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茶道十三驿(七)诗韵茶香余吾驿
2022-04-21 00:28:58热度:182°C
2022-04-21 00:28:58热度:182°C
晋城阅读量最高的
广告合作/、
太行茶道十三驿
今天请看
《诗韵茶香余吾驿》
从屯留县城去余吾镇,一路山川秀色,车来车往,道平如砥。当年于谦有《余吾道中》一诗:“荒村古路人烟少,零落邮亭屋数椽。野渡冰生寒雪后,遥山鸟没夕阳边。”诗的调子未免有些悲凉,却不能掩盖600多年前余吾镇的繁盛景象。
如果将太行茶道比作系在太行山胸颈的项链,那么沿途的古镇、关隘、驿馆、凉亭、石桥、栈道等遗存,就是串缀于项链之上的颗颗文化珍珠。余吾古镇,无疑为其中闪亮的一颗。
余吾镇今属屯留县,它曾经是一座县城。史载,屯留县起于周朝,其东部谓之留吁,西部是徐吾氏地。春秋时,留吁、徐吾均并入晋国。汉置屯留、余吾两县,东汉时余吾并入屯留。余吾,这个曾经作过县城的镇子,至今仍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西南街等称谓,完全是一种县城的建制,只不过现今在街名后面都加了“村”字。
余吾古镇,长长的明清古街,基本格局尚好。沿街原来开设的布号、药店、茶行、银楼、旅店等铺面和手工作坊上百家,一些街铺额枋上,老字号的印记依稀可寻。让人依然可以感受到古镇当年所发生的繁华故事,领略到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韵味,于无声处见证着太行茶路构通南北的重大作用,牵引和编织了潞泽两地共同发展繁荣的文明史。
余吾镇门楼
既然是曾经的县城,必有城门。余吾当然也有。不过改县为镇毕竟年代太久了,城门也改成了“圈门”,所幸南北圈门尚保存完好。南圈门上书大字“古纯名镇”,北圈门上书“三晋通衢”。现存南北圈门大体为明代的建筑。
于谦诗中所说的“零落邮亭屋数椽”的余吾驿,据指在今北圈门附近。在这座驿站的房子里,历代(尤其是明代)曾留下大量的驿壁题诗。因此,余吾驿可称作是太行茶路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驿站。
最有名的是于谦的《和余吾驿壁间诗》:
行过褫亭望潞州,
四围山色远凝眸。
风尘滚滚迷官路,
烟雾茫茫照客裘。
龙跃天池云气合,
鸡鸣野店曙光浮。
停车暂宿余吾驿,
一夜无眠不到头。
诗句颇有悲壮气。描写他从太原南下,一路风尘仆仆、旅途劳顿,夜晚到达余吾驿的情景。老百姓遇上好年景还能凑合着过,遇到灾荒之年就更为艰难了,以致忧国忧民的巡抚大人“一夜无眠不到头”了。
于谦的这首诗,又是和的明代晋王朱棡的《余吾驿壁》诗:“承恩重上帝王州,极目邮亭豁远眸。四顾好山如拥戟,一天清露袭征裘。风吹玉树苍龙活,日照金尊紫气浮。回首正堪归宿处,禁城遥在五云头。”也就是说,于谦的诗是由晋王的诗引发的。晋王朱棡,系明成祖朱棣之兄,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封晋王,十一年就藩太原,不知他哪年来的余吾驿,反正这些诗当年都书写在驿站的墙壁上。
驿站、驿馆,是邮驿系统的基本设施和主要机构,来往官员和文士在短暂休憩,通过驿壁题诗的形式,表达驿路行程中的身心感受。
驿壁诗大都为唱和之作。有了晋王的诗和于谦的诗,随后一批唱和的诗纷至沓来。例如邑侯梁迪的《和前韵》:“驿接虒亭控泽州,闲寻旧迹豁双瞬。藩王入觐停旌旆,司马筹边曳带裘。看去姓名同日朗,由来世界等云浮。遗篇尚在人何往,流水空鸣古渡头。”再如广东新会人许节的《和题韵》:“山驿高盘古冀州,昔人过辄注吟瞬。两三行并留题咏,几百回经换葛裘。汉代宗藩输博雅,南朝开府笑轻浮。腐儒万里寻遗迹,遍拂尘埃断壁头。”
