食物,而是成了一门单独的学科,有它自己的体系,种植、制作、饮用方式、使用器具,一应俱全,它又与中国人的精神交融着,真正成为了“东方树叶”。
宋
有了唐代的积累,茶至宋代更是发展到一个鼎盛,庙堂之上至市井街头,无不推崇。这时对于茶的制作也更加精细,鲜叶采摘有了标准,茶饼的制作也增加了审美属性。工艺的精进使茶在滋味上有了很大提升,饮茶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宋代饮茶是将茶叶碾碎,放适量到茶盏中,用竹制茶筅击拂后饮用,这种饮用方式叫作“点茶”。这也是日本茶道中抹茶的原型。除了饮用、文人、宗教等属性外,宋代的茶还有着玩乐的属性,“斗茶”之风盛行,人们点茶以形成的沫饽判别优劣,也是朝堂与民间都流行的乐事。
至北宋末年,茶事更是发展到了巅峰。宋徽宗赵佶极爱饮茶,为此还为茶撰书一本,名为《大观茶论》。其中详细记述了当时茶叶的生产制作、适宜茶的生长环境、点茶的方法、斗茶优劣的辨别、点茶的器具等,一应俱全。不仅如此,徽总偏爱闽北茶,更因爱茶将自己的年号“政和”赐给了当时名为“关隶”的小县城,沿用至今,如今的政和,因产白茶而闻名。
《大观茶论》包括北宋的其他茶书,比如蔡襄的《茶录》,都为我们现代去了解与学习宋代喝茶方式、饮茶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中一些关于茶的种植、生长、品鉴等等内容,对我们当下饮茶也仍然有着指导意义。
唐、宋是中国文化、经济发展极其繁荣的年代,茶也在那个时候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笔。但当时的制茶工艺与饮茶方法,与现今十分不同,陆羽的《茶经》与宋徽宗的点茶盛事与我们的茶似乎相距甚远。
而如今我们的制茶工艺与饮茶方法都是奠定于明代,亦是在明代,出现了走向世界,并在世界格局动荡中参与重要角色的茶,我们所知的除中国以外的产茶大国印度、印度周边国家、非洲国家的茶树都有着它的基因。
在那个风云诡谲,极其动荡的年代,茶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中国茶发展史(三) 变革》中为大家详细讲述。
也欢迎大家待疫情缓和,来到菰城博物馆,一览唐、宋的饮茶器具,身临其境地追寻皎然、陆羽、宋徽宗等人的饮茶盛事。
关联文章:
中国茶发展史(一)源起
开馆时间
9:00——17:00
疫情期间暂时闭馆
开馆时间待定
/免费参观/
/茶学研学/
/品茗赏器/
/生活美学/
湖州市吴兴区西山漾景区丝绸小镇创意园区6栋
上一篇 : 茶叶店选址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