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多杰中国名茶是怎么形成的

2022-04-24 09:32:03热度:91°C

4月7日晚,茶业复兴第302期沙龙·茗师联萌第14期读书会在“周重林看见茶文化”线上直播间举办。茶业复兴出品人周重林先生线上连麦著名茶人杨多杰先生,围绕杨多杰所著的《中国名茶谱》一书进行对谈。

 

周重林:杨多杰老师写过《茶经新解 : 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 《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中国名茶谱》等多本很受欢迎的茶书,他的新作《茶的味道:唐代茶诗新解》今年也已经由中华书局出版。今天我们要聚焦的是《中国名茶谱》这本书。

 

多杰每到一个地方都去拜访名茶,拜访先贤,拜访名师。他求教于老师,求教于书本,讲师承。做学问就要讲师承,因为没有生而有之的人。多杰老师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他的书,有鲜活的现场又有历史的考证。

 

杨多杰:谢谢周老师的介绍和认可,学海无涯,我要向大家多学习。我写每一本书都是在分享我点滴积累和学习的过程。今天我讲《中国名茶谱》,这本书涉及的是中国名茶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今天时间有限,我分享的主题是浅谈中国名茶。这本书2019年底出版,但后来遇上了疫情,所以我在外面讲得少。

周重林(左) 与杨多杰(右)在直播间对谈

浅谈中国名茶

杨多杰:今天主要谈我对当下中国名茶的研究、总结和看法,以及我创作这本书的构想。每一个人的研究都是基于前辈的努力,我们应该去了解前辈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今天是爱茶人恰逢其时的年代,过去动荡的年代,温饱都保证不了,喝茶其实只是一部分人的享受。真正名茶的研究迎来春天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前辈的研究

先给大家介绍《中国名茶》这本书,这本书是1979年出版的,装帧古朴,是较早讲中国名茶的专著。

 

1979年,知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就与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唐庆忠、浙江省特产公司唐力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文怀、浙江省农业厅王家斌合作,编写了《中国名茶》(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书。

 

这本书共收录名茶48种。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是冷冰冰的介绍茶,每一款茶,皆以一篇散文的形式进行介绍。文章开头的茶名一律用书法题字,正文内搭配手绘插图,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这种形式很打动我,这也是我写《中国名茶谱》想达到的,书写要有趣味、要有文学性、趣味性和学术性。

 

1982年,茶学前辈俞寿康先生主编了《中国名茶志》(农业出版社)一书。该书共收录名茶50种。每一款茶,皆按照产地、品质、采摘、制法的顺序进行介绍。对于全面介绍名茶的文化与制作,有着深远的意义。这本书装帧设计都很不错,简约耐看,有温度,这本书对我也有很多启发。

  

2000年,茶学家王镇恒先生主编了《中国名茶志》(中国农业出版社)一书。该书共收录名茶1017种,设专条介绍的名茶就有309种。资料详备,无出其右。据说这个书现在价格不菲,这说明大家重视茶文化,这本书我推荐给大家。

 

2005年,骆少君、穆祥桐主编了《中国名茶丛书》。该丛书先后出版了《凤凰单丛》《铁观音》《名媛双姝——金骏眉、金针梅》《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名山灵芽——武夷岩茶》《政和工夫红茶》《宁川佳茗——天山绿茶》等多本专著。为名茶著书立说,可谓功不可没。

 

写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基于这些研究,做到紧扣时代,写出时代的特征。

名茶的定义

做任何事都要在一定范围内去讨论研究,不然就是无根之水。

 

关于名茶的标准,俞寿康先生编著《中国名茶志》一书中有着非常明确地定义。此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并未再版,因此罕有人读。特抄录俞先生定义名茶之原文,与今日读者共享:

 

1、与一般商品茶相比,在色香味形上有显著的区别,具有独特的品质风格,既是高级茶饮料,还有欣赏价值。

2、在历史上或现今,为广大消费者所知名,且获得部分消费者的赞赏与爱好。(没有茶是所有人都喜欢的,许多中国名茶欣赏的角度是对立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审美)

3、产茶地区茶树生态条件优越,有的产于名山名胜风景地区,大多为优良品种茶树的芽叶所制成。

4、特种地方名茶,产地有局限性,采制有时间性。

5、其命名或造型上,带有地方性、文艺性、工艺性以及宗教意识。(符合传播的规律)

