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绿茶的前世今生

2022-04-16 14:56:43热度:132°C

崂山绿茶在全国绿茶中享有极高声誉,被盛誉为“江北第一名茶”。崂山绿茶之于青岛人,则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南茶北引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自古茶树多生长在气候湿润多雨的南方,不宜在干旱少雨的北方种植,此前西方科学家也曾提出”北纬30度以北地区不能种茶“的学说。中国古籍上也找不到北方任何种茶历史的文字记载。

“南茶北引”源于毛主席的提议,并由时任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谭启龙变成现实。1954年,谭启龙到任山东前,毛主席曾说,“你到山东去工作,应该把南方的茶引到山东去”,并建议谭启龙“在山后多种些茶”。

1956年,谭启龙决定在山东种茶,最初引种地被确定为青岛、日照、临沂。山东虽有适宜的土壤,但让茶树适应相对寒冷的气候却很难。“当时农林部门几乎没有懂种茶的,第一批5000株茶树苗全部冻死。”历经多次失败,1965年,青岛中山公园当冬青种植的几棵茶树成活。不断地摸索和改良后,1966年,日照南茶北引试种成功。

南茶北引成功,国人的茶杯里才有了山东茶。谭启龙也被誉为“南茶北引第一人”。

崂山绿茶

崂山绿茶最初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从黄山运来两年生茶苗5000株。由于茶苗启运时间不当,根部损伤较重,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1959年,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客人”又落户在太清宫小广场前。当时播种了5万多株,但由于管理不善,仅存活5000至1万株。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有人发现了1962年种植的27株茶树。

为革命种茶

“南茶北引”虽然成功,但产地有限,产量很低。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初,茶叶种植有所发展,但是种植技术不普及,特别是制茶技术只有几个人掌握,上市数量有限,到19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60公顷左右。

种茶小组指导种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获得大发展,政府制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民打破传统的种植结构,改粮为茶。大部分农户的承包地种上了茶叶。茶叶种植面积差不多年均增加30公顷左右,崂山绿茶注册商标增加到几十个。

茶叶是青岛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崂山农业的支柱产业,崂山绿茶更因其独特的区位和品质优势在国内享有较好声誉。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印发《关于批准对崂山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让崂山绿茶打上了青岛特色的标签。

崂山绿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沙子口、中韩、北宅等4个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由于崂山独特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高山云雾、昼夜温差大,驰名中外的水源地,培育出的崂山绿茶,其色、香、味、韵、型俱佳,具有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叶肥味厚的特点。

崂山绿茶氨基酸含量高,约为南方茶样的两倍,营养丰富;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3项指标较日照茶含量也略高;茶多酚与水浸出物比值在0.4~0.6之间,为绿茶品质最佳比例,能使茶汤清香甘醇,耐冲泡;主要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通过崂山绿茶样、南方茶样无机元素含量分析对比发现,崂山绿茶含有益矿物质极为丰富。

(来源于国家质检总局)

崂山茶歌

劝君莫登崂山上,登山望海见方丈。

劝君莫到三清宫,紫气摇荡彩云中。

劝君莫饮崂山茶,饮之两腋恐生风。

君不见碧海流云生绿烟,仙人往来海市间,呼龙耕云做茶田。

姑射身姿何缥缈,双成倩影自翩跹。

纤纤素手撷嫩蕊,烹来捧向玉皇前,饮之仙寿亿万年。

仙境可见不可寻,秦皇闻之起楼船。

楼船崔嵬何时到,巨鲸喷浪势如山,万里波涛几人还?

翩然一叶落山上,日精月华春澹荡,毓秀钟灵近天壤。

山民采撷制清茶,香气溢向万千家,使人对此欲泛沧海槎。

世人饮此凡几年,非独益寿亦驻颜。

崂山道士知何处?饮之羽化蓬莱去!

崂山绿茶带着独特的豌豆和栗子香气,这种气味初闻时表现为一股淡淡清香,深嗅便能觉察出熟悉的豆香,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除了气味特别,崂山绿茶还有耐冲泡的特点,普通的绿茶冲泡3杯左右,汤色香气明显减淡,而崂山绿茶可以冲泡3至5杯。

一泡淡雅,二泡温和,三泡过后,那种特有的豆香和栗香味渐渐浓郁,茶汤入口回味悠长甘甜。

由于崂山的地势,决定了崂山绿茶不能成片大规模的种植,而一些茶叶贩子竟将南方便宜的绿茶贴上“崂山绿茶”的商标在市场里鱼目混珠,让人怒不可遏。如果遇到寒冷的冬季,茶树生长也会受到影响,能喝到真正的崂山绿茶实则不易。

大田的茶树还在休眠状态中,因为冬天的持续低温,许多茶树都遭受了冻害。据了解,今年的崂山绿大棚茶将于3月底开采,大田茶将于4月中下旬开采。

雕龙嘴景区大田茶二龙山大田茶部分茶树遭冻坏大棚茶

对崂山绿茶以及品牌感兴趣的可以搜索号:品牌大学问

我们继续探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