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封控区里的日与夜
2022-04-25 09:08:11热度:127°C
2022-04-25 09:08:11热度:127°C
广州市公安局特警梅志杰在广州市白云区的封控区卡口处守夜。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珊 摄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大道1109号、1111号、1115号的封控区前,外卖小哥们不断向这里运送着物资,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封控区内接力。 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昔日车水马龙的三元里大道,安静了许多。
距离4月9日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大道1109号、1111号、1115号被封控管理,已经过去6个日夜,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里打响。
爬楼30多趟送物资,每天睡眠不到4小时……这是棠景街工作人员陆伟道在封控区里“跑楼”的一日。化身火眼金睛,时刻保持敏锐,通宵守夜8小时……这是广州市公安局特警梅志杰在封控区里值守的一夜。
6个日夜,一群“跑楼”族、守夜人与逆行者,共同守护着3栋封控楼里的117户277人。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珊 傅鹏
畅通最后100米的“跑楼”族
每天早上7点,在封控楼前一块不足10平方米的帐篷里,林赞琢开始部署一天的工作,任务清单密密麻麻:人员摸底、爬楼送物资、协助消杀、转运垃圾。
作为3栋封控楼的工作专班负责人,林赞琢带领一支21人的精锐队伍,成为一群“跑楼”族,为封控区里277人跑通最后100米。
“生活物资送不上楼,封控区里的居民们就会着急,一日三餐一定要保障!”林赞琢对他的21个队员说道。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段,21个“跑楼”族为居民逐户上门配送物资。
中午11时30分,在封控区的卡口处,陆续有外卖骑手抵达,将居民网购的生活物资递进来,陆伟道和几个队友接过外卖,一一进行消毒,按楼栋分拣、归类、装箱。
三元里大道1109号、1111号、1115号3栋楼中,有两栋是9层高的楼梯楼,对于陆伟道和他的“跑友们”而言,爬9楼是基本操作。居民们网购的生活物资中有大米、矿泉水、牛奶,有的一箱大概重达30斤。
从各大商超、外卖小哥到“跑楼”族,为封控区居民保障“物资供应链”的力量逐渐壮大。
为便于封控、管控区市民生活,广州全市9家重点保供企业已在白云区重点区域设立了53个临时供应点,全力保障相关区内市民的日常购物需求。与此同时,白云区在前期解决了保供运输车辆进出问题的基础上,畅通线上线下销售各环节,封控区、管控区内有外卖小哥共2000多人,有1119家企业提供约6000吨生活物资。
白云区棠溪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梁翠桃告诉记者,为解决群众的日常饮食,他们把周边商超的工作人员拉到群收集群众订单,由快递小哥将货物送到管控区口的快递架,再由“跑楼”族送到每家每户。
除了配送餐食等生活物资,他们还要帮特殊人群送药上门。一天下来,几乎要跑三四十趟。277人里,有3位特殊人群,其中1位高龄残疾老人、2位孕妇,其余还有若干老年人。陆伟道告诉记者,医疗保障的压力不小,这几天里,送的药品中高血压药居多。
筑起“防疫墙”的守夜人
4月14日,凌晨1点,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大道上的封控区,一阵狂风袭来。值守卡口的特警梅志杰打了个冷哆嗦,大步跑过去扶起被大风吹倒在地的水马和铁栏。
4月9日,梅志杰的家被划入管控区域,如果没有疫情,他原本应在家中休假到4月16日。当天,广州市公安局号召滞留在管控区的民警、辅警,就地支援抗疫一线。梅志杰闻令而动,下沉到疫情的“暴风眼”。
1名警察、4名辅警组成一个值守专班。沉沉夜色中,昏黄的路灯下,5位“守夜人”值守在封控区的5个卡口点,一坐便是8个小时,守护着辖区的安全和稳定。
深夜的值守点,远比想象中难度大。与记者说话间,一名年轻人试图从卡口闯进封控区里,梅志杰赶紧跑过去拦下了他。