6、细选精采,精工细制,采制作业上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产品质量能保持一贯的传统品格。

 

我写名茶的时候也是在参考以上这6点,但我同时也在考虑需不需要补充一些?因为当下20年是中国茶产业从未有过的发展的20年,最近20年茶产业发展速度快、形势新、概念多,实在是令人眼花缭乱。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名茶的变化。

名茶的变化

新时代有新变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快,产业规模在变大,产区在不断扩大,销区的壁垒也被打破。我是北京人,北京是花茶的主销区,过去花茶消费量占到百分之九十几多,东南沿海喝乌龙茶,珠三角、粤港澳地区喝普洱茶。现在这个壁垒在打破。喝什么茶不局限于地域了,我是北京人,但我也喜欢喝熟茶、喜欢喝白茶。下面就简单给大家分享名茶变化的三个方面。

 

(一)多样化

 

以前中国名茶单一化,简而言之就是绿茶化。我们看下面一组数据:

 

就以俞寿康先生编著的《中国名茶志》为例,其中收录绿茶34款,占全书收录名茶总数的68%。王镇恒先生主编的《中国名茶志》,收录的1017款名茶中绝大多数也是绿茶。

 

虽然到今天,绿茶产量还是绝对优势,但一些变化也正在发生。

 

小众的白茶,开始被大众接受。

边销的黑茶,开始走内销路线。

生僻的乌龙,开始变热销品种。

之前绿茶为主,是时代不同了。

 

时至今日,爱茶人的茶柜里,可谓是六大茶类齐备。

 

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名茶谱》中选取白茶、乌龙、黑茶、再加工茶等多被早期名茶研究忽视的茶种类进行书写,以求达到补白之效。在有限的篇幅内,多写写老先生们写得少的,甚至没写的。但是,写中国名茶没办法求全,没法说都喝过了。中国地大物博,名茶种类多,去探究的过程是一种乐趣。

 

(二)大众化

大众化也是当下中国名茶的趋势,大众就是老百姓,是今天喝茶人的主要构成。我曾收藏有一只民国时期北京正祥茶庄的茶叶罐。上面写道:

 

“著作家饮茶,文思如潮。歌剧家饮茶,喉润音清。交际家饮茶,清谈助兴。法律家饮茶,雄辩不倦。”

 

上面这段话说了许多职业,但都没老百姓。因为当时能喝名茶的不是老百姓,而今天老百姓都能喝到名茶。之前写名茶的书,还是比较倾向于业内人士。但名茶大众化之后,了解名茶就不再是业内人士的专属了。

 

了解名茶,也不仅是茶学工作者的工作。

了解名茶,也已成为饮茶爱好者的需求。

 

今天很多爱茶人自我学习的能力很强,我建议每一位同志要多学习、多看书,这是真正了解一个行业领域最重要的手段,学习可以获得知识,获得知识了就会快乐。

 

(三)口碑化

过去名茶的产生主要靠参加比赛,新中国成立之后,商贸部、农业部以及农业主管单位,都曾举办过名茶评比的活动。由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评比出质优味美的名茶,这对于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得不说,当时评选的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福建白茶,历来只有银针可以入选,而寿眉贡眉乃至于白牡丹都只能名落孙山。再如湖南黑茶,历来只有天尖勉强入选,而千两、茯砖、黑砖等品种皆被排出在外。因为以前这些茶都是和绿茶一起评的,首先外形上就被排除在外了。今天的爱茶人挺爱喝这些茶的,而过去没人写,也没人评它是名茶。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撰写《中国名茶谱》时斗胆扩大了名茶的范围。将寿眉、茯砖、六堡、高碎、香六安、六安骨等非传统意义上的名茶也加入其中。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当下是可以的,因为这是很多人喜欢的,是有好口碑的,这些茶都是我心目中的名茶。

 

这些茶,输掉了评比的奖杯,却赢得了大众的口碑。

这些茶,牺牲了炫目的卖相,却换来了可口的茶汤。

这些茶,未尝不可称之为名茶。

这些茶,起码是爱茶人心中的名茶。

 

我想通过这本书表达我对中国名茶的看法,写爱茶人心中的名茶。

 

互动

周重林:谢谢杨老师的分享,杨老师口才一流,也很有思想。正如杨老师所说的,过去的名茶过于绿茶化,反应不了当下的名茶。我这里有很多名茶的书,但写的几乎都是绿茶。

 

当年陈文怀先生把普洱茶选进十大名茶,我想和多杰的出发点一样,要选出爱茶人心中的名茶。一个时代要写一个时代的书,我们不写反应这个时代的书,后面的人就不知道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过去很多老前辈都没去过茶区,都是看照片、喝茶样,过去前辈面对的是荒地,我们今天写作者的条件要好很多。

图片翻拍自《中国名茶谱》

 

问:在当下互联网碎片化的时代,怎么通过读书获得快乐?

