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生产性服务业的牵引作用

2022-04-16 18:24:35热度:86°C

 

原标题:发挥好生产性服务业的牵引作用

随着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广泛覆盖研发、信息、物流、金融等领域的生产性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剥离,成为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畅通和优化经济循环、推动创新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力量,也是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提出“以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这为我们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用好生产性服务业的牵引作用指明了方向。

需要看到,新时代新阶段,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有助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们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尽管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但是产业链上游的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发达,难以适配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中低端制造业去产能进程和数智化转型缓慢。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性服务业还不够强。以更大气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二是有助于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逆全球化”现象出现等,都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危机,严重影响了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面临严峻考验。有的放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可以有效补短板、强弱项,同时加快锻长板,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三是有助于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经过长期发展,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以服务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处于生产两端上下游的,以研发、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性服务的附加值较高,而处于生产中游的制造、加工及组装等环节的利润空间则较小。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从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攀升的重要阶段,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能够带动制造业的非核心业务分离,进而提升制造业核心业务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并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各环节,关乎服务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下一阶段,需重点推动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以此有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构筑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具体来看,科技服务业要加快实现多领域一体化发展。在全球价值链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应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创新为动力,围绕价值链部署产业链,围绕产业链核心需求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为支撑助推产业链升级。在这方面,要大力推进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知识产权以及技术转移等多领域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技术与应用、科技与产业的互动融合。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全面提升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科技咨询、检测认证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科技服务业态的发展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科技服务业增长极。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要在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实现重点突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态势日益显著,服务化趋势明显,与经济社会的融合不断向纵深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应在基础软件、安全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软件标准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发力,在全国重点地区布局软件科技园、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等,有重点、有步骤地构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金融服务业要强化金融有序有效供给。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一方面,需有序发展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国家宏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预警,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在提高信用信息应用水平、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同时,强化流通领域的金融有效供给和信用支撑保障。

现代物流业要提升物流服务数字化、绿色化和国际化水平。物流链连着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现代物流业应着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速发展专业化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以及应急物流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快绿色发展,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围绕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方向,推进“物流+先进制造”“物流+现代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的发展,加强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推动形成统一的大市场。

还要看到,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远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进程正在加速。“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生产性服务业也应主动拥抱这一趋势,着力提升产业各环节的数字化水平,将生产性服务业的牵引作用更好发挥出来。

(作者谢巧生 单位: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来源:经济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