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椰汁与瑞幸联名,请务必收下我的膝盖!就连喜茶也“炸毛”了

2022-04-23 05:25:57热度:87°C

 点击上方“文孜设计美学”

围观文孜成长纪

 设计圈那些事儿

本文2468,约需8分钟

大家好啊!看标题也应该知道了,我又看到了一些魔性 梦幻联名:

椰树椰汁,国民认证的好喝!

瑞幸,生椰拿铁都卖出1亿杯了!

它俩的联名就是让人捂不住钱包的组合。

此时的我,笑cry!

又土又潮是怎么回事?最主要的是它们俩的宣传太搞笑了!

还搞神秘,但这马赛克打得太敷衍了,一眼还是能看出是谁?美工扣鸡腿。最神奇的是线下店已经早就在卖了。

Part1

此次是生椰拿铁一周年之际,瑞幸和椰树椰汁联名推出了生椰新品——椰云拿铁。

最大的亮点就是在拿铁之上,还增加了一层绵密的椰云奶盖,奶盖由椰树椰汁为原料打发而成。

这也是“这一杯在大气层上”和“一口吞云”的文案的由来。

同时,不少人在瑞幸门店,已拍到椰树椰汁的身影了!

看着奶盖的出现,虽然是椰树椰汁打发而成,但不得不感叹,咖啡和奶茶的关系是越靠越近了!

Part2

这回的联名,瑞幸还抓住了椰树椰汁的另一个精髓——word风设计。

这摆在台面上,可不是一下子抓人眼球嘛?

可不允许大家说椰树椰汁的word风设计丑哈!(其实我自己一直觉得应该是excel排的版比较合理,哈哈)

椰树椰汁的设计在不少地方都被表扬过,甚至还被外国的老师点评为:

“这个瓶子的设计

看起来毫无逻辑

但是其中隐藏着

蒙德里安的审美观念!”

蒙德里安美学精髓:透过色彩、线条、形态探索现代主义和极简主义。

为了配合和椰树椰汁的联名,甚至是购物袋设计,瑞幸也做了一版椰树椰汁款,拿着走在街上,一定倍有回头率

不过,对于采用了椰树椰汁的word风的包装设计,网友还是能找茬道:

会,还是网友会整,但我猜瑞幸一定不答应。

最后,我表示这次联名我还看到了包装设计界的大神潘神的LOGO,这可真的牛了啊!最后祝大卖,我好想立马买一杯尝尝鲜!

说个题外话:瑞幸咖啡是怎么复活起来的?

最近,在爆出财务造假丑闻整整两年之后,瑞幸咖啡迎来一个重生时刻。瑞幸注册地开曼群岛的大法院宣布,瑞幸咖啡的清盘呈请已被注销。这意味着,瑞幸债务重组即将完成。对此,瑞幸咖啡董事长兼CEO郭谨一感叹说:“临时清盘的成功完成,对瑞幸咖啡来说,是又迈出了积极的一步,让我们极大地减轻了债务负担,改善了公司的资本结构。”

瑞幸咖啡到底是怎么起死回生的?以下梳理了它的几个关键转型动作。

第一,产品定位的转型。

你知道,瑞幸咖啡一开始的定位是对标星巴克的,号称要做“中国的星巴克”。所以,瑞幸之前主打精品“大师咖啡”,卖点是国际知名咖啡大师、精选咖啡豆、先进烘焙工艺等。但是,在精品咖啡这个生态位上,星巴克已经牢牢占据了消费者心智,瑞幸的产品定位相当于是星巴克的平替,只有靠巨额补贴才能吸引人来买。一旦瑞幸想涨价,那消费者就会想:我为啥不喝星巴克?

为了寻找出路,瑞幸咖啡尝试推出鲜榨果汁饮品和小鹿茶,但这个方向是一头撞上了更拥挤、更惨烈的奶茶赛道,也没能成功。到现在,瑞幸咖啡已经停止使用小鹿茶品牌。反复尝试之后,瑞幸咖啡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爆款赛道——“奶咖”,也就是以咖啡做基底,再加上各种乳制调味品。从厚乳拿铁,到生椰拿铁,到丝绒拿铁,出一款爆一款。

奶咖产品的研发,也不用依赖专业的咖啡大师团队,而是启用非常年轻的团队,批量化研发新品,再通过内部的“赛马机制”来选出爆品。就像瑞幸的广告语写的——“这杯丝绒拿铁,从23款拿铁测试中内卷而出。”

你看,做经典咖啡干不过星巴克,做奶茶干不过喜茶,但是,在“奶咖”这个新赛道上,瑞幸成了当之无愧的“爆款王”。

第二,开店策略的转型。

之前,瑞幸只做直营店,不做加盟店。直营店的好处是保证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但坏处就是太烧钱,尤其是在高速开店的情况下。爆雷前,瑞幸共开出了4500多家店,每个门店在装修和设备上,需要一次性投入近30万元,这还不包括人员、租金、水电、原材料等费用。

从去年1月起,瑞幸推出了“0元加盟”模式,就是不收取加盟费,只向加盟商卖原材料。如果单店每月毛利没超过2万元,连原料费都返还给加盟商;毛利超过2万元后,加盟商以阶梯形式与瑞幸分享利润。开放加盟之后,瑞幸可以以低成本扩张开店,加盟店创造的利润成为瑞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为什么以前不能做加盟,现在能做了呢?主要是因为,瑞幸“奶咖化”之后,产品的制作比经典咖啡更加简单,一个快闪店靠一个正式员工加一个兼职大学生就能搞定。同时,奶咖的原材料比经典咖啡更复杂,瑞幸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来做供应链管理和爆品研发,而不是用来开店。

这里补充一句,品牌是开直营店还是开加盟店,取决于创造最大价值的环节在哪里。如果创造最大价值的环节在门店,比如星巴克主打的第三空间,那就应该采用直营店;如果创造最大价值的环节是在供应链,比如麦当劳、7-11,它们都用加盟店模式。

第三,营销方式的转型。

以前的瑞幸喜欢“暴力”发放优惠券,一言不合就给你发1.8折、3.8折券。当时财大气粗,补贴起来不心疼。爆雷之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瑞幸的营销支出一路走低。2018年营销支出占全部支出的31%,2019年占20%,2020年就只占13%了。不过,在营销支出越来越少的同时,瑞幸的营业收入却在增长,这就要归功于瑞幸后来的精细化运营。

瑞幸具体是怎么做社区运营的,这里我没有时间展开讲了,总之就是从以前的暴力打折,到现在的花式发福利,定点抢、老带新、秒杀、砍价、问答等等。以前暴力打折时,没有1.8折券用户就不买;而现在的折扣力度比原来小了,用户黏性反而增加了。

我们回过头来看瑞幸这场教科书式的自救,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瑞幸在有钱时犯下的错,在它没钱的时候全部更正过来了。正如硅谷创业教父霍夫曼说的:“过早地拿到太多的钱,是创业中最可怕的诅咒”。

隔壁喜茶最近也搞了联名开了新店这店怎么看起来有点“黑”开个玩笑藤原浩是谁呢?一个潮牌...省略介绍logo+logo还有线下店高手永远来自民间,段子手永远都别低估网友!程序员联名???哈哈,原谅我不厚道的笑了,创意还得集思广义呢!

你好,我是文子

平面设计|阅读|生活分享|日记共读

梦想读完世界有趣的书,把职业变成热爱,既能谋生,又能热爱!

这里记录着我的生活和奇思妙想

爱读书也爱写文章

坚持很累,但也很酷

希望与屏幕前的你一起变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