“这么晚来这里干什么?”“我朋友在里面,我要进去送东西。”梅志杰一边安抚他,一边宣传防疫政策,“这里是封控区,之前报告了新冠阳性病例,不能进去。”劝说了好几分钟,年轻人才缓缓离开。
“深夜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梅志杰告诉记者,时间越往后,封控区里的人思想波动就更大,每天半夜都有想要偷偷溜出去的人,买东西或者透透气。
在封控区里,有一间滞留了30多人的网吧,他们吃住都被困在4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两栋被封控的居民楼,一楼有一些小商铺,商铺老板和店员也是临时被封控在这里。
对梅志杰他们而言,管理一群流动性较大的封控区居民,需要一双“火眼金睛”。每隔半小时,梅志杰都会绕着封控区检查一圈,和其他几名值守人员聊天解乏。
凌晨2点左右,梅志杰注意到,一间商铺门口,有一名30多岁的男子逡巡多时。“这么晚站门口徘徊干嘛?快点进去。”梅志杰赶紧上前询问。
原来是该男子深夜点了一份外卖,正在等骑手送过来。“居民的需求很多,我们只能除了维持肉眼可见范围内的秩序以外,还要尽可能地帮助解决他们的诉求。”梅志杰说。
梅志杰说,“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快速、细致、严谨是对抗病毒的有效方式。”如今,梅志杰形成了下意识消毒的习惯,一天下来,光是免洗洗手液都要用几十次。
夜越来越深,三元里大道上,偶尔有巡逻安保经过,或有救护车呼啸而过。梅志杰和4名同伴,每一个夜班都要坚守在值守点,时刻保持敏锐的神经,盯着前方的道路和后方的封控区。
逆行的“疫情管家”
每一天中午,静默的3栋封控楼里都能响起一阵脚步声。2个小时,117户,“大白”们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在3栋楼里爬上爬下,逐层敲门入户。
“请大家戴好口罩,准备好二维码,我们会挨个敲门测核酸。”敲门、核对、扫码、测核酸,3栋封控楼里的居民对于测核酸的程序已经再熟悉不过,工作人员操作熟练,居民们也积极配合,上门核酸检测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林赞琢表示,封控区内核酸检测秩序井然,早期快速摸清社区的人员底数太重要了。封控区第1至7天、10天、14天都需要全员核酸检测,如果弄不清楚,将会做很多无用功,耗费极大的精力。
了解社区基本情况,由社区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基层民警组成的三人小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平时,他们是居民的“生活管家”,战时,他们化身“疫情管家”。
梁翠桃是三人小组成员之一,她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棠溪南社区划分了15个网格,一到战时,便细化为21个,每个网格对应一个三人小组。
3栋封控楼正位于梁翠桃负责的网格内,因为平时就有摸查基本情况,所以很快便建立了初步的服务对象台账。4月9日进行首轮核酸检测,三人小组与“大白”们一同上楼,在进行核酸检测的同时,也可进一步核对每家每户的具体人数,再次核对并修正服务对象台账。
摸清了封闭区的基本情况,也方便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调度。
“从医生、护士到后勤、行政,单位要求多个科室都做好支援准备。”4月12日,白云区妇幼保健医院检验师刘锐佳和同事共6人来到封控区支援这里的核酸检测。
刘锐佳表示,平时医院都会进行疫情防控相关的培训,大家都基本具备支援疫情防控的能力。目前医疗力量相对紧张,所以他们也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尽全力保证核酸检测工作快速顺利地进行。
“疫情管家”也是“突发管家”。
一名病人需要做透析,医护人员立即上门确认症状,符合转运条件,医院专人专车快速上门。一位孩童需要打狂犬疫苗,街道工作人员各方协调,10分钟后一张一次性通行证便送到家长手中……
“三人小组发挥着中枢作用。”梁翠桃说,网格内,居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找对应的三人小组协商解决,志愿者、快递小哥、安保人员等组成的网格服务团队,都是他们可以调动的力量。
上一篇 : 广州疫情防控一线的摆渡者
下一篇 : 打造华南“大粮仓”广州港畅通运粮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