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茶叶基地总规模位居全省第一硒茶誉香“一带一路”

2022-04-22 20:10:34热度:74°C

记者 刘德国

9月25日至29日,2017国际茶业大会将在湖北恩施州举行,现已吸引36个国家“硒客”报名参会。

国际茶文化与恩施硒茶文化深度交融,国际元素与恩施硒茶元素激情碰撞。牵手“一带一路”,恩施硒茶誉香天下。

硒茶畅销“一带一路”

农历白露这天,雨后初晴,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之一的鹤峰县木耳山茶叶基地,云雾缭绕,茶农抢采秋茶。

采回的秋茶,加工后将开启“一带一路”之旅。入集装箱,乘货车自鹤峰出发,经过300公里8小时路程,从荆州上高速,到达武汉后,它们将“分道扬镳”:一部分进入阳逻港,乘驳船到上海港,经马六甲海峡,渡印度洋,穿苏伊士运河,过地中海,到达目的地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港;另一部分乘火车至新疆,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再到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鑫农茶叶公司发展规划部部长周平介绍,借“一带一路”东风,公司产品销往亚、非、欧三大洲11个国家。今年1至9月,出口创汇370万美元,全年有望突破600万美元。接下来,将重点打造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在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增设2个办事处,开拓当地市场和保障售后服务,筹备建设跨境电商平台。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恩施茶企和鑫农茶叶公司一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布局,成为中国茶叶进军国际市场的生力军。

利川金利茶业有限公司走出国门,在摩洛哥投资建厂,目前5条生产线全部建成,日包装绿茶达15吨,同时正着手在英国建立红茶销售点,与黑龙江企业联合组建营销公司开拓俄罗斯红茶市场;鹤峰县青翠源茶叶有限公司在摩洛哥建起2万多平方米的工厂,加工生产珍眉茶,今年已出口创汇460万美元;宣恩县宣桃茶叶有限公司拥有出口茶园备案基地1万余亩,产品出口主销瑞典、摩洛哥、俄罗斯、吉尔吉斯坦……

州农业局副局长田代华介绍,恩施州现有茶叶140余万亩,茶叶基地总规模位居全省第一,鑫农等17家公司的茶叶抢滩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摩洛哥等国际市场,年茶叶出口创汇近2000万美元。

“硒”引天下的竞争力

大山深处,片片硒茶,凭啥在“一带一路”闯天下?

硒茶神韵,文化为魂。

摩洛哥年进口茶叶10余万吨,98%来自中国。恩施硒茶在摩洛哥深受欢迎,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去年5月,摩洛哥地中海电视台《绿茶古道》摄制组到利川“寻根”,被源远流长的恩施硒茶文化深深折服。

种茶历史悠久。东晋《华阳国志·巴志》载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制茶技艺精湛。恩施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以现代化生产线传承独到工艺制茶:鲜叶在国内最先进的蒸青针形绿茶生产线上,经过蒸青、揉捻、动态烘干、理条、精揉、固型、提香等工艺流程后,由熟练工人一根一根挑选出形似松针、紧细圆直的恩施玉露茶。在唐代,我州就出现了蒸青制法。

茶贸悠久。《鹤峰县志》记:“邑自丙子年广商林紫宸来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茶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 2016年,鹤峰县南村连三坡段茶路遗址进入“万里茶道”申遗遴选建议名单。

硒茶特色,贵在富硒。全球唯一独立硒矿床、世界最大天然富硒生物圈,为恩施茶叶镀上“硒望之光”。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经茶树转化之后,极易被人体吸收。茶与硒完美结合的恩施硒茶,含硒均值达到0.21毫克/千克, 高硒区含硒均值达到6.42毫克/公斤,最高值达到66.66毫克/千克。

硒茶品质,优于生态。好山好水,雾多寡照,清新湿润,是开发绿色、有机、生态茶品的宝地。我州森林覆盖率超70%;31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点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36个地表水质量监测点均达到Ⅰ类或Ⅱ类标准;被农业部划入《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长江上中游特色绿茶和出口绿茶优势区。

新丝路上走出新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我州积极融入战略格局,构筑开放高地。茶产业发展主动与欧美对标,向国际行业靠拢,以绿色纯天然国际化做支撑,搞活营销市场大流通,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开发沿线国家市场。

推进茶叶出口基地建设,筑牢出口质量安全线。宣恩县跻身国家级安全质量示范区和茶叶安全生产示范区,鹤峰县、咸丰县获评省级安全质量示范区;宣恩县、鹤峰县、恩施市、利川市、咸丰县被认定为省级茶叶出口基地。出台了《恩施州茶叶生产全域绿色化实施方案》,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全州茶叶基地40%以上达到绿色食品标准;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茶叶加工电气化改造升级;在核心基地和重点企业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和质量溯源管理体系。

构筑州域公共品牌,提升出口竞争力。我州坚持品牌引领,抱团发展,采取“母子商标、双牌经营”模式,以“恩施硒茶”州域公共品牌为母品牌,以各县市整合的品牌作为“恩施硒茶”的子品牌,形成“1+8”的品牌体系。

做强产业链,夯实出口基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支持恩施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我州正加快建设“世界硒都·中国硒谷”,推动茶产业与硒产业、资源型新型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使茶产业率先步入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通道。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多茶类生产、多档次搭配、多元化开发的产品。

加大技术研究,筑牢出口保障。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恩施,具备六大类1519项产品、2189个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与国家、省级科研院校交流合作;支持龙头企业根据国际市场变化研发新产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