杨多杰:除了茶之外,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读书是能伴随你终身的乐趣。这种乐趣在网络时代,碎片化时代尤为重要。很多人每天不停的刷手机,感觉知道得特别多,但其实并没以前的知道的多,比如你可以订一份报纸,纸质的阅读更能保证效率。

 

当下,读书写字是很小众的行为,但是百益无一害。读书会让人安定。我一直记着老师的教导:读书是高人陪你聊天。所以通过书获取的知识是牢靠的,一个家庭最好的装饰品就是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时代是爱书人的好时代,以前找书不容易,现在很容易获得,读书是低投入高回报的事情。

 

问: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你是怎么准备多聊茶的内容的?

杨多杰:想产出就要多积累、多阅读。举个例子,为了准备多聊茶我不仅买新报,还要买旧报,每天定点看。其实茶是一个社会话题,可以聊的维度和广度都很多。

 

问:台湾茶区和大陆茶区有什么不同

杨多杰:台湾茶区的天花板比较明显,因为种类和产量都比较有限。台湾茶区主要产乌龙茶,也有绿茶和红茶,但不多。90年代末,台湾的茶可以卖4000一斤。那段时间台湾经济好,经济好的地方出的产品也是别人所向往的,因为很多时候你喝茶喝的就是向往。过去台湾茶机械化程度高,但这20年进步小,全岛经济都不怎么发展,茶也如此,具体的我在这本书里面也有讲。

 

图片翻拍自《中国名茶谱》

问:北京为什么喜欢喝花茶

杨多杰:北京人喜欢喝花茶,很多人说是北京水质不行,其实是饮食结构造成的。北京人喜欢吃炸酱面、烤鸭、刷羊肉,这些菜都是蘸各种酱,口味重,不仅是咸,口感厚,花茶和这些吃很搭配。我觉得喝茶不是简单的喝茶,是饮食文化背景下的分支。

图片翻拍自《中国名茶谱》

 

问:受疫情影响,你觉得未来两年茶叶市场会怎样? 

杨多杰:加速度变慢,但趋势不会变,我说的是内销市场。外销市场则不一样,低价茶我们的竞争力不行,国外市场也不太能接受高价茶。高端茶其实更像是高端文化产品,未来我们的文化影响力上去了,外销茶也会好起来。

 

周重林:对,高端的东西需要文化和符号先行。 

 

问:杨老师是怎么走上研究茶的道路的?

杨多杰:我小时候只知道花茶,对茶的印象就是和爷爷去张一元买花茶。后来读历史系写论文要选方向,老师最开始让我研究《易经》 ,我说可以。但过了一段时间老师找我说,我不适合研究《易经》,其实我也觉得我研究不了。于是老师就说让我研究茶,研究中国历代茶学文献。我的研究生论文写得就是《续茶经》,从文献学和点校的角度来写。

 

我看文献,就发现古代写茶的人都是爱茶的,我就想既然我要研究这些文献,就要从情绪和感情上培养对茶的热爱。因为如果只能从文献谈到文献,就不能和这些写书者达成沟通,我要先培养爱好,才能有共情。古代茶文献里提到很多地方,我都没去过,于是就想到各地区看。我不是高人,但我见过高人,得到过高人点拨,一路上很多人帮助我。很多人认识我是在喜马拉雅讲茶经,我也算赶上了这个时代。恰逢其时,我亲历了中国茶产业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结合的20年。在未来,茶文化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和重组。

文章根据嘉宾直播间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校,解释权归嘉宾所有

部分图片由杨多杰先生提供

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往期读书会回顾

王笛:成都茶馆里的日常、清洁与美学原来茶叶八卦也可以这么有趣茶的本味是什么?

下期读书会预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