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类深圳”营商环境吸引港澳台侨投资兴业

2022-04-25 21:26:47热度:111°C

 

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2021年产值在惠州港澳资企业中排名第一。图为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当前,惠州正在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机遇,加速实施深度融深融湾八大专项行动。

在4月13日举办的惠州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专题论坛暨港澳台侨文化交流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港澳台侨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港澳台侨企业转型升级、青年创新创业等建言献策,为惠州融深融湾汇聚磅礴的统战力量。

惠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赖建华在致辞中表示,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惠州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今年2月惠州融深融湾“施工图”正式出炉,以八大行动全面融入深圳都市圈,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市委统战部紧紧围绕中心,坚持政治引领,整合统战优势资源,积极打造“一中心、多基地”的惠港澳台侨综合服务平台,为港澳台侨青少年来惠提供科创孵化、就业创业、辅导培训、政务指导、金融支持、交流联谊、生活保障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糜朝霞 通讯员 杨东兴 王强 刘俊杰

企业转型升级▶▷

依托大产业大平台提升科创能力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的惠州,与香港、澳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商缘相融,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交流合作,一大批港澳企业到惠州投资兴业。

据统计,2021年,惠州全市香港企业5829家,销售收入38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香港企业497家;澳门企业12家,销售收入3.46亿元。惠州全市累计引进台资企业1866家,投资总额47.9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台资企业87家。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王庭聪扎根惠州20多年,2000年在惠州投资20多亿港元,新建占地面积约70多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南旋集团。时至今日,南旋集团仍是惠州的纳税大户。

王庭聪介绍,深耕传统服装行业的南旋集团,自2003年面临招工难时,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探索“机器换人”的工业智能化发展路径,成为惠州最早一批实施工业智能化的企业之一。通过工业智能化,南旋集团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员工从当时的18000多人逐步减至现在的不到5000人。

惠州实施深度融深融湾八大专项行动提出“产业互补”行动,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惠州如何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推动涉港澳台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王庭聪表示,惠州可通过数字化建设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平台,推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在线营销、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智能生产线等应用,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将其发展成为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打造‘类深圳’的一流营商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竞争力研究院惠州分院执行院长钟绍伟建议,惠州要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大产业大平台,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钟绍伟还提到,企业与产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深挖惠州与深圳的资源并整合产业优势,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与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协同共赢发展的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企业要牢牢把握‘融深融湾’这个有利契机。”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二级调研员陆雪华表示,企业既要向内发力,提升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又要向外借力,主动学习借鉴广深港澳现代企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品牌战略,重塑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社会价值,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型市场主体。

引进海内外人才▶▷

吸引港澳台侨青年来惠就业创业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港澳台侨青年投身大湾区发展热潮,来惠创业、筑梦湾区。

“惠州宜居宜业宜游,是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的沃土。”仲恺港澳青创会会长宋东介绍,近年来,惠州凭借地缘、交通、产业、环境等优势,吸引了一批海内外青年来惠就业创业。

近年来,惠州集中资源打造了惠州新动力、香港惠阳青年义工团、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联合会等一批品牌社团,强化社团对港澳青年领袖、专业青年人才等的组织引导。

香港惠州社团自创立以来,聚集了分布在香港经济社会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致力团结惠州乡亲,共同支持惠州、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惠州港澳台侨文化交流实践基地的揭牌成立,对争取港澳台侨青年来惠就业创业大有裨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执行主席黄少康说。

黄少康认为,港澳台侨青年来惠创业就业是一种双向互动:政府层面应出台专项政策,为港澳台侨青年提供专职岗位、税收优惠、创业资助、生活便利等优惠条件;港澳台侨青年也应积极大胆来内地、来惠州尝试,在惠州新兴行业、3+7工业园区等领域中主动寻找发展机遇。

中国侨联特聘专家、惠州市欧美同学会·市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孙敬玺是惠州引进的留学杰出人才之一。“自2015年进入惠州后,我们在短短一年内就完成了落户、研发和产业化。”孙敬玺说,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提供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包括优质的产业配套、健全的引才政策和热情的人文关怀。

在孙敬玺看来,吸引海外人士及留学人员来惠发展,首先要做好衣食住行这一基础保障,生活便利,才能让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城市发展建设中来。其次,人才专业技术技能的福利保障是港湾,既是人才对融湾融深发展的价值创造激励,更是产学研产业孵化的摇篮。

“扎根惠州20多年,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非常深厚,今年正式退休了,今后将长期在惠州生活。”王庭聪说,惠州近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非常鼓励下一代在惠州生活、工作,希望更多港澳台侨青年在惠州深度融深融湾中实现人生价值。

惠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赖建华表示,惠州将着力打造“一中心、多基地”的惠港澳台侨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运营后将把海内外统一战线成员的智慧凝聚起来,有效促进惠港澳台侨交流交往交融,成为港澳台侨乡亲来惠创业就业、安居乐业的重要品牌基地,让更多海内外同胞了解惠州、爱上惠州、融入惠州,聚“惠”大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