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天气来袭,今年太姥山的白茶,武夷山的岩茶、红茶还好吗

2022-04-16 11:41:16热度:127°C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红楼梦里,有四大家族。

排第四的,是薛家,世代皇商。富可敌国,肥到流油。

妥妥的大清朝的顶级豪门。

难怪薛家老大能娶到王家的二女儿——要知道,王家的大女儿,嫁的可是荣国公贾府,那可不是普通的官宦,而是公卿之家。

能跟荣国公府的公子作连襟的,也不能是普通人,薛家以其之富,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在书里,薜家总是跟雪扯上关系 。

比如写薛家大姑娘宝钗,写“山中高士晶莹雪”;写她的丰腴,说“一段雪臂”;写她住的屋子,说“像个雪洞”....

尤其开头,贾史王薛四家的判词里,薛家更是冠冕堂皇地跟雪划上了等号: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好似有了雪,薛家的富贵,才终于找到了因由。

果真,雪,雪花,下雪,跟来年的丰收,有着莫大的关系。

民间总是在寒冬腊月渴盼雪的来临。

尤其在看天吃饭的农耕时代,雪,就像是第二年丰收的保障。

能带给人无限的希望。

《2》

早晨起来就听说,杭州下雪了。

还没求证,李麻花就开始激动:“杭州距离福鼎并不远,不知道太姥山下雪了吗?”

过一会儿,她又开始臆想,唉,武夷山会不会也下雪了?桐木关那么高,有一千多米,肯定积雪很深,要不要我们开车上去看看?

在她开始思考去茶山看雪是穿羽绒服还是穿皮草大衣的时刻,我决定,打电话去采访一下茶农。

太姥山的S师傅,武夷山的胡歌,桐木关的大姐。

问问这三个主要茶区,气候怎么样,茶树怎么样,还有最重要的,明年的茶,怎么样?

准备了三个问题,分别问了他们三位。

得到的答案,如下。

《3》

【S师傅】

问:太姥山下雪了吗?最近福州天气阴雨绵绵,不知道福鼎怎么样?

S师傅:山上这两天一直在下雨,温度很低,白天大约在2到6度,凌晨大概能到零度以下。

问:过年有出去玩吗?

S师傅:天气很冷,都没有出门,就在家里呆着。

问:茶树怎么样了?有冻到吗?

S师傅:茶树没有受到影响,因为还没到发芽的时候,茶园里有结霜,但到早晨八九点钟基本就化掉了,不会冻到茶树。

问:那这种天气对今年的茶树品质会有影响吗?

S师傅:会啊,会让茶叶更好,内质更丰富,茶会更甜,滋味感更强。

【武夷山胡歌】

问:嗨,小胡,你过年有出去玩吗?

武夷山胡歌:木有。整天下雨,都在家呆着。武夷山这种阴冷,很难受的。不想出门。

(李麻花插话:福州也很阴冷....)我们都没理她。

问:武夷山没下雪吧?

武夷山胡歌:前段时间有下一点,这几天没下,不过听说过几天会下,到时候准备去赏雪。

问:这种连绵的阴雨,又湿又冻的,对茶树会有影响吗?会不会冻坏它们?

武夷山胡歌:只要不是冒芽的时候下雪都没事。最怕倒春寒,发出来的芽头会被冻死。现在这种阴雨,最高温7-8度,坑涧里不会温度太过于低下。坑涧的独特地形,夏天可以降温,冬天可以保温,茶树肯定不会被冻到。要不然,老祖宗也不会选择在坑涧里种茶树了。

问:那这种天气对接下来的茶叶品质有什么影响吗?2022年的牛肉品质走向会怎么样?

武夷山胡歌:天气冷,茶树品质当然会更好。瑞雪兆丰年啊。茶叶内质会更丰富,甜度会更高。

【桐木关大姐】

问:姐姐新年好,这几天桐木冷不冷,有没有下雪啊?

桐木关李大姐:没有下的呢,冷是很冷,但只是冻,还没下雪呢。早晨起来茶树叶片上会有厚厚的霜。

问:那这种天气对茶树的品质会不会有影响呢?

桐木关李大姐:当然会更好啊。下过雪,压过霜,茶叶品质会更好,更甜。

《4》

【花絮】

对茶农的正式访问,到上文,便算是结束了。

村姑陈问到了自己想问的东西。

然而,其实,这三段访问,还有三个有意思的结尾......

(S师傅)

在村姑陈准备说再见的时候,S师傅低沉而忧虑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现在冷是不怕的,但万一开采前天气还是这么冷,那新茶肯定会减产。

减产?

欧买糕。隔着电话都能听到他心痛的声音。

对这个爱茶成痴,恨不得搭个棚子住到茶园天天跟茶树相伴的人来说,减产,没有茶做,比恶劣的天气,更令他崩溃。

希望老天爷能听见这位虔诚的爱茶者的心声,阴冷天气适可而止,在3月中旬,新一季的白茶开采之前,能给出十天的晴好天气。

让他痛快地做一季茶吧。

(武夷山胡歌)

在说完正题之后,武夷山胡歌转而开始向我提问:“你是不是想来武夷山看雪景?我正打算去爬山泡茶,要不要约一起?”

我说,打算去啊,只是放假了,走不开。

他继续游说我:“那没事,天气预报说初五以后可能有大范围下雪,到时候我们开车去深山里,煮火锅,取雪水泡茶喝,很好玩的.....”

话音刚落,手机已经被李麻花抢走,她激动地跟武夷山胡歌聊起去山上打野味的细节来。

这两个人就是不能凑一起,但凡凑一起了,必定生出无数的事故来。

(桐木大姐)

天气还没说上两句,桐木大姐就自如地转弯,问我:“哎,今年的金骏眉你还要不要啊?我采不了两天,芽老了就不能采了,你要几斤?先定下来,我按着量采,免得采少了不够喝。”

"还有我家的野茶,也是按量采的,你要多少,定下来,我好采....."

三句话不离销售。

妥妥地销售达人招术,不放过任何一个销售的机会。

然后我就开启了跟她谈金骏眉的产量、品质的进程,压根儿忘记了我最初的初衷,是想问天气,问茶树的。

《5》

【后记】

S师傅爱茶成痴,三句话不离茶。

他关心的永远是茶青好不好做,茶叶的产量会不会变少。

这是70后的人生观。

武夷山胡歌爱玩爱闹,不是在想着怎么玩,就是在去玩的路上。

他的时间,每年只有半年花在做茶上,另外半年,是给“玩”的。

这是90后的人生观。

桐木大姐销售成瘾,一联系上必定谈销售,问你要几斤?

她就想把自己家的茶尽可能多地销售出去,给自己的茶,寻个好下家。为她的儿女,赚回来更多的富裕生活。

这是60后的人生观。

他们三个,各个不同。但他们都是村姑陈在寻茶路上,在制茶途中,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爱做茶是对的,但业余爱玩,积极销售茶叶,也并没有任何不妥。

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之下,任何兴趣爱好,都是可以成立的。

正是因为他们仨的出现,让我的寻茶之路,更加地丰富而多彩,可以跟S师傅聊做茶,跟武夷山胡歌聊极限运动,跟桐木大姐聊村里的八卦。

你知道谁家的金骏眉产量有多少吗?

我知道。

桐木大姐那听来的。

并且她还说了,这就是我说的,谁要是不认账,就叫他来找我。

这气势,瞬间收获了村姑陈李麻花祟拜之极的小眼神。

太欢乐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文章