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疫情防控与春茶生产两不误!碧螺春茶叶茶园茶场网易订阅

2022-04-23 17:35:54热度:94°C

疫情之下,苏州按下了“慢行键”,但苏州的4.45万亩茶园却“慢不得”,在地方政府和苏州市园艺部门指导下,茶农、茶企积极转型,确保疫情防控与春茶生产两不误,不负春光,茶香远飘。

新茶农弥补用工缺口

防疫措施全面升级

“采茶就像刺绣活,一来一回要准也要细。”府宝珍原来是高新区一名绿化养护人员,经过近一周的培训后,开始加入高新区阳东茶场的采茶队伍。

嫩绿的茶芽布满整齐的茶树,采茶工穿梭在茶园中,一颗颗嫩绿的茶芽,从指间“流”入小篓子里,一天的辛劳能换取一篓两斤多的茶叶嫩芽。

采茶讲究技术,茶青的标准要求一芽一叶初展芽头,只能轻轻折断而不能用指甲掐断,非常细致、繁琐,这项工作至今也无法用机器代替。

每年三月下旬到四月底,近一个月的时间是阳东林场茶农忙碌的时节。为这一口鲜,茶农们需要与时间赛跑。今年茶场招募培训了200多名本地新采茶工,代替了原本来自安徽和河南的采茶工。

“疫情之下,阳东茶场提前谋划,做实做细防控各项措施。今年全部选用本地采茶工,每天专车接送并严格落实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全力保障春茶生产平稳有序。”阳东茶场生产负责人石福龙说。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除了采茶外,挑拣、制茶的工人们也多由本地居民顶上。

在吴中区东山镇太湖村,村民们在家中手脚麻利地挑拣着刚刚从茶园里采摘下来的青叶,这些人中不少都是太湖边“退渔还农”的渔民。

(图片资料)

“两年多前,太湖渔民退捕后,我们便和镇、村合作提前开展培训,储备了一定人数的采茶工、拣茶工。疫情期间,他们在家挑拣后再集中到厂里验收质量。”东山御封茶厂负责人严介龙说。

据了解,往年的采茶季,金庭镇共有外来工人超7000人。今年受疫情影响,人员无法大规模流动,金庭镇实际到岗外来工人只有约2000人,东山镇的外地工人只来了600多人。

光福的花农去金庭,临湖的农民到东山,还有部分经营农家乐的村民一起加入到碧螺春的制作流程中来。这样的模式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弥补了企业用工缺口,还为疫情筑牢了防线。

半机械化手段

加快茶叶生产

茶香四溢,机器轰鸣。吴中区东山镇的洞庭山碧螺春集中加工中心里,几台茶叶加工机器正在不断运作。

碧螺春茶炒制分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四道工序,讲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揉结合”。高端的“明前”碧螺春必需坚持非遗工艺“古法炒制”,而伴随着茶叶机械的不断进步,中低端茶则尝试依靠半机械化手段来代替部分人工制茶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一台茶叶揉捻机可以同时揉捻4至5斤茶叶,替代了人工揉捻,不但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茶叶揉捻品质更加稳定。

“经过前两年的筹备,今年洞庭山碧螺春集中加工中心开始试运营。东山镇采购了制茶设备,帮助周边茶农免费将青叶加工成茶,延长茶叶销售期,减少他们疫情下的压力。目前设备还在不断调试当中,希望未来能广泛应用。”吴中区东山镇农林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吴中区金庭镇也成立了金岛茶叶有限公司,统一集中收购青叶,力争通过多重举措保障茶农收入,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直播带货拓渠道

无接触方式送货

“各位茶友,连买带送!现在是碧螺新茶预售阶段,回直播间扣已拍的友友,直接再送一个双层隔热水晶杯……”吴中区东山茶厂的主播晶晶正在直播间热火朝天地带货中,一旁的助播则忙着上架链接。

在东山茶厂的茶室里,这样的直播一天要持续近20个小时。“一天四、五个主播轮番上阵,由于茶叶的专业知识较多,平时还要不断给主播们培训话术,盯了一个月下来人都瘦了不少。”东山茶厂直播团队负责人柳倩楠说。

由于疫情,快递目前处于停滞状态。抖音中的春茶处于预售阶段,后台技术统计每天的订单量,直到快递恢复后开始给全国各地的网友陆续发货。

东山茶厂除了常规线上销售模式外,今年开始探索起抖音带货。“东山的旅游资源比较多,往年来附近旅游顺便带点茶叶特产的散客单要占到我们总销售量的15%-20%。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我们也在积极拓宽新的销售渠道,希望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针对老客户,我们也采取无接触配送模式。”东山茶厂董事长柳荣伟说。

看苏州记者从苏州市园艺站了解到,目前苏州市金庭天王坞茶果场、东山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三万昌等都开始探索直播销售形式,弥补因疫情流失的客源。下一步,苏州市园艺部门将从加大培训力度,指导茶农茶企探索线上营销渠道,强化宣传推介等方面,助力春茶产销对接。

责编:吴昊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市场新观察 #.com24小时内回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