唱和诗,也称之为“酬和”“唱酬”等,有“步韵、依韵、从韵”等形式。可以看出,上面的引诗,均为步韵,又叫次韵,即和诗与原诗不仅同韵,而且韵脚与原诗也是一一对应的。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抒发驿行感受,大多数情况下,驿壁题诗的参与者都处于相对平和状态,在这里,你想自抒情怀也罢,想“唱和”亦可。没有地位和职位高下之分,作者的署名或隐名均可。
再来看这首远自金陵(南京)而来的沈钟的《余吾驿》诗:“轺车侵晓驻余吾,满眼春光胜画图。野鸟鸣声相上下,田家东作在耕锄。吁嗟光景空虚掷,搜索诗肠幸不枯。昨夜思乡怀抱恧,何时行李返南都。”看来沈钟是一位明代高官,诗中流露出一种思乡怀故的情怀。而同样来自南方的江苏武进人蒋客,他的《同题次前韵》和诗为:“做官当做执金吾,官守劳人懒去图。胸次甲兵空自负,道旁荆棘有谁锄。一天星斗光犹灿,三晋英豪骨已枯。民力于今已凋敝,莫教才子赋东都。”则抒发了对“执金吾”之类高官的暗讽和痛斥“官员不作为”的社会批判意义。
余吾驿壁题诗,虽不能说篇篇精彩,可说大都有着较高的文学水平。这些诗既不是干巴巴的“口号体”,更不是现代人大笔一挥“到此一游”所能替代了的。比起古人,怎能不令今人汗颜。现今文物遭涂鸦、刻字的事屡禁不止,为此,有人建议在一些重点景区和宾馆,可以做个让游客留念的写字板,来疏导这种情况。
余吾镇街道
可惜,本可以看作文化驿站样板的余吾驿,几乎化为乌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驿壁题诗当然是看不到了。或问,当年的屯留余吾驿,也喝大叶茶吗?
晋东南人都知道,屯留人最爱喝茶,喝大叶茶。亲朋们来了,殷勤把盏,喝大叶茶;哥儿们来了,更是喝大叶茶侍候。若是到外地出差办事,怕买不到大叶茶,屯留人还要自带大叶茶呢。
一个不产茶叶的地方,人们为何嗜茶如命?愚以为,这正与这条太行茶道和茶道上的余吾驿大有关联。
屯留人所喝的大叶茶,名为“霍上黄”或“霍王黄”,原产于安徽霍山一带。安徽名茶众多,诸如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等。产于霍山县的霍山黄芽,同样也是名茶,在唐朝就盛名远扬。霍山黄芽有小茶和大茶之分。小茶采自芽一、二叶所制,又称芽茶,多为上品。大(叶)茶一般采芽三、四叶原料所制,也有采五、六叶者,价格较低。
是“万里茶道”的茶商们,把产自皖西的霍山黄芽,带上了太行山,带到了屯留和余吾驿。殊不知那方水土的茶,也能滋养这方水土的人。于是,物美价廉又对百姓口味的大叶茶,在屯留大行其道,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工夫茶”,畅销不衰数百年。这里也因之成为千里之外霍山茶销售的一块“飞地”。
屯留百姓的“工夫茶”,及其几百年形成的“屯留茶道”,堪称中国茶文化在太行山的一块活化石。
太行茶道十三驿连载
★竹溪萦绕万善驿
★晋南屏翰星轺驿
★驿路中枢太行驿
★驼铃远逝乔村驿
★长平战场长平驿
★丝车辐辏漳泽驿
·长按识别,关注晋城阅读量最高的号
文:沈琨、王春平
编辑:王阳阳 | 责编:张燕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
上一篇 : 泡好这杯春茶做好“三茶”融合大文章
下一篇 : 「评茶笔记﹒安徽红茶」TQES测评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